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576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内容

金银花原名“忍冬”,最早记载于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金银花”之名首现于北宋苏轼、沈括合著的《苏沈内翰良方》,谓其“四月开花,极芬,香闻数步,初开色白,数日则变黄。每黄白相间,故一名金银花”。最初药用部位为茎叶;明朝医家认为“茎叶及花,功用皆同”;至清朝,花的应用受到重视,称“花香尤佳”。现今,茎叶与花蕾已分属两味中药。前者称“忍冬藤”,功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后者称“金银花”,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无论是忍冬藤,还是金银花,均属常用中药,年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金银花,不仅是中医临床清热解毒的首选药物,而且食药兼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忍冬藤、金银花的原植物均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忍冬野生分布范围很广,"处处有之"。《苏沈内翰良方》称“可移根庭栏间,以备急”,这是有关忍冬人工栽培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940余年的历史。真正大面积种植的记载见于1896年编修的《费县志》,谓“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辄获厚利,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此处的“山角水湄”就是现今平邑县的郑城、流峪一带。由此可见,平邑县大面积种植金银花的历史已经长达220余年。
  1996年,平邑县荣获“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2019年,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干花1.8万吨,占全国金银花总产量的60%,年产值45亿元,带动了31万人就业,金银花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金银花作为山东省最重要的道地药材之一,如何总结历史、传承经验,提高金银花产量与质量,打造市场品牌,促进金银花产业发展,是当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写了《平邑金银花志》,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上,为之序。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泰山学者张永清
  2020年1月于济南

知识出处

平邑金银花志

《平邑金银花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平邑金银花志》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植物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栽植管理、采收加工贮藏、产业规模、市场商贸等。详细记述了平邑县金银花的发展过程、历史积淀、产业现状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有关金银花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研究金银花的品质积累与道地特点,推广金银花生产先进经验和技术,深化金银花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金银花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