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记载:“鲁桑百,丰绵帛”。鲁桑为本区主要地方品种,遍布各县,以沂源、蒙阴、沂水一带山区为多。后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鲁桑分化成了类型繁多的地方品种。1923年后,主要有黄鲁、黑鲁、鸡冠鲁、蒙阴黑鲁等,多集中在沂源、蒙阴县,黄鲁为这两个县地边桑的主要品种。花桑、椹桑、大叶实生桑在区内自古多有栽植,今栽植很少。
清末民初,随着桑蚕业的兴盛,莒县、临沂、沂水、郯城县开始从浙江杭嘉湖地区购进红皮大种(湖桑 )栽植。后每年都有引进,大多植于苗圃和蚕种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湖桑32号、7号、197号、199号、伦教34、40号、剑持、桐乡青、一之濑、新一之濑、梨叶大、育成7307、育2号、红皮大种、一五一等优良品种,相继从浙江、江苏省大批引入区内,普遍栽植,以湖桑32号为大宗,是全区专用桑园的当家品种。遍布各县、市平原地带,以临沂、日照市、莒县、莒南县、沂水县、沂南县为最多。湖桑32号枝条长而粗、叶大、产量高、质量好,秋叶硬化较晚,适于春秋两季养蚕用叶。
二、栽植
本区桑树栽植有四旁桑、农田间作桑、梯田地边桑、专用桑园四种类型。农民传统的植桑方法多是移植野生桑,栽于宅旁院内。“五亩之宅,树之一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就是这种传统植桑方法的写照。到民国年间多系村旁农田间作桑。栽植先以桑椹直播育成大实生桑苗,移植成幼树后,再以芽接或哨接换成良桑,亩栽十几株,几十株不等。随后莒县、日照、沂水、郯城、临沂等县都建有小规模桑苗圃,培育桑苗,进行嫁接、移植。这种方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在全区更加盛行、普遍。八十年代大都从江苏、安徽等省购进嫁接桑苗栽植。
育桑苗区内有春育、夏育、秋育三种形式,以夏季育苗最多。八十年代后期还采用绿枝抒插和APT生根粉进行桑树硬枝扦插育苗。
嫁接改换良种的方法在五十年代多采用芽接、哨接;六十年代后以袋接、装根为主,袋接成活率最高。
栽植在二十世纪前多系高干桑栽植,大都植于山岭堰边,以蒙阴、沂源、费县、沂水县山区最多。临沂、郯城县平原地带多植于路边、田畔、宅旁院内,均属散植,富家小片稀植桑园,亩栽50株到60株,养成型式亦属高干和乔木养成。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发芽前进行,秋冬栽极少,都是穴栽。1917年莒州乙种农校农事试验场中栽植这类桑园36亩;1922年郯城马头孙艾亭亦栽植这类桑园60亩、刘家巷口刘姓桑园两所,千余株。
六十年代后发展梯田地边桑,这类桑多分布在山岭地带。1965年到1968年间全区栽植梯田堰边桑4800万株,以沂源、蒙阴县为最多。1966年沂源县在山岭地堰栽桑400万株,1967年栽植2000多万株,实现了梯田地边桑园化。蒙阴县岱固公社被称为“桑海蚕乡”拍成电影在全省放映。1983年蒙阴县丝绸公司在朱家庄、水明崖、东门村开始试行栽植低干密植地边桑10万株。栽植形式为两株鲁桑间夹植两株湖桑(32号),株距1米,湖桑间株距0.5米。湖桑低干养成,鲁桑中干养成(干高0?8—1米),三年养成树型,养蚕收入达到一米一元钱的效益。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向浙江学习发展平原密植专用桑园。
1975至1976年多数社队建园采用大搬家形式,即当年春天取其实 '生桑苗嫁接后,每亩按4000---6000株栽植,行距0.40.5米,
第二年抽行移植。栽植形式有四种:一是株距0.33米,行距2米,亩栽1000株;二是株距0.33米,行距1.米,亩栽2000株;三是株距0.33米,行距1.5米,亩栽1350株$四是宽窄行栽植:宽行行距米,窄行行距0.8米,株距同为0.33米,亩裁800--1003株。
这类桑园大都集中在临沂、郑城、苍山、莒南、日照、莒县。1976年临沂县汤河公社西北坊坞大队建这类密植桑园60亩(亩栽4000(株),当年亩桑产茧124斤,创全区最好水乎。1982年临沂县又试行株距0.35米,行距1.3米,亩栽1460株的栽植形式爲985年莒南县开始采用株距0.4米,行距1.33米,亩栽1250株的建园形式,效果较佳,并发现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亩栽1000株的比亩栽500株 :的增产60—70%。八十年代本区桑园多是亩栽1300株左右,宜于桑树的生长和产茧量的提高。
各类桑园栽植方向多以南北向,少数东西向。养成形式一律是低于拳式养成。栽植时期是春栽与秋栽,以秋栽见多。平邑县土产公司彭进平经过几年对比实验,在缺水的山岭地带栽桑,秋栽好于春栽,每株发芽秋栽4.2个,春栽只有0.8个,平均芽叶秋栽3个,春栽1.2个。专用桑园栽桑采用开沟栽植。莒南县在栽植专用桑园中制订了五项措施:一是深翻整地(开沟深60厘米,宽50厘米);二是排灌配套(路渠一次修好,达到旱能灌,涝能排);三是施足基肥(每亩地施土杂肥10000斤);四是合理密植(亩栽桑树1200株到1300株),五是良种壮苗(选择无病虫的优质大苗栽植)。从而获得桑蚕高产稳产效果。,全县亩桑产茧从1981年过百斤,1986年达到197.3斤。1989年本区密植专用桑园达到40071亩(不含1989年度新建桑园)。其分布情况:临沂市5237亩;莒南县8060亩;日照市4290亩;莒县7751亩;沂水县2576宙;沂南县1985亩;沂源县4200亩;蒙阴县1152亩;苍山县918亩;平邑县246亩;费县264亩;郯城县1804亩;临沐县1028亩;沂水蚕种场230亩;苍山蚕种场330亩。
山地建专用桑园区内尚未成功。七十年代初,蒙阴县贾庄等村在山地建专用桑园350亩,肥水管理不利,使其两年叶黄树枯,不能养蚕。1985年临沂市邵八湖村在缺水的沙岭地建专用桑园500亩,因见不到效益而刨掉。
对散植高干桑的采伐,区内蚕农惯用“留枝留芽”和“春箍”法,亦有随心所欲者。据沂源县调查“留枝留芽”法砍桑,可使幼树增产一倍以上;5-10龄桑树增产50%以上;10龄以上桑树增产20—30%。该县相家峪村1970年栽地边桑480亩,5万株,常年用此法砍桑,到1980年平均每亩地边桑产茧33.2斤,是全区地边桑亩产茧的6.5倍。
1990年蒙阴县对地边桑老桑树开始进行春季重度回缩更新修剪,重剪在三分之二,不留一根小条,秋季枝条比对照株平均条长、产叶量均高一倍,唯当年误一季春蚕,次年春蚕益增。
对专用桑园收叶区内蚕农均采用摘叶留柄法,春稚蚕期和夏秋蚕用叶,统用此法。在春蚕五龄大量用叶时、则捋光芽叶再行伐条,对弱桑园进行春伐复壮。
三、管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农户零星桑树多不管理,任其生长,只有极少数苗圃、小片桑园进行施肥、锄草、修剪。六十年代后,随着桑蚕生产的发展,开始注重管理。七十年代后专用桑园普遍建立,对其管理主要是施肥、排灌、冬刨、中耕、除草、疏芽、整枝、剪梢、束桑、解束、复壮。
施肥:全年本区进行四次施肥。春肥在桑芽萌发前施入,以速效肥为主,多数施用碳酸氢铵,每亩100—150斤,有少部分蚕户施用圈肥、氨水,施肥后进行灌水。夏肥在桑树夏伐后,多以碳酸氢铵、尿素一次施入。秋肥多在七月底八月初施,亦以速效肥为主。冬肥皆在封冻前结合冬耕进行,大都以土杂肥为主。施肥方法,通用穴施或沟施,唯土杂肥撒施见多。七十年代有部分桑园也间种苕子作绿肥。莒县大店子村在桑园施肥中进行改革:改春夏两季施肥为一年四季施肥;改重施化肥为重施土杂肥;改浅施为深施;改集中施为分散施,使250亩山岭老桑园1989年亩桑产茧230余斤。
日照市大炮楼村周东明1984年承包了在河边沙地栽植的10?5亩桑园,立地条件较差,漏水漏肥。1985年全年亩施猪圈肥10500斤,钙镁磷肥90斤,豆饼100斤,尿素68斤,碳铵180斤,土杂肥15000斤,人粪尿1400斤,使亩桑有效条长由400。余米增至12774米。
灌水:以春灌为多,秋旱时亦进行。
冬刨:在桑树落叶后到封冻前进行,多用铁锨深翻一跖,约六寸许。
中耕:春耕结合施肥进行夏耕桑树夏伐后进行。
除草:一年多次,夏秋均不能除净,少部分桑园荒芜。桑园承包到户后除草较彻底。
疏芽:全区均不习惯,专门疏芽者只在夏伐后结合养夏蚕进行为多。
整枝;冬季整枝多数不彻底,仅日照市、沂水县、莒县、临沂市、莒南县少部村户见好。
剪梢:专用桑园桑树剪梢全区蚕农皆能为之,唯不能适时。大多在十月后进行,少部在来春开剪。剪梢程度多视条长势进行,壮则轻剪,弱则重剪,一般都剪去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对山岭堰边高干桑树修剪在六十年代前统用大抹头砍桑法。1961年沂源、蒙阴县采取放大树头、留枝留芽修剪新技术01989年蒙阴县八亩地村开始对地边高干老桑树进行春季重度回缩更新修剪 <重剪三分之二,不留一根小条.),秋季枝条比对照株,平均条长、产叶量均高一倍,唯误一季春蚕,当年秋蚕,来年春蚕可多养,有明显增产效果。
束桑:多不进行,只有重点植桑村在职能部门多次检査督导下做做样子,以示了事。
更新复壮:1978年冬、1979年春临沂县对太平公社大张寨大队180亩小老桑进行平茬,1982年春对义堂公社东=大队60亩小老桑又进行平茬,结果生长旺盛,后汤河公社李湖大队仿效,效果仍佳。对主干良好的小老桑进行春伐复壮,全区蚕民都认识,并能视情而行。
莒南县王家怪草村,在桑园管理上采取以施肥改土为中心,除虫修剪作保证,松土除草为重点,合理采叶综合技术措施,1987年全村桑园亩桑产茧达到了300斤,高的达到417.2斤。莒县李念头村加强桑园;管理46亩桑园1983年亩产茧301斤。
四、病虫
病害:区内桑树病害主要有桑赤锈病、桑芽枯病、桑疫病、桑萎缩病,桑污叶病、桑里白粉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桑烂根病也有少量发生。
桑赤锈病:在区内早就时有发生,主要分布于蒙阴、沂源、沂水县,发病于乔木鲁桑1984年沂源县侯家官庄村6万株地边桑受害,发病率70%,春季桑叶减产10%,秋叶减产40—50%。采用留枝留芽法修剪的鲁桑发病更为严重。当地采用“大抹头” 法防治,效果佳,药物防治效果不明显,用者甚少。
桑芽枯病:专用桑园幼龄期发生较多。1977年临沂县专用桑园普遍发生,据县林业局调査认为是前年夏秋采叶过重所致。第二年春该县对此病株进行春伐,秋季桑梢留叶5至7片,并增施磷肥,取得较好效果。桑疫病:俗称烂头病。全区桑园均有发生,多发生于夏秋季。对该病蚕农多采用春伐、冬季重剪梢及剪除病株等防治措施,病情稍好转。临沂市邵八湖村蚕民在夏伐后新梢长到一尺左右还用85万单位土霉素剂进行防治,效果一般。
桑萎缩病;六十年代前区内很少发生。七十年代后,从江、浙一带购进大量桑接穗、桑苗建园,该病菌在区内扩散,到八十年代各县均有少量发生,以临沂市、莒南县为多。发病后多挖除病株烧之,轻者实行春伐。
虫害:区内桑树虫害亦早有发生。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日照县志》载:“蛾食桑者有绪,其一种拂灯火,谓之慕光”,1885年《日照县志》载:“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临沂县志》也有清人防治野蚕的记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桑树虫害区内常见的有桑蟥、桑瘿蚊、桑象虫、桑天牛、桑尺蠖、桑螟、金龟子、野蚕。
桑蟥:俗称沙虫子。五十年代从临朐县传入沂源、蒙阴县,后逐步蔓延成灾,到八十年代初遍布两县各地。沂源县有三百多个村,二百多万株桑树叶被食,光秃而立,减产蚕茧四千余担。1982年两县丝绸公司投资十万余元,购置药械;组织、员分片包干,发动群众刮卵和用灯光诱杀成虫等形式,连治三年才基本控制。1987年蒙阴县丝绸公司又试用800—1000倍敌杀死药物防治,效果在95%以上,蚕尚有中毒现象(从打药到用叶喂蚕50天间)。1989年提前用此法防治(在6月中旬桑树刚发芽时打药),效果佳,蚕亦无中毒现象。同时采用500倍敌杀死喷洒越冬卵块,蟥卵杀死,不见为害,效果达到100%。
桑瘿蚊:1978年在沂源县初次发现,后渐而扩之,各县均有发生。1983年沂源县悦庄乡黄山村60亩桑园受害率达98.33%,1984年日照县西湖大花崖村100余亩桑园受害,夏秋桑叶减产50%以上。1986年莒县刘家官庄蚕茧站有520亩桑园受害,减产蚕茧2万余斤。苍山县发生也较普遍。对此虫在夏秋季瘿蚊成虫羽化时撒6%六六六250倍毒土进行防治,效果见好。日照市大炮楼村蚕民周东明于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撒一次150倍和80倍可湿性六六六毒土,6月16日喷1500倍80%DD V液,8月17日喷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八十年代末又改用甲基异柳磷毒土防治都取得控制桑瘿蚊危害的效果。
桑天牛:二至三年一代,全区桑园全年均有发生。民国年间,群众于每月15日以前将百部煎汁或以桐油从眼中灌之,倘不能灌入以铁丝裹棉沾桐油销之,其虫沾油即死。今人除于七、八月羽化盛期捕捉成虫外,亦用铁丝等从虫孔插入刺杀,并刮除虫卵,用药杀亦有之。蒙阴县蚕民在县丝绸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1000倍敌敌畏注虫孔,用500倍灌根,并用甲敌粉、氧化乐果防治,效果在80%以上。
桑象虫:全区专用桑园内普遍发生。1985年苍山县近千亩桑园受害,迟不发芽。对此虫蚕农在早春及夏伐后用人工捕捉和药杀进行防治。
桑尺蠖:是早春桑芽主要害虫。一年三代,全区桑园均有发生。对此虫大多是人工捕杀,亦有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药物进行喷洒药杀。
桑螟:全区桑园均有,危害较重。1978年,据在临沂县西北坊坞大队驻点的农民桑蚕技术员朱时瑞观察:6月20日前后幼虫开始孵化危害桑叶,后逐渐加剧,以秋叶最重。这个大队于8月18日用40%乐果800倍液喷杀,死亡率60%,后用80%敌敌畏喷杀,死亡率达95%以上。
金龟子;俗称瞎闯子,一年一代。全区桑园六、七月份发生较普遍。临沂市蚕农惯用1:30的可湿性六六六草木灰混合剂,于傍晚撒于叶面和地面进行杀灭,杀灭率达90%。
野蚕:区内均有。清人用烟叶筋及百部煎汤洒于桑叶,蚕食则死(饲蚕时切不可用)。今则用敌百虫、敌敌畏、6%可湿性六六等药物进行防治,久治不灭,复而重生,屡屡成灾。
此外区内还有红蜘蛛、浮尘子、介壳虫、桑毛虫、卷叶蛾、桑蓟马、桑虱、桑叶蝉等虫害发生。对这些虫害临沂地区丝绸系统每年抽调技术人员下乡组织蚕农进行人工捕杀和药物防治,使之无大害。
第二节养蚕
一、品种
1921年前,区内蚕户皆养一化性自制土种,分白黃两种,有鲁黄、鲁白、蒙阴大黄、靠山白、小三黄、大三黄诸种,多为三眠蚕,也有四眠蚕。1922年各县劝业所购进新园种、上海白种售给蚕农饲养。1932年后,山东省立蚕业试验场开始制新园、诸桂、意新园、中九、中五、一O—、鲁白一号、二号、三号、鲁黄一号到十九号、中五x意新园、中五x诸桂等普通种。临沂人从中选购饲养,大都养新园、诸桂、鲁白、鲁黄种,每张价0.4元。此间仍有部分蚕户饲养自制土种。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全区淘汰土种。春季开始饲养华九X润汗及润汗x华九,夏秋养华十x润汶及润汶x华九。1965至1983年间全区主养苏17X 苏16及苏16X苏17。该品种在区内产量较高,抗病力强,后期退化,上茧率低,山东省丝绸公司决定将其淘汰,更换新品种。1983年开始试养青松×
皓月,后全区普及,成为当家品种。
区内蚕农除主养以上品种外,从七十年代以来还饲养过少量的东春x华宝、苏5X苏6、苏3X苏4、东4X华4、东肥x 华合、东春2X757等品种。
所养蚕品种多属本省各蚕种场制作,于益都、烟台两蚕场购进,少部从杭州蚕场、江苏无锡蚕种公司购得。
二、催青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区内农家养蚕均为个体分散饲养。养蚕户对催青甚少讲究,每到催青时都将蚕种置于厨房或被窝及妇女怀中,以待孵化,温湿度、空气等调节无加注意。较先进者则用火烘催,达点青时,用柴草熏迫或用棉纸包裹曝晒。其法临沂号沟上村多用,并有清明暖种、谷雨打蚕、小满见茧之说。
1951年,沂源、蒙阴两县组织共催。1952年沂源县燕崖区南安乐村耿成美组织起区内第一处稚蚕共育室。1953年由国家扶持在此两县建共催室5处,开始重点共催。到六十年代全区普建共催室,实行集体催青,后分发各蚕户。
每到催青季节,催青室内室外及所用器具均消毒两遍,蚕种入室后,据其生理要求,拟定温湿度标准,及时换气调种,每日定时解剖胚子,掌握发育程度,一切技术操作皆由指定技术人员进行,他人不得参予。每年春季催青时间大都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催青加温多用烟囱铁炉燃烟煤,补湿则常于炉上座水盆,室内挂湿布以求之。
三、饲育
区内蚕农养蚕甚为粗放。1853年(清咸丰三年)沂水县令吴树声曾责之曰:“育蚕者率同儿戏,以柳筐盛之,甚不如法,利益亦微”。经访问农民亦获悉在民国年间蚕民养蚕蚕具多用苇箔、席类,亦用条筐、竹筛等家具,用木杆作架支撑。蚕室多系住室。切桑则用菜刀。养蚕前蚕室蚕具从不消毒,仅对蚕具略加洗涤曝晒。收蚁称拂蚕,时间春蚕在谷雨三天,方法大致在蚕孵化后,用白纸一张铺于蚕筐内,用蚕筷将蚁蚕抖落,余者用鸡翎扫下,然后给桑,每日数次。蚕渐大时,给桑次数日渐减少。头眠每日喂七、八次,二眠六、七次,三眠五、六次,四眠四、五次,昼夜皆喂,喂其月余上山作茧。临沂县沟上村蚕农对大蚕期有“食桑愈多,结茧愈厚”之说。在养蚕期间,蚕户对蚕病不知用药物防治,而在门前或窗前挂红布,避凶邪,求吉祥,并忌生人。一旦欠收,推之于命。这种养蚕法在区内一直沿至五十年代。
五十年代后,蚕业机构相继成立,并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培训技术力量,推广科学养蚕。1951年沂源、蒙阴县专业技术人员白天在集市上挂标本、图片,晚上到村里放幻灯,并深入农户讲解新法养蚕,到七十年代蚕室多属专用,并备有小蚕专用室,实行共育。蚕具大部用竹匾,少部用麻杆、竹帘、条筐饲养。养蚕前都先自觉进行打扫室内外环境,洗刷蚕具,刮墙皮,曝晒蚕具,药物消毒,然后再着手养蚕。
收蚁:区内收蚁时间,春蚕一般在早晨9点左右,夏秋蚕在早晨8点上下。收蚁方法通常用桑引法及网收法。多数收蚁后给蚁体消毒,喂桑两次后进行定座。
小蚕饲育:1959年蒙阴县岱固公社丁家庄子大队在小蚕饲育中采用加温、消毒保苗、多回薄饲、良桑饱食饲养法,日照县有早收蚁,早饲食之举。七十年代后区内小蚕饲育大多用塑料薄膜复盖育(下铺上盖),室内进行加温补湿,每日喂桑4-5次。沂源、蒙阴、苍山等县亦有用地窖子、炕床育法。
大蚕饲育:五十年代前,蚕到四、五令期,区内大都采用大箔育,在屋内搭架铺席或帘子,在其上养蚕。六十年代末开始逐渐使用蚕匾,在屋内搭架5-10层不等,将蚕匾置于其上养蚕。
在饲育中多数蚕农注意小蚕保温(春、晚秋升炉加温)。大蚕稀放,良桑饱食,通风换气,掌握各令期的用叶标准及温湿度的调剂(各蚕室多数备有干湿温度计),夏秋蚕室内备有冷水缸,门前用树枝遮阴,并开门敞窗,蚕座撒焦糠等法进行降温排湿。六十年代初,临沂地区林业局蚕业技术员巩正谊从清代沈秉成“少时食叶叶须干,露中采得当风悬。大眠饷后叶可湿,清泉细洒明珠园。”喂蚕诗中得到启发,进行多次试验,知道大蚕喂水桑能提高产量10%左右。以每10斤桑叶添1斤清水为适宜标准。以后这种做法在全区推广实行。在这期间,莒南县夏家沟大队还建有专门贮桑室保鲜桑叶,此举到七十年代亦在全区推广。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区内部分社队还推行过少回定量育(一昼夜喂两次桑)和室外养蚕。效果不如室内多次育,唯能省工、省桑、节约蚕室蚕具,降低养蚕成本。此法后人不再仿效。
区内养蚕批次在五十年代前只养春蚕,夏秋蚕无人喂养。1952年开始试养秋蚕,1958年推行三季养蚕,开始养夏蚕,1960年蒙阴县一年养蚕11次,造成蚕病大发生,尔后夏蚕停养。七十年代后,平原地区密植专用桑园迅速建立,复养夏蚕,同时全年养蚕批次不断增如。临沂县政府部门提出:“常流水不断线,有叶就养蚕”的口号,并认为:“有桑就有叶,有叶就喂蚕,喂蚕就有茧,有茧就卖钱,种多、蚕多、茧多、钱亦多”。1977年该县全年养蚕15批,批批套养,致使蚕病暴发,缺叶严重,蚕茧欠收,年乎均张蚕产茧43.7斤。
1979年全区进行养蚕布局调整,一年只养春、夏、秋三季四批蚕(秋蚕两批),全年放养量春蚕占45-50%,夏蚕占10%左右,秋蚕占45%左右。春蚕在5月初收蚁;夏蚕在6月下旬收蚁;秋蚕第一批在8月中旬上下收蚁,第二批在9月初收蚁。
调整养蚕布局后,全区蚕茧总产、单产都有明显提高,1980年,临沂县比“常流水不断线”养蚕每张种产茧提髙19?3斤。
四、上簇
簇具:1950年前区内蚕簇颇不一致。山岭地带蚕农多用树枝、黄草(亦称山草);平原区皆用谷草、麦秸作簇具,簇型不一,杂乱无章,双宫、柴印茧多见。五十年代后推行娱蚣簇(用麦秸制作)。六十年代开始推广折簇(用稻草或麦秸制作),到七十年代全区普遍施用,从而提高了上茧率,唯柴印、双宫、黄斑茧尚不能杜绝。1982年开始在临沂县试用纸板方格簇,1984年后全区推广,上茧率达到98%以上。是年临沂地区丝绸公司投资2万元在临沂市大张寨村推广使用纸板方格簇,鲜茧每斤比其他簇
具提高0?49元,唯成本见高。1985年后本区蚕业技术人员用农家
材料研制成功了草、条、绳制方格簇,并一度在全区推广。
上簇:区内称上山,在六十年代前蚕农习惯生熟蚕一齐上簇,簇中再加喂桑一次。上簇密度、温度、光线等多不加注意,
只少数蚕农得知上高山,
上凉山为好,且不实六十年代推行
普及“拣两头,簇大批”的拣熟蚕上簇法。七十年代后则用先熟先上,分批上簇的方法。上簇后则关门蔽窗,黄斑茧增多。1983年贯彻实施山东省丝绸公司《桑蚕上簇管理技术规范》后,遂渐
开门敞窗,簇中注意通风排湿、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光线柔和、均匀,茧质见好。
1985年临沂地区丝绸公司还在临沂市结合簇具改革进行室内室外上簇对照试验。结果室外比室内上簇丝纤度室外略粗于室内,上茧率室外比室内高2%,匀净度高4%,色泽亦好于室内,每市担干茧室外比室内增收30元。随后全区对上簇实行三改:改旧簇为新簇,不用过年簇;改座簇为挂簇,以利通风排湿;改室内簇蚕为室内外结合簇蚕,茧质有了明显提高。
采茧:区内蚕农通常在蚕上簇后六、七天进行,亦有四、五天过早采茧者。采茧大都先上先采,分批采茧,分类出售,亦有混采、混茧出售者。后者见拙,经济效益欠佳。1986年莒县李念头村蚕农葛忠喜中秋茧混茧出售给价1.77元/斤,经茧站人员动员选茧分类出售后每斤茧多卖0.2元,他深有感触地说:“还是选茧出售合算”。
附:春蚕饲育标准参考表(表5)春蚕饲育标准参考表五、蚕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在本区内发生的蚕病主要有空头型软化病、中肠型脓病,其次是血液型脓病、僵病、细菌性败血病、卒倒病、蝇蛆病、壁虱病和中毒症。
空头型软化病和中肠型脓病:境内蚕农称亮头病。皆由病毒传染引起,外表症状近似,都起缩、空头和下痢,但也有各异。蚕农在多年的实践中得知:空头型软化病蚕胸部较膨大透明,撕破病蚕皮肤观察,其胃肠为黄褐色略透明,并充满黄绿色污水,后端有少量残留桑叶碎片,排粪多系稀粪或褐色污水。而中肠型脓病蚕多排白色带绿或全乳白粪便而且较粘,撕破皮肤可见中肠后部甚至全部呈乳白色且略肿胀多皱,挤压胸部则从口中流胃液或从肛门出少许粪便。这两种病在区内为害最大,时有发生,以秋蚕最常见。从1976年到1979年全区范围内均发生过。以1977年临沂县最严重,发病率达70%,杜家朱许、相庄、大桥等20多个大队蚕茧几乎绝产。临沂县林业局、蚕丝公司研究认为,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大小蚕套养,蚕室蚕具不足,蚕头过密,通风换气不良,蚕沙过厚乱丢病、死蚕,消毒不彻底等因所致。对防治此病,蚕业机构采取调整养蚕布局,推广小蚕共育,实行大小蚕分养措施。当地蚕农一则把消毒工作贯穿于养蚕的全过程;二则加强饲养管理,增健蚕体;三则隔离淘汰病蚕,有此之举效果良好。从1980年后该病基本得到控制。其他蚕病在区内各县无规律零星发生,大都用药物进行防治。莒南县制定了 “六步”消毒法和“八项”防病措施:一扫、二刮、三洗、四晒、五喷药、六熏蒸和坚持蚕体、蚕座常规用药消毒;采桑、给桑前和除沙后必须洗手;除沙后必须进行地面消毒;蚕具经常替换消毒:设置专用贮桑室,并按时消毒,禁止在蚕室内堆放桑叶;禁止在蚕室外堆放蚕沙;禁止用病死蚕喂鸡鸭;每季养蚕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山”消毒,烧掉死蚕、烂茧和旧簇。此项做法和措施经过常年实施控制了蚕病的蔓延,保证了蚕茧稳产高产。
区内防治蚕病常用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防消散、毒消散、敌抱霉、硫磺、小蚕防病一号等。此外添食防病药物有灭蚕蝇、氯霉素、大青叶等。
中毒症:区内在六十年代后常发生烟草、农药、煤烟、工业中的废气中毒。1979年新泰县土门林场飞机撒药防治松毛虫,沂源县张庄、蒙阴县野店、岱崮公社桑树被污染,有27个大队1017张蚕中毒绝产。
对中毒蚕的抢救,蚕农多采用清水洗蚕,添食茶叶水、绿豆水缓解,亦有添食阿托品解毒者,均有一定效果。
第三节制种
一、制种
区内桑蚕制种在2920年前多系蚕户自制。每于采茧时选其光泽丰润、形体胖大者为种。若自己所养之蚕不佳,则向邻户购买优等茧作种。制种时将茧剥其茧衣,置于筐内,待蛾出混在一处自由交配,后将其择开,放于种纸上产卵,光线消毒均不择,所生之蚕既不划一,亦不健全。
1920年,临沂县乙种农业学校用新法制新园蚕种200张,1923年郯城县俗华蚕种制造所,制改良种1200张,发放于蚕农。1932年三月,日照县许奉先创办县立蚕种制造所,亦用新法制造蚕种。1948年沂源、蒙阴两县各组织10户重点蚕户制造蚕种,每户制200张。
五十年代初,日照蚕种场、沂水专区蚕业指导所开始制杂交种供蚕农饲养,但大多数蚕户用种仍是自繁自育。六十年代后,沂水、日照、苍山等国营蚕种场饲养原种(桑蚕种实行三级繁育制度,分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制一代杂交种供蚕户饲养。七十年代发展了一批社队制种点,由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制造普通种。七十年代后期,社队制种点停业,普通种专由国营蚕场制造,民间不再制种。
普通种多采用框制种,五十年代后期改为平附种,1984年全部改制散卵。
蚕种管理,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山东省农林部门监管,从1981年开始由山东省丝绸公司监管。山东省丝绸公司每年对蚕种场下达制种计划,规定品种、数量,对制种质量严格按照蚕种检验标准进行,不合格者,不得制种。
二、蚕种场
沂水蚕种场
沂水蚕种场的前身是1950年在诸葛区葛庄设立的沂水专区蚕业指导所。1953年改为沂水县人民政府桑蚕育种场。1958年因修跋山水库迁移到马站公社黄家店子大队西邻。
其四至:东与黄家店子村以路为界;西与董家庄村相邻,以汛期流水沟中心线分;北与黄家店子村农田搭界,南至河中心流水线。总面积345.28亩。其中桑园222亩,农田、冲淤地65.79亩;场院57.49亩(38328.2㎡),生产房4712㎡附属室1526.59m2, 宿舍1271.95m2,饲养场2944㎡,苗圃地3333.5㎡,菜园1504,5m2。
.自1958年开始建园,60年始制种,63—65年三年生活困难时期实行国队合营。在蚕场技术指导下,由黄家店子、董家庄、石家庄三个大队管桑养丝茧。1966年收回桑园由蚕场统一管理,又开始制种。1968年制种3187张,1980年制种23952张,1985年制种71896张,1987年桑叶受霜冻,仍制种12000张,1988年制种20000张,1989年制种25000张。1987至1988年改建桑园40亩。同时山东省丝绸公司拔款60万元,对三排危房蚕室进行翻建(3400平方米)。全场1989年末有固定资产102.19万元;干部职工42人(固定工29人,合同制工6人,计划内临时工27人)。历任场领导人:1953—1983年衣指南任场长;1984年刘振智任场长,韩祥信任副场长;1985-1986年李遵云任场长,韩祥信、李景春任副场长,李德清任中共场支部书记;1987—李德清任场长,张在福任副场长。(张在福)
苍山桑蚕育种场
该场位于苍山县城南,占地1050亩(含向城分场60亩),始建于1977年,属国营事业单位,归苍山县林业局管理,1981年归属苍山县丝绸公司。1989年有固定职工34人。固定资产总值86万元。有桑园238亩,年生产能力产桑蚕普通种0.5万张。历任场长史延庆、仲兆栋、彭友振、王景明、孟广志、赵百顺、崔明文。
郯城蚕场
郯城蚕场建于1958年,属地方国营事业单位,占地324亩,有桑园185亩。时年有职工37人(其中固定工17人,干部5人,下放干部4人,蚕训班学员14人)。1962年场占地调整为185亩,其中桑园120亩,固定职工23人。开始以制桑蚕种为主,兼营其他副业生产。七十年代后,桑园逐年减少,制种时断时续,收不付出,年年亏损。1979年春,改为国营苗圃,1980年桑园刨光,不再制种。历任负责人彭云龙、,姜宝连、李庆金、付洪光、刘云鹤、王培权、李祥林。
第四节收烘
一、收茧
区内桑蚕茧收购在民国前属个体分散经营,皆于市场自由交易。蚕茧重点产区集场多立茧市,买者与卖者自行议价。1854年沂水知县吴树声在《沂水桑麻话〉〉中有这样的记述:“每至茧成时,各集卖茧,堆积如阜。间有贵州客来贩买”。民国至五十年代初,收购蚕茧者有四:一是厂丝业,二是土丝业,三是丝线店,四是小商贩。每至新茧上市,业厂丝者派人至产茧乡镇集市采购或设庄收买,业土丝者多随市购买,丝线店等多在店中收买,小商贩则在各乡镇向蚕户购买,再将茧运至各县城或外地,售给厂家。凡购茧者皆随行就市,自行议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80年区內桑蚕茧收购皆山各县供销社基层社采购站(股)按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价格进行收购,并实行奖售政策,发放预购立金。收购后集中拨交各丝厂。1981年后由各县丝绸公司基层蚕茧站(郯城、平邑县蚕茧由临沂地区丝绸公司委托该县土产公司代收代烘)收购后亦交指定丝厂。
1986年后区内出现“蚕茧大战”,到1988年愈演愈烈,茧贩四起。一些机关、厂矿、乡镇企业、农村个体户亦经营蚕茧,自建茧站,走村串户,拦截追赶,哄抬茧价,抢购蚕茧,倒买倒卖,牟取私利。政府部门对这些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取缔,进行政治处罚和经济制裁。1989年后“蚕茧大战”得到基本平息,蚕茧收购仍由丝绸系统国营茧站按国家价格政策进行专营。
桑茧收购验级方法在五十年代初期以烘折、缫折作为评定鲜茧茧质的标准,运用手触目测的评茧方法。1958年改用以鲜光茧茧层率为依据的评茧标准。1972年又以干壳量分级定价,上茧率和色泽匀净度两项进行补正的评茧方法。1980年至今则以茧层率决定基本等级,再以存茧率、色泽匀净度(鮮舒)、茧层含水率等项目进行补正,核定茧价。采用两种评茧方法:一是五十公分定量定粒茧层率检验,二是眼看手摸,以茧层率检验校对,后者为全区常用。
在“蚕茧大战”期间,茧贩收茧验级是靠眼看手摸(以色泽、湿干为准)进行。国营茧站在抢购的形势下,也难以坚持标准,收购价格一般偏高。临沂地区蚕茧站收茧程序桑蚕茧收购价格在1862-1871年平均茧价毎市担值关平银88.16两,1875—1911年平均茧价每市担约值关平银76两,1912年每市担值关平银107.43两,1917年每市担降到关平银55.21.两,翌年回升。从1912-1921年十年平均茧价每市担关平银81.66两。后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晌,加之国外人造丝大量倾销国内市场,蚕丝销路受阻,蚕茧价格直落而下。1931年莒县平均茧价每市斤4至5角,1934年沂水县平均茧价每市斤2角8分,蒙阴县1至2角。在这期间通常1斤桑蚕鲜茧可换小麦20-50斤。
1950年后区内桑蚕鲜茧收购实行奖售政策。改良鲜茧分13个等级,收购价每市斤1.34-0.96元(人民币),1斤鲜茧可换小麦10斤左右。下脚茧0.81-0.25元;土种茧分5个等级,收购价格每市斤0.72—0.48元。1956年山东省临沂专员公署工商科、建设科、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临沂专区分社联合通知桑蚕改良鲜茧五级收购价格,每市斤沂源县按0.795元,沂南、蒙阴、沂水、费县、苍山县按0.79元进行收购;柴印、黄斑、双宫茧按每市斤0.5—0?65元,薄皮、烂茧每市斤0.20-0.35元进行收购;土种茧每市斤比1955年提高0.05元。1斤改良鲜茧可抵小麦7.4斤。
1966年临沂地区根据山东省物价委员会指示将桑蚕鲜茧收购价格在原基础上调15%。1980年又上调20%,每市斤鲜茧收购价格2.23—1.31元,下脚茧1.18—0.29元。1985年山东省丝绸公司对桑蚕鲜茧收购价格连行调整,拉开档次,体现优茧优价,劣茧劣价政策。每市斤鲜茧收购价格1.37-2.31元,下脚茧0.20-1.05元。
1988年在“蚕茧大战”期间,山东丝绸公司暨物价局对桑蚕鮮茧收购价进行上调,以茧层率21%,上茧率100%,中准价每市斤2.45元,最高限价为4.8元。私营小商贩则高出规定价格1一2倍进行抢购,使蚕茧市场价格混乱。表6二,烘茧
区内缫丝者为防止鲜茧出蛆出蛾,霉烂变质,均进行处理,加工成干茧。加工方式在民国前大都采用“日晒法”、“盐腌法”、“摊晾法”和“笼蒸法”,到二十年代区内出现“烘茧法”。1920年沂水县高桥区沭水村,扈山区姚店子村始设土大灶两乘用柴进行烘茧。1928年,蒙阴县坦埠街公维东开办的聚昌丝厂亦用柴灶进行烘茧。五十年代后期改为煤灶,茧灶构造仍为砖木结构。七十年代后陆续出现了双列推进式烘茧灶、车子烘茧灶、循环式烘茧灶、浙73—1型烘茧灶、风扇车子烘茧灶。1979年临沂县马永宾、徐树杰等人开始研制成山东省第一部机械烘茧机(热风翻网烘茧机),至1989年仍在试机改进中。1983年莒县城关茧站何乃新研制了推格烘茧机,亦仍在改进中。1985年莒县丝绸公司从浙江省吴兴县乌山茧站学习后在本县墩头茧站建造上外炉烘茧灶两乘。同年沂水、蒙阴县丝绸公司还从浙江省金华地区引进TH83型车子风扇灶。同时临沂地区丝绸公司对全区晾茧棚改建成晾茧室,並实行普遍搭二层棚晾茧,提高保全了茧质。
烘茧工艺区内在六十年代前一直沿用直干法(一次干燥法)。六十年代后改用二次干燥法,即在开灶前技术员先行灶性测定,后按品种、茧质分庄口进烘。头烘用华氏210-220度,杀蛹达5-6成干,经还性后,再用华氏180度烘至适干,后分类装包交售。
桑蚕茧烘茧技术操作规程
烘茧是蚕茧加工中第一次热处理过程,是茧站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合理的茧处理及干燥工艺,严格执行烘茧操作规程,不仅是符合向工业部门提供优质原料茧的要求,而且也是收烘部门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为更好的保全茧质,提高烘茧技术水平,经各县讨论后,特制定本规程,请参照执行。
(一)烘茧的目的、要求:烘茧的目的是保全茧质,利于储藏。要求达到:杀死蚕蛹和寄生蝇蛆,避免鲜茧出蛾出蛆;烘去适当的水分,防止蒸热霉变,利于长期贮藏;最大限度地保全茧质,并使内外茧层丝胶性状趋于稳定,保持觧舒良好,便于煮茧和缫丝。
烘茧的要求在于坚持质量第一,全面贯彻“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方针。
优质:在茧的处理上防止蒸热、霉变,在干燥中做到“温度适当,排湿合理”,在干燥程度上反对偏老、偏嫩、达到适干均匀。
高效:在保全茧质的前提下,妥善安排烘力,熟练烘茧操作规程,提高工效和设备利用率。
低耗:在合理温湿度下烘茧,改进烧煤方法,充分发挥和利用热能,降低煤耗和费用水平,加强烘茧机具的保养。
安全:以防为主,建立制度,加强检查,消除隐患,杜绝火警等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三茧”处理方法:
1?鲜茧处理方法:总的要求是防止鲜茧蒸热,出蛆出蛾。
(1)按照烘力,做好预约收购,做到收烘平衡,避免或减少蒸热,保护好茧质。
(2)及时装篮,鲜茧进站后,除及时进烘外,严禁拢堆,应立即装入茧篮,装篮以入成满为宜,当中成凹形,茧篮以“品” 字形堆放。篮堆高度不超过六层,每六行留一通道,四周离墙半公尺,以利通风检査。
(3)鲜茧应及时进灶,先收先烘,堆放时间越短越好,严防蒸热、霉变、出蛆、出蛾。春茧最长不超过24小时,夏、秋茧最长不超过16小时,化蛹老、茧层过潮,内印多的茧,应尽量先安排进烘。鲜茧堆放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蒸热现象,应立即翻庄倒篮或优先安排进烘,只收不烘的收购点,应当天收购,当天运往茧站,途中防蒸热压瘪,防日晒雨淋,负责烘茧的茧站优先安排进烘。
(4)按茧质分级堆放,分别进烘,以利干燥均匀。
2、半干茧处理办法:
半干茧处理,主要是掌握适当还性、避免霉变。使蛹体水分通过茧层继续发散,使茧层之间的水份相互趋于一致,有利于二烘干燥均匀。
(1)半干茧干燥程度,应根据当时气候、烘力、茧质情况确定,一般可掌握六成至六成半干。
(2)装篮:半干茧出灶在湿热散发后,再倒菌装篮,以九成满为宜,篮堆高度不超过七层,排列不超过六行,四周留出通道(以对窗地位),以利通风与检查,半干茧还应根据出灶先后,干燥程度分别堆放,以便安排二烘的先后次序。
(3)还性:半干茧还性程度以“茧层柔软,弹性弱,手触阴凉”为适度,应即进行二烘,如烘力紧张,要隔日翻篮一次。检查半干茧还性程度,以检査中排中层比较不易散湿的茧篮中部的茧子为依据,堆放时,应随时检查,防蒸热、霉变,防还性过度,以免影响茧质。
(4)拢堆:半干茧在二烘前,可依据潮燥程度和气候情况,须拢大堆6—12小时,使茧子达到还性均匀,然后进行二
3?干茧处理办法:
基本要求:充分散热、防止吸潮。
(1)干茧出灶后,必须堆放高燥场所,严禁与鲜茧、半干茧堆放同一场所,以防混入半干茧或吸湿霉变。
(2)干茧出灶散热后倒蓖散堆,等茧蛹完全冷却后再进行
89装包,严禁装热包。干茧散堆时间以24小时为宜,不要超过36小时,须随时注意防潮。
(3)要防止踏瘪压伤和重跌。
(4)干茧出站前,要进行抽样检査,过嫩过潮庄口不准出站。
4.选茧;
选茧工作应贯彻在烘茧的全过程。即:装篮选、翻篮选、铺篦选、出灶选、装包选。并随时拣起落地茧和摘下灯笼茧。
(三)烘茧技术(风扇车子灶烘茧法):
在搞好灶性测定和烘茧记录的基础上,坚持五定烘茧法。即定干燥程度、烘茧温度、铺茧量、加煤量、烘茧时间。
1、铺茧量:每篦铺茧量头烘6—7斤,二烘4一5斤,要做到四周稍厚,中间较薄,铺匀、铺松、禁止用手拍打茧壳。
2、烘茧温度:在灶性测定基础上,头烘壁温230。F—210。F, 力争鲜茧进灶30分钟达到目的高温,并保持平温烘茧。二烘190。F—160。F。前高后低,合理配温掌握好最后低温。
3、烘茧的时间:头烘2个半至3个小时,二烘3个至8个半小时。
4、风扇;茧子进灶,灶门关闭后,即开动风扇。在进、出、调车时停转,每隔15分钟调向一次,头烘转速400-450转/分钟,二烘转速250—300转/分钟。
5.排进气门:头烘进灶30分钟壁温达到210。F排进气门全开, 出灶前全关,二烘进灶20-30分钟壁温达180° ,排进气门开三分之二,出灶前半小时全关,调车时间全关。
6、调车:头烘在烘茧时间的五分之三时,二烘在烘茧时间的二分之一时调车。
7、干茧适干标准:坚持适干均匀,干茧出灶时蛹体掀捏成小片状重油不腻有香味。(临沂地区丝绸公司制)
附:临沂地区烘茧情况一览表(表7)临沂地区烘茧情况一览表
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