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科技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436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章 科技工作
分类号: G3
页数: 13
页码: 171-183
摘要: 科技工作在生产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地 质探矿找矿方面,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矿初 期,科技人员较少,生产建设主要靠传统经验和土办法。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科技工作

内容

第二十三章科技工作
  科技工作在生产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地质探矿找矿方面,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矿初期,科技人员较少,生产建设主要靠传统经验和土办法。1959年后,一些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分配到矿工作,随着设备设施状况不断改善,采选专业技术工艺有了显著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逐步成为共识,科技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科技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与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对薄矿脉、难采矿体的开采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低品位资源的综合回收及探矿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采矿贫化率、损失率、选矿回收率、吨矿综合成本等指标均达到国内同类型矿山的先进水平,有一大批科技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
   第一节科技机构及科技队伍
  建矿初期,没有专门的科技工作机构,由生产科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1960年2月,成立铜井矿场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干部、技术人员、老工人共15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在各车间也都成立“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1983年,矿设立总工程师,由总工程师负责,生产科承办,开展各项科技活动。这一时期,科技工作获得了较快地发展,科技成果比较显著。1989年5月,成立矿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1992年成立科技协会,推动了科技工作开展。
  建矿时,没有科技专业人员,有高小文化程度的职工就算是“知识分子”。从1959年开始,陆续分配来了大中专毕业生,但专业很不齐全。直到1968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了26人,才基本形成了专业相对配套的科技队伍。1973年至1980年,先后分配来12名“工农兵”大学生,到1982年,一批又一批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矿,成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在工作岗位上自学成才,勤奋工作,成为业有所成的技术骨干。到1996年底,全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4人,其中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70人。见表18。表181996年底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表续表续表第二节科技交流
  1975年,美国旧金山黄金代表团来矿考察。1978年,冶金部黄金情报网在沂南金矿召开全国第一次黄金选矿生产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沂南金矿的《自力更生,综合利用,大打矿山之仗》和《多产成品金的生产实践》两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介绍。11月,在临沂地区科学大会上作题为《努力搞好科技工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新贡献》的经验介绍。1979年11月,英国联合金矿有限公司代表团来矿考察。1983年一1985年,由浙江大学柳志青教授组成的科研组对铜井地区进行成矿预测,1987年,提交了《山东沂南铜井金矿田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专题报告》。1991年,由中国地质大学万天丰教授为主、地矿局八队和沂南金矿参加的科研小组对铜井、金场矿田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1992年,提交了《铜井、金场矿田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报告》。 “沂南金矿固定床氯化氢浸渍活性炭吸附净化汞蒸气技术”被国家黄金管理局列为向全国黄金企业推广的环保科技项目。在由国家黄金管理局主办的《黄金科技成果汇编》(1986—1990年)中,沂南金矿的《毛毯溜槽在磨矿回路中选金的应用》和《沂南金矿混汞提金工艺、汞蒸气污染治理工业试验》两项科技成果被收编入内。《全尾矿井下充填实践及前景展望》一文被第二届全国充填法采矿学术交流会议采用作为会议交流资料。有《耙斗装岩机》等6篇论文被收入国家黄金管理局黄金经济研究中心主编的《黄金矿山实用技术荟萃》。
   为了学习先进经验,广开思路,先后有6人次参加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技术业务考察。1989年,出版了《沂南金矿科技论文集》收集各专业论文47篇,其中地测11篇、采矿6篇、选矿13篇、安全环保4篇、机电9篇、管理4篇。至1996年底,全矿有40篇专业技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第三节科学技术协会
  1992年5月22日,召开了第一次科协会员大会,会员人数114人。会议期间听取了李恩波《走科技兴金之路,为重振沂金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沂南金矿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公布了《沂南金矿科协管理制度》等。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科协委员会,李恩波任主席,刘清德、郭宝安、邢国栋任副主席。
  1995年12月14日,召开了科协第二次会员大会,会员人数181人。会议期间听取了亢继臣同志《坚持科技兴矿方针,为振兴沂南金矿贡献才智》的工作报告。表彰了10名科技先进工作者,收到合理化建议20份,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科协委员会,亢继臣任主席,邢国栋、郑子恒、郭宝安任副主席。181名会员组成7个学组:企业管理组、财会统计组、地质矿山组、选矿化验组、设备动力组、医药卫生组、高旺综合组。在党委和矿部的领导支持下,科协“立足本矿,面向社会”,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技术交流,积极参加职工技术培训,在社会上开展一些技术服务,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为科技兴矿作岀了重大贡献。
   矿科协1995年度被市临沂科协、市人事局评为全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1996年,矿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厂矿科协先进集体。 第四节主要科技成果
   自1985年到1995年底,获得了地质矿产部、国家黄金管理局、山东省黄金工业总公司奖励的项目共36项。
   一、地质科研工作成果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建矿前铜井和金场矿区皆没有地质储量报告,矿山根据地表露头矿进行探采。建矿后经地矿部门勘探,证实沂南金矿的矿床为矽卡岩型含金铜多金属矿床,矿体规模小、个数多、形态复杂、储量有限,地矿部门不可能提交高级储量。为了保证探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沂南金矿开展了自探自采,除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外,与国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地矿部门合作进行科研工作,主要成果:
  1、根据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理论,结合几十年的探采资料,总结出沂南地区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的矿体赋存位置受含矿层位和岩体边部构造形态控制,因而利用含矿层位和岩体边部构造形态这一概念,在井田边缘进行了成矿预测和勘探,探明C+D级矿石储量50余万吨,黄金储量2.5吨。
  2、铜井岩体有多期次侵入的特点,而不同期次侵入的岩石接触界线处为构造薄弱地带,此处为热流体的中心,附近如有含矿层捕掳体时易于蚀变矿化成矿体。根据这一成矿特点,在汞泉东区围岩捕掳体中找到了矿石储量近100万吨的中型矿床。
  3、对铜井岩体和金场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阐明了这两个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通过同位素地质学和岩石的镁值研究,确定了铜井岩体和金场岩体为中生代燕山期壳源混合型多期次侵入的岩体,矿区内的矿化与晚期次侵入的岩浆(体)有关;依据构造应力场分析和蚀变带研究,确定了矿液上升的通道及扩散方向,指出了找矿方位。
  上述的研究方法不仅适合于沂南地区,而且对其他地区矽卡岩型含铜矿床的研究和寻找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说沂南金矿矽卡岩型含铜矿床的研究丰富了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理论, 对指导找矿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综合回收有用的矿物资源,不断提高回收率,提高经济效益
  建矿以来,选矿工作人员重点在提高选矿回收率、开展低品位多金属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方面做工作,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主要有:
  1、增加磨矿细度,提高浮选精矿中金、银、铜的选矿回收率。
  建矿初期磨矿产品的粒度比较粗,自1970年金场选厂进行改造扩建后,碎矿工艺由“一段”改为“三段”,实行“多碎少磨”工艺,使磨矿细度由一200目含量从55%逐步提高到66%,各种有用矿物得到很好的单体分离,金、银、铜的浮选回收率分别提高了6%以上,在铜选矿品位0.3%左右时,铜精矿质量稳定在16%以上, 铜回收率达到88%,取得了较好的指标。
  2、磨矿回路中毛毯溜槽选金的应用。
  根据矽卡岩矿石中单体金较多但不均匀的特点,从1974年开始,先后在金场选厂和铜井选厂的磨矿回路中采用了毛毯溜槽选金的工艺,这一独特的选金工艺在国内矽卡岩型低品位金的回收上属首创。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无污染、无动力,可就地产成品金的优点,两选厂应用后,成品金回收率比改造前提高了29.85%, 金总回收率比改造前提高了3.91%。3、混汞选金的应用及汞毒的防护。
  1984年,在新建的金场选厂中把毛毯溜槽选金改为磨矿回路中混汞选金的工艺,成品金回收率达到65.59%,在国内同类型矿山中混汞指标处于领先水平。金总回收率达到82.41%,比工艺改造前提高了6.57%。在使用该工艺的同时,在汞毒防护措施上采取浸渍氯化氢活性炭净化汞气以及冷凝一吹气置换排除汞气的办法,选矿厂的废水废气汞含量均低于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至今未发现汞吸收和汞中毒者,该汞毒防护措施被国家黄金管理局列为黄金矿山环保推广项目之一。
  4、从浮选尾矿中综合回收铁精矿。
  从1970年开始,自行设计并制造了半逆流式永磁磁选机,先后在金场选厂和铜井选厂投入生产,从浮选尾矿中综合回收了铁精矿,在铁原矿品位15.44%的情况下,铁精矿品位达到63.2%。
   三、全尾矿井下充填工艺 为减少选厂尾矿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止避免坑内采空区陷落,1985年开始先后在铜井矿区和金场矿区实施了全尾矿井下充填工艺。具体做法是把选厂最终尾矿由砂泵输送到浓密池进行浓缩,浓度40%左右的底流由胶泵沿聚氯乙稀塑料管送往井下已封闭的采空区中。尾矿沉淀后,废水沿滤水管、溢水管溢出,经排水沟汇于井下水仓,经清水泵送往选厂供水池。因全尾矿含泥较多,沉降速度慢,在充填作业时,几个充填空区交替进行或经常移动输砂管终端位置,利于沉淀、滤水,以减少在充填过程中处于过饱和状态下全尾矿对侧壁的压力。此项目论文在第二届全国充填法采矿学术交流会上被采用为会议交流资料。
   有关科技成果见表19。表19沂南金矿获奖的科技成果统计表续表续表

知识出处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沂南金矿位于沂蒙山腹地,这里的采金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虽然采金的历史悠远,但从未留下过系统的文字记载。因此,要写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志书确非易事。修志人员都是本矿职工,池鱼故渊,知之深望之切,利用业余时间,苦力劳神,尽可能搜集翔实的资料,无论重大事件的记述,还是历史的追记,均去粗取精、略古详今,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虚美,不掩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沂南金矿的历史面貌和几代职工奋斗的光辉业绩,基本反映了在生产、地质、基建、管理、科研等诸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山东省沂南金矿志》的出版,为沂南金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现实依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惠及子孙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万天丰
相关人物
刘清德
相关人物
郭宝安
相关人物
邢国栋
相关人物
李恩波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