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3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分类号: P56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沂南金矿位于沂南县城北堆金山一铜井一金场多金属成矿区内,矿区中心地理座标为北纬35°3以,东经118°26‘30"。铜井和金场矿区位于鲁中隆起东南边缘,沂沐断裂带西侧。区内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发育齐全,在矿区的深部可见有震旦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向北东和南东倾斜,倾角4。一20。。在铜井和金场村附近由于中酸性岩株状铜井岩体和金场岩体的侵入,出现附生穹状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局部地段有东西向小断裂,沂沐断裂带的鄌郚一葛沟断裂带沿北东一南西方向穿越铜井矿区东部。区内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较为发育,其分布特点严格的受断裂构造控制,规模较大的呈岩株状产出的岩
关键词: 区域地质 地质背景

内容

沂南金矿位于沂南县城北堆金山一铜井一金场多金属成矿区内,矿区中心地理座标为北纬35。3以,东经118。26‘30"。
   铜井和金场矿区位于鲁中隆起东南边缘,沂沐断裂带西侧。
  区内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发育齐全,在矿区的深部可见有震旦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向北东和南东倾斜,倾角4。一20。。在铜井和金场村附近由于中酸性岩株状铜井岩体和金场岩体的侵入,出现附生穹状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局部地段有东西向小断裂,沂沐断裂带的鄌郚一葛沟断裂带沿北东一南西方向穿越铜井矿区东部。
  区内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较为发育,其分布特点严格的受断裂构造控制,规模较大的呈岩株状产出的岩体均分布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处,如铜井闪长岩一闪长玢岩杂岩体(下称铜井岩体)侵位于北东向鄌郚一葛沟断裂与北西向马家窝一铜井断裂交汇处;金场二长花岗斑岩一花岗闪长岩杂体(下称金场岩体)侵位于北东向枣林庄一金场断裂与北西向马牧池一金场断裂交汇处。呈脉状分布的岩体多侵位于单向断裂中。
   沿两组断裂交汇处侵位的铜井岩体和金场岩体具有多期次侵位的特点,在主岩体侵位后,岩体的根部并没有愈合,岩体与深部的岩浆房保持长期的联系,深部的岩浆房不断补给富水岩浆和成矿热流体,因而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处(包括岩体中围岩捕掳体)产生热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地层中的砂页岩变为角岩及变砂岩,石灰岩(包括钙质页岩)变为大理岩或矽卡岩,在矽卡岩中常有含金铜多金属矿体赋存,构成本区的矽卡岩型矿床。当成矿热流体上升到岩体顶部,在局部地段富集并形成强大的内压力,当内压力大于外压力时,导致岩体顶部产生隐爆,形成爆发角砾岩。爆发角砾岩处成为热流体活动中心,经蚀变和矿化,形成爆发角砾岩型热液金矿床。

知识出处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沂南金矿位于沂蒙山腹地,这里的采金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虽然采金的历史悠远,但从未留下过系统的文字记载。因此,要写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志书确非易事。修志人员都是本矿职工,池鱼故渊,知之深望之切,利用业余时间,苦力劳神,尽可能搜集翔实的资料,无论重大事件的记述,还是历史的追记,均去粗取精、略古详今,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虚美,不掩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沂南金矿的历史面貌和几代职工奋斗的光辉业绩,基本反映了在生产、地质、基建、管理、科研等诸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山东省沂南金矿志》的出版,为沂南金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现实依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惠及子孙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