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采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33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历史采金
分类号: K106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据史料记载,这一带有组织的矿冶及采金活动始于隋唐,《元和郡县志》载:隋代牟州刺史辛公义开沂州矿。1906年,该公司总办哈立德与山东省矿政局道员朱淇、唐荣浩、知府李德顺等议定合同八条,开采沂州、沂水等处金矿。为支援抗日战争,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建立鲁中金矿局,任命战工会财政处军需科长周民为金矿局局长。金矿局驻金场,下设铜井、金场和石桥庄3个分局,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组织群众采金。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黄金开采业受到重大的破坏。1947年,鲁中区金矿局移交沂南县事务所,1948年,归属第二专署财务科。新中国成立后,采金事业一度停止。
关键词: 史料记载 历史采金

内容

据史料记载,这一带有组织的矿冶及采金活动始于隋唐,《元和郡县志》载:隋代牟州刺史辛公义开沂州矿。到明代中叶,朝廷多次下令开采山东沂州、沂水金矿,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1621年(天启元年)先后派太监陈增、魏忠贤等到山东督办矿冶开采,使这一带的采金活动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现在,沂南金矿一带至今仍有那个时期留下的矿坑、矿峒等开采遗迹及“留头汪”、“冶官墓”等遗址传说。相传现在的铜井、金场等村名也是从那时因开采金铜沿袭而来。清朝中晚期这一带的采金活动进一步发展,官、商、民都参与开采,尤其是堆金山、叶落沟、石桥庄一带的砂金开采空前繁荣。1907年(宣统元年)道员朱某募工主办红石桥金矿,设局于小安庄,开井数百座,工人达万余,日产金二三百两。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掠夺的黑手伸向这一带的黄金资源。1889年,德商天津瑞记洋行德华采矿制造公司(后改为采矿公司)向清政府路矿总局呈请开办沂州、沂水等处矿务。1906年,该公司总办哈立德与山东省矿政局道员朱淇、唐荣浩、知府李德顺等议定合同八条,开采沂州、沂水等处金矿。1900年,有两名德国人来铜井、金场、石桥庄、堆金山一带探采金矿,并雇工开采两年之久。1912年,法国资本家与华人合资开采石桥庄一带砂金,1914年,收归国有。
  民国时期,山东省政府先后在石桥庄、铜井等处设立金矿局,组织开采金场、铜井、石桥庄等处金矿。1929年,山东建设厅在石桥庄建金矿局,设事务员、工程师、常备队,招募工人数千名采金。1937年,“七七事变”后,采金局移址夏庄。1938年初,沂水县在铜井重建采金总局,下设金场、石桥、夏庄、邵家峪、金星头5个分局, 工人5千至7千人,每月约产金600两。
  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进驻山东,在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支援抗日战争,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建立鲁中金矿局,任命战工会财政处军需科长周民为金矿局局长。金矿局驻金场,下设铜井、金场和石桥庄3个分局,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组织群众采金。由于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该区黄金生产有较大发展,1942年,采矿井达600多个,采金人数近万人。1942年至1945年上半年,共产黄金25000多两。根据地政府利用所产黄金到青岛、济南、天津、上海等城市购置医疗设备、药品、军需装备等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黄金开采业受到重大的破坏。1947年,鲁中区金矿局移交沂南县事务所,1948年,归属第二专署财务科。这时期官采活动基本停止,但小规模的民采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后,采金事业一度停止。

知识出处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山东省沂南金矿矿志》

沂南金矿位于沂蒙山腹地,这里的采金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虽然采金的历史悠远,但从未留下过系统的文字记载。因此,要写一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志书确非易事。修志人员都是本矿职工,池鱼故渊,知之深望之切,利用业余时间,苦力劳神,尽可能搜集翔实的资料,无论重大事件的记述,还是历史的追记,均去粗取精、略古详今,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虚美,不掩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沂南金矿的历史面貌和几代职工奋斗的光辉业绩,基本反映了在生产、地质、基建、管理、科研等诸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山东省沂南金矿志》的出版,为沂南金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现实依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惠及子孙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