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虫害其及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31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病虫害其及防治
分类号: S792.95
页数: 10
页码: 241-250
摘要: 银杏树较少发生病虫危害。20世纪年代以后,随着银杏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银杏种苗交流的日益频繁,银杏受病虫危害逐渐加重,有时还出现了病虫大发生,严重时树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词: 银杏 病虫害其及防治

内容

银杏树较少发生病虫危害。20世纪年代以后,随着银杏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银杏种苗交流的日益频繁,银杏受病虫危害逐渐加重,有时还出现了病虫大发生,严重时树株死亡,造成严重损失。截至2012年,共发现银杏病害8种,虫害27种,软体有害生物(蜗牛)1种。对银杏危害程度较重的有茎腐病、叶枯病、茶黄蓟马、超小卷叶蛾、白星花金龟等。危害银杏的病虫种类列见表9-1、表9-2。
  【茶黄蓟马】
  属缨翅目蓟马科,1989年首次在新村一村试验园内发现其为害,后逐年加重,自1995年大发生以来,成为银杏树主要叶部害虫。据2004年抽样调查,平均虫株率为86%,虫口密度为135头/百叶。以成虫、若虫锉吸叶肉及汁液为害银杏,使叶片很快失绿变为浅绿色,严重时叶片白枯,早期脱落,影响树势、果实产量和药用叶片质量。2002〜2004年,刘友森对茶黄蓟马在银杏树上的发生规律、为害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该虫1年发生4代,-般年份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为
  银杏虫害种类表
  表9-1
  
  银杏病害种类表
  表9-2
  说明:+表示危害轻度;++表示危害中度;+++表示危害重度;++++表示危害特重度。
  害期,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第2、3代为害期,8月下旬至9月为消退期。其发生年度间有差别,明显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若遇暖冬,翌春气温回升快且比较干旱则发生早、危害重。特别是入夏后降水偏少,雨季来得迟加重其危害。相反降水多,夏季降水提前,特别是暴雨季节危害受到抑制。
  防治茶黄蓟马主要选用氧化乐果、鱼藤酮、吡虫咻等。鱼藤酮是一种最安全的植物源性低毒农药,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应大力推广。新村、重坊等银杏主产区的群众也有用3911等灌根的,但由于其毒性大、土壤污染严重,应禁止使用。现常用的较好防治方法有:
  (1)4月下旬在地面和树干喷敌杀死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杀灭越冬虫。(2)5月下旬开始出现虫情时,对树体及树冠喷40%
  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虫咻2000倍液。(3)在6月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视虫害发生情况分别喷药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免藤酮2000倍液,或1%苦参碱800倍液等喷雾。注意农药要交替施用,不可连续施用某一种。
  (4)保护好天敌,利用天敌抑制害虫暴发。
  [超小卷叶蛾】
  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2007年首次在新村乡发现其危害银杏树,是近年县内银杏树上主要枝部害虫之一。以幼虫钻蛀银杏短枝和当年生长枝嫩茎,致使被害枝枯死、果实脱落,白果产量减少。新村、重坊等是其为害重点区,2009年该虫在新村大发生,古银杏森林公园及滨河路两侧银杏树被害株率达30%, “老神
  ◎图9-1茶黄蓟马
  树"被危害枝率达35%,最严重的树株被危害枝率达90%。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危害时间为4〜6月份,5月中、下旬为害最重。凡是树势弱、透光强度大的树和孤立木,林缘枝条,该虫发生严重;老龄树、雌树危害较重。
  从2007年始,高森等连续6年于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对新村乡政府、银杏古梅园院内银杏树采用氯氰菊酯、苦参碱、氧化乐果、甲胺磷等药物喷雾防治,防治率达98%。防治该虫应突出一个“早”字,防治成虫使用辛硫磷加溴氰菊酯、防治幼虫使用久效磷、氧化乐果、阿维菌素效果较好。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
  (1)清除受害枝。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见枝条枯萎时,即应及时剪除,集中烧毁,减少幼虫转枝危害。(2)树干涂白。4月上旬成虫羽化前,用加有敌敌畏的涂白剂,涂刷树干和骨干枝基部,防止越冬蛹羽化。6月下旬再涂一次,杀灭滞育老熟幼虫;涂白剂配方:生石灰5千克、食盐1千克、80%敌敌畏乳油200克、清水20千克。(3)喷雾防治。宜在成虫羽化盛期(4月中旬)上午9点至下午3点,用50%辛硫磷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各500倍液按1:1的比例混合后喷洒树干及树冠,对刚羽化出的成虫杀死率达90%。4月下旬谷雨前后,用50%久效磷800倍水溶液喷雾,或用80%敌敌畏800倍水溶液与40%氧化乐果800倍水溶液混合后喷洒被害枝,防治刚孵化的幼虫。若大面积发生在食用银杏果的树上,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或1%苦参碱800倍水溶液喷雾,防治效果在95%以上。(4)干基注药。4月底在树木根茎处钻3〜5个直径0.5厘米的孔,深达木质部,注入氧化乐果或久效磷3〜5倍液3〜10毫升药液。(5)生物防治。其天敌主要有蜘蛛类、螳螂、猎蝽、蚂蚁以及白僵菌,蜘蛛类中的跳蛛是其最主要的天敌。除保护好其天敌外,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按1:400比例向树冠喷BT 乳剂。
  【金龟类】
  属鞘翅目,幼虫俗称蛴螬,成虫俗名瞎
  ◎图9-2银杏超小卷叶蛾
  撞。为害银杏的主要有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 )、毛黄鳃'金龟(Holotrichia trichophora )、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 )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 ), 皆为郯城原有种,食性极杂,幼虫为害种子、幼茎,剥食根部皮层;成虫取食枝、叶、芽、花、果补充营养。
  1.白星花金龟
  是果树、农作物、花卉等上常见的害虫。2009年6月首次在新村乡西滩头村发现其危害银杏树并造成个别树株死亡;2010年在新村乡埝东村村西河滩地内也发现该虫。该虫对银杏树为害具有选择性和群集性的特点,集中发生在个别树株上,以成虫群集在胸径10厘米左右的幼龄银杏树主干的中上部,啃食树皮至木质部,造成树木因无法输送养分而死亡。
  常用的防治方法:(1)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6〜7月为发生盛期。在成虫发生盛期,充分利用其趋化性、假死性等特点,于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震落捕杀;或用果醋或糖醋诱杀。(2)幼虫大多集中在腐熟的粪土堆内,可在5〜6月份成虫羽化前,将粪堆加以翻倒或施用,捡拾其中幼虫或蛹,集中杀死。
  (3)药剂防治。在虫害发生期于上午9时或下午5时,用80%敌敌畏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各500倍液按1:1的比例混合后用喷雾器喷洒最好,重点是树干被害部位的虫体及树冠,害虫杀死率95%以上。(4)于6月初发现害虫危害时,对被害株的危害部位涂80%敌敌畏乳油5倍液,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胶带绑严,效果好。
  2.其他三种金龟子
  1998年在新村二村颜黄路东银杏园内发现毛黄鳃金龟甲为害,大部分被为害的银杏植株叶小、叶黄或死亡,拔出被害株发现根皮被食2/3以上。2007年在胜利乡田窑村村南的银杏采叶圃发现黑绒鳃金龟甲为害刚刚展开的银杏
  ◎图9-3白星花金龟成虫
  芽。在郯城每年发生i代。毛黄鳃、金龟以成虫在深土层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上移到土表层;5月下旬卵孵化,2龄开始进人为害期,3龄为害银杏根系;9月下旬幼虫下潜化蛹、羽化越冬;土层厚的沙壤土是其适宜发生区。黑绒鳃金龟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末开始上移表土层,6月上旬可见1龄幼虫,幼虫为害根部至秋季,以3龄老熟幼虫在土中20〜30厘米处作室化蛹,羽化成虫不出土进入越冬状态。铜绿丽金龟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升到土表活动为害;6〜7月份为成虫羽化盛期,7〜8月以1、2龄幼虫危害,食量小;9月份进入3龄,食量较大,不久即越冬。
  常用的防治方法:(1)使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春、秋耕地时随犁拾蛴螬在林地、苗圃周围种植蓖麻,使成虫聚集在蓖麻上振落捕杀。成虫盛发期,黑光灯诱杀或黄昏人工捕杀成虫。(2)整地时用50%辛硫磷乳油600〜800倍液喷入土中,或用每公顷30千克3%咲喃丹颗粒掺入200倍细沙撒于床面,翻入土中。(3)苗木出土后,在苗床开沟或打洞,灌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覆土封盖;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根部。成虫岀现盛期,向树木喷洒50%的久效磷10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1000倍液。(4)用绿僵菌或白僵菌来防治幼虫。
  【蝼蛄】
  属直翅目蝼蛄科。1996年在新村乡大面积种子育苗时首次发现。主要有华北蝼蛄 (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和非洲蝼蛄 (Gryllotalpa africanaPalisotetBeauvois),有趋向马、牛粪等有机质的习性,成虫有趋光性。白天藏在土壤深处,夜晚活动,雨后活动更甚。食性极杂,主要是咬食银杏细小嫩茎,有时将根茎咬去大半。幼苗常因蝼蛄活动,使幼根和土壤分离而干枯死。
  在郯城,华北峻姑约3年一代,以若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3、4月间开始活动,4、5月间是为害盛期,昼伏夜出;6月上旬始在土中15〜25厘米深处做土室产卵孵化,10月下旬以后逐渐停止活动越冬;越冬若虫于第2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至秋季12〜13龄后越冬;第3年春越冬若虫活动,8月上、中旬变成成虫,以成虫越冬。非洲蝼蛄每2年一代,成虫、若虫均可越冬;越冬成虫在4〜5月间土下17厘米处做土室产卵,经3周左右孵化成若虫;若虫期共5龄。
  常用的防治方法:(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特别是对非洲蝼蛄诱杀效果非常好。(3)利用喜鹊等鸟类天敌捕食。(4)毒谷毒饵毒杀:用25%对硫磷或50%对硫磷或20%异硫磷150〜200克拌5千克谷子制成毒谷;用90%敌百虫0.5千克、麦麸4〜5千克加少量水拌匀制成毒饵,于夜晚撒在苗圃地上。施毒谷毒饵前应灌水,保持地面湿润效果更好。
  【小地老虎】
  属鳞翅目夜蛾科,食性广泛。1996年首次在新村发现其为害银杏幼苗,对幼苗危害很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全部毁掉。该虫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一是温度。高温(30弋以上),幼虫很难完成发育,感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冬季温度过低,幼虫死亡率增高。冬季愈寒冷次年发蛾就愈少。二是湿度。秋季多雨,杂草滋生,易发生危害。在土壤含水量15%〜20%的地片,危害严重。三是土壤。
  沙壤土的发生量大于黏土,更大于沙土。
  常用的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2)人工捕杀。清晨查看苗圃,发现断苗时挖土穴捕杀幼虫。(3)诱杀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或糖醋液(红砂糖6份+酒1份+醋3份+水10份)诱杀,是有效而简便的方法。(4)药剂防治。用菊酯类农药2000倍液或50%1605乳油500倍液地面喷雾,或用0.5千克90%敌百虫晶体加水2.5〜5千克拌鲜草50千克,于傍晩撒在苗床上,均可防治4龄以上的幼虫。新村果农常用40%氧化乐果+速灭杀丁600倍液于傍晚前喷洒苗圃地面(全封闭),第二天早晨在喷药的地表上能发现死幼虫,效果极佳。
  【沟金针虫】
  属鞘翅目叩头甲科。主要发生在旱地区域和有机质缺乏而疏松的土壤,其发生、活动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11月份,当10厘米深土温为1.5℃时,大部分在地下27〜33厘米处越冬。翌春10厘米深的土温达6℃时开始活动;4月以后,土温达10℃〜20七时,上升危害银杏种子和根系;达20℃以上时,下移到13〜17厘米处栖息;28℃〜30咒时,回到土层深处夏眠,直到秋季温度下降又回到地表为害。春季多雨,危害加重;春季干旱,则危害减轻。土中水分过多则转向深层土壤活动。食性极杂,危害银杏者为其幼虫,主要咬食银杏的根、茎或钻蛀到茎内,常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方法:(1)该虫主要春、秋两季为害,冬、夏季均在土壤深处栖息,播种前进行深翻,细致整地,苗期及时清除杂草和松土。
  (2)播种前用50%的乐果乳油1千克与300〜400千克细沙充分拌匀后,均匀撒入育苗地,翻入土中,毒杀幼虫。播种时用乐果乳剂或敌百虫
  拌种,具体操作方法:每100千克种子用40%的乐果乳剂0.5千克加入7〜10千克水混合均匀后,喷在种子上,边喷边翻动,种子阴干后播种。
  (3)堆积杂草诱杀幼虫,草堆大小40x40x10厘米,按照10x10米的方格设置,杂草用3%亚碑酸钠溶液浸泡。(4)用灌水法灭虫,浇水后可抑制危害。
  [桑白盾蚧]
  属同翅目盾蚧科,又名桑白翰。2004年在新村五村首次发现其为害银杏,为害面积5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固定在银杏树干的树皮缝内或枝条上吸食汁液,偶有在果实和叶片上为害的。严重时枝干被虫体覆盖,好象涂了一层白色蜡质物。枝干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死树。
  在郯城每年发生二代,以第二代受精雌虫于枝干上越冬,常用的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可用硬毛刷或细钢(铜)丝刷,刷掉枝干上的虫体。(2)化学防治。若虫分散转移期即5月中、下旬喷洒:40%杀扑磷800倍液,或20%蛤霸500倍液,或18%蛤扑净1000倍液,杀虫效果均在90%以上。用波美1.5度石硫合剂喷涂有虫体的枝干,效果较好。(3)保护天敌,主要天敌有红点唇瓢虫和软蚧蚜小蜂。
  【刺蛾类】
  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俗称“洋辣子”,初龄幼虫取食叶的下表皮和叶肉,仅留上表皮一层薄膜,4龄后取食全叶。县内为害银杏树的有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 )和青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3种,以前2种为害较重。
  常用的防治方法:(1)刺蛾以茧越冬期
  长,结合抚育修枝、松土等田间管理挖除地下茧,剪除枝上茧,敲死干上茧,杀死其中幼虫。(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于6〜8月份成虫出现期进行黑光灯诱杀。(3)利用初孵幼虫的群集性,被害叶片成透明枯斑,人工摘除虫叶,消灭幼虫。(4)化学防治,幼虫期可喷洒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敌杀死或速灭杀丁3000倍液,杀虫效果均良好。(5)保护和利用天敌消灭幼虫或茧内幼虫。2004年在郯城首次发现扁刺蛾越冬茧被真菌寄生。
  【袋蛾类】
  袋蛾又称蓑蛾,俗称吊死鬼,属鳞翅目袋蛾科。为郯城原有种,2004年在郯城银杏上首次局部发生成灾,在县城各街道上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且每条路上都有发生严重路段,最重的是郯西路,据古立来等抽样调查,郯西路虫株率达83.3%,虫口密度为158.5头/株,最多一株达1600多头。2005年以后很少发现其为害。为害银杏的主要有茶袋蛾(ClaniaminusculeButler)、褐袋蛾(MahasenacolonaSonan)和白袋蛾(Chalioides kondonisMatsumura)3种。多发生在城镇的街道、宅旁院内的四旁树上。对银杏的危害不仅是直接取食叶片,还能咬食嫩枝、啃食枝皮、咬断叶柄,使枝、叶、梢干枯,幼虫吐丝缠绕的枝条还易枯死风折。
  常用的防治方法:(1)冬季摘除越冬虫护囊。(2)干基打孔施药。在树干基部扒去表土后,在露出的大根基部打孔2〜3个,注入50%久效磷原液或3〜10倍液3〜10毫升,并用泥团封口,杀死食叶幼虫。(3)化学防治。抓住小幼虫刚作护囊不久的有利时机,喷25%灭幼号2000倍液,或50%乙酰甲胺磷800倍液。
  (4)利用其天敌寄生蝇、寄生蜂来防治。
  【螟蛾类】
  主要有玉米螟和桃柱螟,是1995年前后为害银杏果实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种,大多在种柄基部吐丝,使多个种子粘住在一起,后蛀入种心,蛀食幼嫩种仁,降低产量和品质,造成大量的落种和种子腐烂。常用的防治方法有:(1)避免将银杏树与第一寄主植物,如玉米、桃、向日葵等种植在一起。(2)5月中旬至6月下旬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雾。
  【茎腐病】
  是当地银杏苗期主要病害之一,是造成银杏种子育苗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危害当年生种子苗基部或幼根。发病期主要在夏季,茎腐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在适宜条件下自伤口侵入寄主。当气温超过35℃,土壤温度过高,苗基干部灼伤,或苗木受虫伤、机械伤时,都会给病菌带来侵染机会。苗木染病后茎基变成褐色,呈水渍状;株体萎蔫,上部叶片失绿下
  ◎图9-4银杏茎腐病
  垂而死亡。病苗干基皮内组织腐烂,若将根拔起,则根皮留在土壤中,唯有木质部能拔出。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该病效果较好,重点抓住以下几点:(1)整平土地,采用小高床育苗,防止雨季苗床积水。(2)播种前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一般施硫酸亚铁10〜15千克/666.7平方米;个别地块可达50千克/666.7平方米。也可于播种前5天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土撒于苗床进行土壤处理。(3)催芽前用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水溶液浸种48小时,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料,加强苗床管理,促苗壮旺,提早木质化,减少苗木的日灼伤害。(4)适当加大育苗密度,行间覆草,或适时遮荫,降低地温,减少灼伤根部、基干的机会,降低发病率。(5)适时喷水,在高温季节充分满足水分需要,降低地温。同时,汛期及时排水,防止渍水。(6)化学防治。发病前可喷1:1的(100〜120倍)波尔多液进行预防1〜2次,每次间隔15〜20天。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500倍液或50%多菌灵700—800倍液进行防治,一般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发病高峰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1000倍液喷小苗根茎处;或用2%〜3%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施。
  [苗木猝倒病】
  该病在苗圃中多有发现。重茬地块一般发病重,严重者幼苗死亡率50%以上。病源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前者多由地下积水、种子播的太深、表土板结、地表温度高等因素造成;后者则由病菌侵染造成。一般发病时间在4〜6月份,常见有芽腐型、顶腐型、猝倒型和立枯型4种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1年生苗,尤苴是出土1个月以内的幼苗。发病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连作,连年在同一地块内育苗,重茬地发病重;二是圃地黏性大,土壤板结、积水、通风不良;三是土杂肥料未经腐熟,施生肥有病菌滋生;四是播种期晚,幼苗出土后遇上高温;五是栽培管理技术不当,如未经炼苗即拆除地膜或做低床,苗木尚不适应突然改变了的生境条件防治方法:(1)细致整地,做高床,有利排水,防止积水。(2)适时早播。可于2月中下旬催芽,3月上旬至中旬播种,采用小弓棚等保护地育苗,促使尽早木质化。(3)适当浅播,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厚度的1倍左右。
  (4)适时浇水,浇后松土。汛期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受渍。(5)药剂防治。播前施硫酸亚铁10〜15下克。或用2%〜3%硫酸亚铁喷施土壤。幼苗期喷1:1的(120〜160倍)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进行预防。
  [叶枯病]
  成年大树以及生长较弱的老树发生较严重,雌树发病率高于雄株。苗木移栽时起苗伤根、栽苗窝根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板结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等原因,均能引起此病。初春叶片萌发时比较薄,后发黄至先端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展到整个叶缘,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呈波状,颜色比较深,病、健交界处比较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窄宽不等的鲜黄色线带。以后病斑逐渐向叶基延伸,使整个叶片变为褐色或灰褐色。据观察此病的发生可能与早期黄化病有关。该病6月上旬开始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1)选择肥沃土壤,加强水肥管理,促使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2)适时用药。在发病前可适当喷施200倍波
  尔多液进行保护。初发病期可用25%〜50%多菌灵粉剂500〜800倍液喷洒。发病盛期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隔15〜20天喷一次,约2〜3次。(3)使用40%甲基托布津粉剂500倍液灌根可起到较好成效。
  [干枯病】
  该病又称胴枯病,县内各银杏产区均有发生。病菌自伤口侵入主干或枝条后,树皮表面产生变色病斑。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由于树皮粗糙,病斑不明显,以后病毒斑不断扩大,呈现浮肿,树皮纵向开裂。春天温度回升时,病菌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出现症状。6月下旬病斑明显扩大。尤其是7〜9月份病斑扩大加快。到10月下旬以后,病斑扩散减慢。病情则减轻。
  防治方法:(1)树势弱易被病菌侵染,树势强则很难发病。加强土、肥、水各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对染病株彻底刮除病部,严格消毒,及时集中烧毁处理病枝、病皮,彻底清除病源。(3)药剂防治。用500倍福镁神或500倍401抗菌剂加0.1%平平加涂刷刮除病部后的伤口。有的果农用土法治疗该病,即用石硫合剂渣滓涂抹刮除病部后的伤口,再用黄黏泥将伤口涂上半指厚,塑料薄膜包扎严,效果颇佳。
  【早期黄化病】
  该病是非侵染性病害。多年来,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多于6月上旬发病,7月病株逐渐增加。病株易感染叶枯病,往往提前落叶,生长势明显下降,结种减少,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导致银杏感染黄化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生长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土壤碱性大,干旱或过涝,土壤缺乏锌等微量元素或施肥不均衡,空气污染等)、人为伤害(伤根、窝根等)及树木自身抗性等。
  防治方法:(1)多施有机肥料,特别是锌、铁等微量元素。施锌肥时间,在6月底新梢停长前效果较好。(2)汛期及时排水,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以改善土壤通风、透气状况,防止土壤板结。(3)把好起苗关、栽植关。起好苗木,确保主根伤害小、根系完整。栽时树穴挖大,不窝根,尽量缩短缓苗期。
  [霉烂病】
  采种早,种核不充实,贮藏中温度高、湿度大、通透性差,易引起霉烂。染病种核带有酒糟气味,呈褐色,胚乳糊状。
  防治方法:(1)待种子充分成熟后采收。脱皮及贮运过程中勿破伤种壳,贮藏前将种壳适当晾干。贮藏窖要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背风向阳、卫生无菌的地方。贮藏窖及其所用沙、苫子等物要经过消毒。冬贮温度保持在3℃-5℃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氮气贮藏。
  (2)用0.5%高锰酸钾浸种15〜30分钟后,用水冲洗再行砂藏。播种前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0倍液浸泡12小时,以杀死病菌。

知识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上溯北魏正光年间,下迄2013年,以科技生产 力形成、转化、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翔实地记载了郯城银杏千年史 实、特色和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特点和专业特色,是近代与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 值,其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阅读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茶黄蓟马
相关专题
超小卷叶蛾
相关专题
白星花金龟
相关专题
蝼蛄
相关专题
小地老虎
相关专题
沟金针虫
相关专题
桑白盾蚧
相关专题
茎腐病
相关专题
苗木猝倒病
相关专题
叶枯病
相关专题
干枯病
相关专题
早期黄化病
相关专题
霉烂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