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根、种皮及木材的开发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根、种皮及木材的开发利用
分类号: S792.95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据化验分析,银杏根皮含黄酮甙和萜内酯两类主要药物成分。尤其银杏内酯含量高。中医认为银杏根皮性温、平、无毒,多用于治疗轻瘫、麻痹性痴呆、肌肉萎缩、肌肉痉挛、震颤、表面性或深度敏感性失调、头痛、四肢痛、语言失调、视力和听力失调、眩晕、神经失调和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关键词: 银杏 开发利用

内容

【银杏根】
  据化验分析,银杏根皮含黄酮甙和萜内酯两类主要药物成分。尤其银杏内酯含量高。中医认为银杏根皮性温、平、无毒,多用于治疗轻瘫、麻痹性痴呆、肌肉萎缩、肌肉痉挛、震颤、表面性或深度敏感性失调、头痛、四肢痛、语言失调、视力和听力失调、眩晕、神经失调和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县内著名老中医刘玉昆的临床处方有:
  1.治疗淋病:取新鲜银杏根皮12克,松根40根,冬麦12克,煎水饮服,每天一剂。10天一疗程,连服2~3疗程。
  2.治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失眠:取新鲜银杏根皮8克,煎水服,每天-剂,每剂煎两遍。早、晚各饮一次。15天一疗程,连服2~3疗程。
  【银杏外种皮】
  银杏外种皮,系指果实外层肉质的部分;其重量约占种子总重量的75%左右。成熟的外种皮呈橙黄色,腐烂后有恶臭,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在银杏产区历来作为废物,弃而不用造成环境污染。有关化验分析显示,外种皮含有大量的氢化白果酸、白果酚和白果醇,还含有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和多糖类成分以及微量的银杏内酯。医药学家认为:银杏外种皮中的醇类中间体,对22种临床常见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有效率为81%。氢化白果酸抑制25种临床常见致病性真菌的有效率为92%。外种皮的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对苹果炭疽病等11种植物病的抑制率为88%~100%,醇提取物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据此,专家们认为外种皮可以用来制造兽药和农药。
  1958年,县农科所曾用银杏外种皮制造土农药。具体做法是:取外种皮捣烂,每千克加水3千克。浸泡24小时,过滤。使用时取原液1份兑水5份稀释,喷施于农作物。试验表明,对防治棉蚜虫的效果达到100%,对防治斜纹夜蛾的效果达55%,对马铃薯疫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新村乡新一村原村支部书记禚宝权介绍,该村农科队将银杏外种皮捣烂,加等量的水,过滤。将原液再兑二倍的水稀释喷雾,防治菜类的青虫效果达100%o地下害虫蛴螬、地蛆的防治效果也达到80%。这些都充分说明外种皮是一种有待大力开发的农药原料,以变废为宝。然而县内对这一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甚至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灾害。
  【中种皮】
  中种皮系指银杏的外种皮与种仁之间的硬壳。通常在加工食用白果仁时当作废物而丢弃。医药书籍上介绍,用它可解救食用银杏过量之中毒。方法是:取中种皮(白果壳)40克,白鲞头2个,甘草80克,煎水内服。据民间传说,单用中种皮50克煎水服,也有解毒效果。
  【木材】
  素有“银香木”之美称,其纹理通直,质地细,光洁度高,干缩性小,不易变形,耐腐朽,用途广泛,历来是珍贵的上等木材。旧时新村、重坊、港上一带只有少数富户人家的闺女出嫁,才能陪嫁银杏木的家具。20世纪30年代,新村一禚姓富豪人家客厅的门窗、桌、椅、屏风全系银杏木所制,油漆后明光透亮,炫耀四里八乡。新中国成立前,高峰头镇前高峰头村一侯姓富户人家,专从外地买来粗大的银杏木做棺材,谓曰:“银杏、银杏,子孙万世兴。”银杏木材耐腐朽,1958年胜利乡白果树村的两株大银杏树,被伐用作县大礼堂的门窗、坐凳,数十年未作修理。县委食堂高1米、直径0.7米的砧墩,使用数十年不变样。港上镇蔡官庄妇女刘宗英,出嫁时陪送的白果木柜子,使用46年仍完好如初。胜利乡贸易庄村一杨姓农民,其祖用银杏木做的棺材,历经40余年,至1949年挖出时,无见腐朽现象;依此搭建田间沟渠的便桥,又使用多年。
  银杏木是工艺雕刻的上好原料。在木旋专
  业村——港上镇樊埝村,取材于银杏木者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上好木旋工艺品。据村民樊继美介绍:元末明初樊氏祖樊木精通木旋技艺;晩年将手艺传给子孙,使其流传下来。村上几乎是家家有旋车,户户有木旋产品。1985年,村成立“木旋制品研究中心”,进行木旋制品研发。不久,乡成立“工艺礼品厂”,仍以该村木旋艺人为骨干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生产工具变革,研发出自动化旋车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艺品质量,知名度越来越大。在1989年广交会上,吸引了众多客商,仅美国客商就签订了300万元的订单。在挖掘保护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了如京剧脸谱、木偶人西游记人物等现代样式的木旋玩具。2003年,参加了青岛啤酒节,其玩具被抢购一空。
  《农业区划》(1983年)记载,市场上银杏木材每立方米价值800余元(注:当时杨木价每立方米60余元),全县银杏木材可利用蓄积量14413立方米,价值1153万元。20世纪70年代末期,农村原集体所有银杏树一律承包到户,加之种、叶收入颇丰,谁也不愿砍杀银杏树,市场上银杏木材更趋稀缺。偶有死亡之株,则以称重销售,每千克30余元,相当于一般杨木的数十倍。兴起于元末明初的樊埝木旋,早年尚见有银杏木玩具,随着木材的稀有与昂贵,则难见市售了。

知识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上溯北魏正光年间,下迄2013年,以科技生产 力形成、转化、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翔实地记载了郯城银杏千年史 实、特色和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特点和专业特色,是近代与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 值,其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阅读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