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银杏占树资源丰富,据2004年全县银杏产业普查和2011年古树名木调查评审备案资料,全县有百年生以上银杏古树2.8万余株,其中,1000年生以上(含1000年生)者10株,500〜999年生者23株,300〜499年生者38株;遍及全县各乡镇(街道、开发区),90%以上分布在沿沂河的新村、港上、重坊、胜利、马头、花园等乡镇(街道、开发区),其他各乡镇多零星分布于村落、寺庙旁。银杏古树群是其分布的最大特点,现有9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银杏古树群。面积大、数量多者有3处,分别位于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新村、重坊镇高庄和港上镇桥村。新村万亩古银杏园最为著名,沿沂河形成了3千米长的银杏绿色长廊,已被列为省级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保护性开发。港上镇王桥村银杏古树群多为分层嫁接的雄株,树木高大挺拔;重坊镇高庄银杏古树群多为实生雌株,均分布于村周围,形成了独特的银杏景观。
郯城县第一批评审备案古银杏树一览表
表4-1
第—节“老神树”
位于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的3A旅游景点广福寺(新村古梅园)内。树龄1500年(又:传说为郯子课农之时亲手所栽号称3000岁),树高37.2米,胸径2.6米,东西冠幅20.1米,南北冠幅21.4米,为雄性银杏树(底层枝明朝时僧人将雌枝嫁接于其上,故底层枝结果),系全国树龄最长的雄性银杏,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和国家保护名木。“老神树”发芽早于春,落叶迟冬。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底共四次对该树进行加固保护。第一次于1959年,副县长韩丙寅组织群众在大树旁支起铁匠炉打铁箍将主要干枝加固;第二次于2001年7月22日~8月30日,新村党委书记宋玉智组织人员对其尚未加固的树枝进行了加固;第三次于2004年9月150-10月12日,新村党委书记徐勤彬组织对“老神树”周围加上了大理石护栏,整理的环境并立碑;第四次于2011年4月18日~5月10日,新村党委书记王庆民组织对其原加固铁箍的树枝放扣,对未加箍的树枝加固。该树千百年来生长旺盛树形酷似诸葛亮的羽毛扇,民间流传多种神话传说,故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神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四月初八逢庙会。
“老神树”的神奇之处一直在当地广为流传:一是结果“神”。银杏树系雌雄异株,该树本为实生雄株,但树的最下边一轮枝,由当年官竹寺僧人嫁接了雌枝,成了“雌雄同株”,每年结种子75千克左右,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令观者称奇。二是授粉“神”。每年谷雨前后,可为方圆二三十公里范围内的银杏雌树授粉。三是落叶“神”。老神树“发芽早于春,落叶迟于冬。”春天要比同类树提前半月发芽,秋冬季节要到12月上旬才落叶,比同类树要晚近一月有余,更为神奇的是,它落叶时能够集中在几个时辰内一次性落尽,似下了一场金钱雨,堪称奇观。四是断枝“神”。2001年7月,被一场狂风刮断的直径40厘米“老神树”断枝,在凉晒了十余天后被培植入土,竟生了根,长出了新叶,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在"老神树"身上还流传着"一搂福,二搂财,三搂四搂好运来,五搂六搂行官运,七搂八搂人增寿,九搂十搂佛光开”的传说。尤其是每年夏秋之季,很多人来到“老神树”下叩头、搂抱,并在树枝上悬挂写满祝福话语的红色“许愿牌”,为子女升学和家人平安和睦、健康长寿祈愿祝福。
“老神树”植于何时,何人所植?见诸文字的有四种说法:一是北魏说。《洛阳伽蓝记》卷三载:正光年中,孝明帝即位,临朝执政,方倡佛教,大建寺院。南宋僧人了智编修的《大净寰土寺观志•释氏上人传》记载:
“北魏正光辛丑(即521年)有上人自京师(洛阳)挂搭,坚苦服食至东沂左一丘。其在阜隆水襄,乃形胜也。心乐之。卓锡,庵名崇福,旋复名广福。(上人)手植鸭脚(银杏)二于
庵比。一枯,一蕃茂焉。今婆娑扶摇者,上人所植也。” “沂左一丘”,与新村乡银杏古梅园所处的位置和自然形势完全相同。该小丘名曰“红石崖”,紧傍沂河东岸,确为形胜之地。“庵名崇福,旋复名广福”,也正与官竹寺旧名相合。乾隆元年《重修官竹寺记》云;
“县西南四十里有官竹寺,即旧名广福寺。” 可见,“官竹”即为“崇福”、“广福”之后起之名。其始建之年即为北魏正光辛丑,建寺时上人手植银杏树也就有了确切的树龄了。二是西汉说。汉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绕殿飞行,升空北去。博士傅毅圆梦说:“天竺有人名叫佛”,汉明帝派到天堂去求佛经,佛教方兴。官竹寺是西汉永光年间(前43~39年)所建,树是汉时栽植。三是商末周初说。依据是清朝秀才禚从闵祖传的《北窗琐记》。说商末周初,武王姬发续封郯国。国君郯子见新村红石崖,东靠万顷沃野,西邻滔滔沂河,是发展经济的好地方。就在这里建了多间小屋,名曰课农山庄。和夫人一起带着文武官员和部分军队,常驻崖上,开垦土地,种植谷麦和果桑,建立示范基地,教授人民生产技术。古银杏树就是那时郯子亲手种植。《北窗琐记》还提供了许多与此树有关的诗词、民谣。其中一首诗日:“老树传奇十八围,郯子课农亲手栽,莫道年年结果少,可供祗园清精斋。”民谣曰:“上古少昊立郯国,郯子亲手种玉果,果种本是王母赐,两公两母共四棵,两棵种在青石崖,两棵为民熬水喝。”四是唐代说。依据是唐代佛教盛行,寺院广布,官竹寺是唐代所建,树是建寺同时所植。
【"老神树”四季景观】
“老神树”发芽早于其他银杏树15至20天,每当仲春之初,春寒料峭时,“老神树”的枝条上的芽就开始萌动。其他银杏树刚开始发芽时,“老神树”已放叶,待别的银杏放小叶时,“老神树”已是绿满全树,郁郁葱葱了。每年4月之初,满树的银杏雄绽放,花粉随风飞扬,可为方圆30公里的银杏树授粉。
“老神树”虽经千年沧桑,依然枝繁叶茂。每至夏季,“老神树”枝条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叶子,古树就像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浓郁的树冠内便成为猫头鹰、斑鸠等众多鸟类的快乐家园。树冠下层嫁接的树枝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银杏果,晶莹剔透。
秋季,由于庞大树体所储存的充足的养分,使“老神树”的生长期明显长于其他银杏树。将其他银杏树叶变黄的时候,“老神树”依然郁郁葱葱,但果实已变为金黄,每年可产银杏果300余公斤。老神树落叶时间比一般银杏树晚20天左右,一般在12月上旬,它没有像多数树叶那样变黄、卷曲、枯萎而是变成了灿灿的金色。冷空气之后,树叶于2~4个时辰内集中脱落。在阳光下,如万千彩蝶飞舞,蔚为壮观。
冬季,“老神树”褪去华装,高大的树干矗立在瑟瑟的寒风中,每一根枝条都斜着伸向苍穹,更彰显这古树神奇的魅力。“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已枯死,但在这里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余秋雨)。每当一阵大雪下过之后,它银装素裹,那矫健的身躯在冰天雪地的映衬下,更显得英俊、潇洒、威武。
【树干】
银杏树的树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许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非常糙,也很硬像老人裂
开的皮肤。银杏树的树枝是从中间长出来的无数的树枝像巨人的手臂向四面八方伸展着。因造雷击及雨水的侵蚀,部分树干形成空洞,一些蛇类生存其中。为确保古树的安全,县、乡两级政府先后三次对古树的主要枝干进行加固。
[树乳]
在“老神树”东北方向,一主枝生发树乳,详细年代无从考证,据当地老人口传,约有数百年。树乳直径35厘米,长60厘米。20世纪80年中期,树乳遭到人为破坏。在原伤口处,现在又生长出多个小型树乳。
[树根]
“老神树”的根系极为发达,在建立公园之前,“老神树”裸露在地面之上的根系面积300余平方米,最粗的根系直径超过40厘米。在树附近村庄距古树100多米的地方,村民建房挖地基,仍频频挖出“老神树”的树根。根据乡林业站的调查,“老神树”的根系伸展范围最远达到150米。
◎图4-3神枝
【神枝】
又称“飞来树”。系2001年7月21日夜刮8~9级大风时,将“老神树”树冠东北方一根径粗0.40米的枝条刮断。第二天上午,公园工作人员将断枝抬放至乡党委房后背阴处。
40天后,糕宝洋将此枝嫁植于“老神树”西北50米阜上。第二年断枝发芽抽枝,群众称之为
“神枝”,也叫“飞来树” 。第二节重点古银杏树
◎图4-4二神树
【二神树】
位于“老神树”东南70米,“九女松”地东侧50米凹地(地理坐标:0604693,3828932),树龄1000年以上,树高12米,胸径0.83米,东西冠幅11米,南北冠幅12米,为雌性实生树。相传为广福寺僧人因原植于“老神树” 西侧的银杏树枯死后补栽。
“二神树”生长旺盛,结果粒大,产量高,每年可产白果300千克以上。
【清泉寺林场古银杏树】
位于清泉寺林场,清泉寺院内,树龄1000年以上,树高12米,胸径1.05米,东西冠幅16米,南北冠幅15米,为雌性实生树。该树为僧人所植,但为何朝何代僧人已无从考究。该树树形挺拔,生长旺盛。
【炎树】 位于郯城街道吴桥村村民吴夫文宅邸门前,树龄500年,树高13米,胸径1.72米,东西冠幅16米,南北冠幅16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主干较低,有五大分枝,生长势旺盛。
【郯城街道归义五古银杏树】
位于郯城街道归义五村村民陈玉晓宅邸门前,树龄500年,树高15米,胸径1.05米,东西冠幅10米,南北冠幅11米,为雌性银杏树,但
◎图4-5清泉寺林场古银杏树
◎图4-6吴桥村古银杏树
◎图4-7归义五古银杏树
◎图4-8桑庄古银杏树生长势很弱。
[桑庄古银杏树】
位于马头镇驻地西桑庄北大园内,树龄600年,树高13米,胸径1.01米,东西冠幅15米,南北冠幅14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冠状若巨伞,枝繁叶茂,蔚为壮观。
【"百年好合"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东庄东南沂河堤里“树圣园”正门牌坊右侧。为相距10米的一大一小的两株银杏树。大树为雄树,树龄600年,树高18米,胸径1米,东西冠幅12.5米,南北冠幅11米。小树为雌树,树龄280年,树高9米,胸径0.3米,东西冠幅10米,南北冠幅8米。两树厮守相望,树冠相接摩挲,似一对亲密的“忘年交”,当地群众称其为“百年好合”树。
【树圣园"龙树”】
位于重坊镇东庄东侧沂河滩。树圣园内已
◎图4-9“百年好合”
◎图4-10“龙树”
◎图4-11"凤树”
毁天齐庙大殿门前东侧,为天齐庙道人所植。树龄1000年以上,树高13米,胸径0.78米,东西冠幅10米,南北冠幅9.8米。该树树冠中央有两枯枝伸向天穹,酷似龙角,故被当地群众称为“龙树”。因上部枯树酷似侧柏,当地群众称之为“银抱柏” 。
【树圣园"凤树”】
位于重坊镇东庄村东侧沂河滩,树圣园内已毁天齐庙大殿门前西侧。为天齐庙道人所植。树龄1000年以上(与龙树同植),树高6米,胸径1.21米,东西冠幅6米,南北冠幅9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有三个分枝,树冠形如凤鸟,故当地群众称其“凤树”。树干东南侧曾被大火烧过,树干中空,旁生诸多小树绕老树而长。该树中间主杆枝曾断,树干中空,树不高,但因近年保护、养护措施较好,生长依然旺盛。
【东高庄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东高庄村内张洪波院东,树龄600年,树高16米胸径0.94米,东西冠幅12米,南北冠幅13米,为雄性银杏树。该树生长势旺盛,枝叶繁茂。
【倪村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倪村村北沂河右岸滨河路西,树龄1000年以上,树高12米,胸径1.11米,东
◎图4-15 王场古银杏树
◎图4-16铺里古银杏树
西冠幅15米,南北冠幅15米,为嫁接树。该树主干低,有五大分枝。每年可产白果300千克。
【杨寺村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杨寺村村民管玉山宅邸门前,树龄1000年以上,胸径0.73米,树高15米,东西冠幅6米,南北冠幅8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生长于硬化路边,树势一般,南侧有断枝。
【王场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王场村村后大园内,树龄100年,树高14米,胸径1.02米,东西冠幅10米,南北冠幅11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生长极为旺盛,生长速度超出同龄树数倍。百年胸径已达1.02米,实属银杏树中罕见。
【铺里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铺里村村民石荣长宅邸院西。树龄1000年以上,树高13米,胸径0.87米,东西冠幅15米,南北冠幅15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分枝较多,生长旺盛。
【前高庄古银杏树】
位于重坊镇前高庄马启胜院内,树龄500年,树高13.5米,胸径1.05米,东西冠幅15米,南北冠幅13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生长旺盛,树形挺拔。
【联进村古银杏树】
位于高峰头镇联进村村民马光闪院内,树龄340年,树高13米,胸径0.88米,东西冠幅11米,南北冠幅14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生长极为旺盛,树冠大,树干矮,树干1.2米以上即开始分枝。
【后埝小学古银杏树】
位于港上镇后埝村小学内(地理坐标:北纬34度38分00.2秒,东经118度11分56.4秒,海拔35米),树高13米,胸径1.29米,东西冠幅14米,南北冠幅15米。2001年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并立碑,据碑文记载,“此树植于唐代之前,与新村乡之老神树并称郯邑银杏双雄”,树龄应为1000余年。该树为实生雌株,为甜白果,单果重12.3〜15.1克,单核重1.95〜2.78克, 出核率29.7%,出仁率79.1%,其种仁清甜,在食用白果中位居上品。
【红花中学古银杏树】
位于红花镇驻地中学院内,树龄350年,树高15米,胸径0.92米,东西冠幅15米,南北冠幅16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生长极为旺盛,树龄生长快两倍之多,胸径已达0.92米。
[南刘宅古银杏树】
位于胜利镇南刘宅子武河西岸河堤(原奶奶庙遗址,地理坐标:北纬34度40分14.5秒,东经118度11分47.2秒,海拔29.2米),树龄1260年,胸径1.90米,树高16米,东西冠幅19米,南北冠幅16米,为实生雄树,树形如伞状,树干北部大洞,相传为清末烧香许愿造成,后竟自灭,而留大洞。故常有群众在树下烧香礼拜。
据当地群众介绍,此树为唐朝古刹镇寺之物,原有两株,另一株于1949年前毁于战火。古树所在的奶奶庙和其正前方的三关庙、洛阳桥等古建筑也在20世纪的“文化革命”时期被破坏,此历尽沧桑的千年古树孤立地矗立在荒郊野外。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此树的传说,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落难时曾藏身
◎图4-17 前高庄古银杏树
◎图4-18 联进村古银杏树
◎图4-19 后埝小学古银杏树
树上,躲过了敌兵的追击,称帝后将此树敬为神树,宣旨立庙予以供奉,留有达官
◎图4-23沙窝古银杏树
显臣往来祭庙拜树之说。另外,在南刘宅子村《徐氏家谱》中也载有“茂公瞻慕白果树,九枝叶茂九瘤悬;洛阳桥西奶奶庙,香火旺兴几千年”之说。在树干中心被好事者燃火驱蛇烧成了深约2米左右一硕大的树洞,甚是醒目;主干上所悬垂的数十个珍奇的千年树乳,也早已被人全部锯去,只在树体上残留着一些斑驳的疤痕。该树树势较差,呈衰弱苍老之象。
【老南古银杏树】
位于胜利镇老南村内,树龄500年,树高15米,胸径是0.78米,东西冠幅22米,南北冠幅21米,为雌性实生树。该树枝系舒展,分枝较多,生长极为旺盛,形如巨伞。
【沙窝古银杏树】
位于胜利镇沙窝村河岸里,树龄350年,树高9米,胸径1.31米,东西冠幅15米,南北冠幅14米,为雌性银杏树。该树生长旺盛,树形如伞。
郯城县百年以上银杏树汇总表
续表1
续表2
郯城县二百年以上银杏树汇总表
表 4~2
续表1
续表2
续表3
续表4
续表5
续表6
续表7
说明:该表“估测树龄”单位为年,“树高” “东西冠幅” “南北冠幅”单位为米,“胸 围”单位为厘米。
续表8第三节古银杏群
[铺里村•古银杏树群】
位于重坊镇铺里村东,地理坐标00603205、03828158,海拔37米。有银杏古树447株。
古树群中,最大树胸径0.82米,树高19.5米;最小树胸径0.23米,树高12.3米,平均胸径0.53米。基径最大11米,基径最小0.35米,平均基径0.74米。树冠多圆形,东西冠幅平均13米,南北冠幅9米。
这群古树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霜雨雪的沧桑岁月,如今依然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宛如遮天蔽日的大雨伞,令游人流连忘返。
【高庄•银杏古树群】
位于重坊镇东、西高庄村,地理坐标00603048、03830103,海拔36米,有银杏古树154株。估测树龄100〜300年。
占树群中,最大树胸径0.60米,树高11.8米,最小树胸径0.23米,树高7.3米,平均胸径0.42米。基径最大0.75米,最小0.33米,平均基径0.56米。树冠如伞形,东西冠幅平均7米,南北冠幅平均6米。
[新村•古银杏树群】
位于郯城县新村银杏开发区河堤西。主要植于清朝初期,有百年以上古银杏树6821株,为全国古银杏树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古银杏群落。
【龙华•银杏古树群】
位于重坊镇龙华社区东,地理坐标00602230、03826598,海拔36米,有银杏古树180株,估测树龄100〜300年。
古树群中,最大树胸径0.力米,树高18.3米,最小树胸径0.35米,树高7.6米,平均胸径0.5米。基径最大0.87X,最小0.32米,平均基径0.52米。树冠如伞形,东西冠幅平均9米,南北冠幅平均9米。
【姜庄•古银杏树群】
该古银杏群位于姜庄村东,地理坐标00610038、03831859,海拔36米,范围包括村东公墓林地及部分村庄驻地,有银杏树270余株,胸径为0.40〜0.75米,平均树高16米.平均树龄100年以上,最大树龄达250年。
[西北湾•银杏古树群】
位于花园乡西北湾村北,白马河东岸,有银杏古树91株。地理坐标00610615、03824357,海拔36米,估测树龄100〜300年。
古树群中,最大树胸径0.8米,树高15.4米,最小树胸径0.33米,树高7.2米,平均胸径0.52米。基径最大0.91米,最小0.34米,平均基径0.66米。树冠如伞形,东西冠幅平均9.5米,南北冠幅平均9.5米。
[王桥•银杏古树群】
位于港上镇王桥村东、北部,地理坐标00610398,03834007,总株数株1032株。多为雄株分层嫁接,树木高大挺拔,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