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基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261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基地建设
分类号: S792.95
页数: 5
页码: 53-57
摘要: 1986年9月,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县林业局组织制定了《银杏基地设计任务书》,1987年本县被省林业厅批准为山东省银杏生产基地。
关键词: 银杏 基地建设

内容

【山东省银杏生产基地】
  1986年9月,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县林业局组织制定了《银杏基地设计任务书》,1987年本县被省林业厅批准为山东省银杏生产基地。
  银杏生产基地拟建于沿沂河的新村、港上、重坊、胜利、小埠西部、马头西部、花园共7处乡镇,152个自然村,14万人,总面积1.67万公顷,全部为冲积平原,河潮土,也
  是本县银杏生产区。计划总投资833.25万元,1987年始,到1991年5年完成建设任务。规划建设形式为三种:一是以新村、重坊、港上、胜利、马头、小埠、花园7乡镇100个村为中心建立成片银杏园1万亩,其中一般园600公顷,密植园66.7公顷。二是以重坊、新村、港上、胜利、马头、小埠、郯城、店子、李庄、庙山、归义、花园12个乡镇沿沂、沭河农田约2万多公顷,林网总长110万米,将现有杨树为主的林网5年内换上银杏,栽植银杏50万株。三是以庭院为主的四旁栽植,银杏基地的7个乡镇6万户,栽植30万株;其他乡镇12万户,栽植24万株;共栽植银杏54万株。
  1988年9月,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定》,县人大十二届八次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议》,并将银杏定为县树。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开展了《评选银杏乡银杏村》活动。1989年1月,县林业局印发了《发展银杏,致富郯城》的宣传提纲,大力宣传,广造與论,统一认识。为保障基地建设有计划全面完成,以“两园”(密植园和稀植园)建设和优质大苗培育为重点,采取了 “二坚持五统一”措施,即坚持集中领导,坚持集体、个人两级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苗木栽植、统一质量标准和统一管理。县林业局成立了由两名工程师为主的基地建设执行小组,专门负责质量管理、技术指导、任务实施及技术攻关,随时提出基地建设意见。1987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166.7公顷银杏栽植任务。1988年,新发展银粮间作、银菜间作233.3公顷,培养大苗10万余株。到1991年完成建设密植丰产园666.7公顷,植银杏50万株,新建银粮间作园333.3公顷,栽植银杏林网树3万株,四旁植银杏30万株。
  【银杏经济林示范园】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副省反邵桂芳关于“各级领导干部同志要兴办绿化点、育苗点和果树示范园等林业示范点”的指示精神,根据省林业厅1996年鲁林经字[1996]13号文《关于建立领导干部经济林示范园的通知》要求,全县开展了领导干部兴办经济林示范园活动。至1997年底建成了新村乡省长银杏经济林示范园、重坊镇市长银杏经济林示范园、胜利乡赵楼村县长银杏示范园,毎个乡镇都至少建立了一处乡镇长银杏经济林示范园。
  省长银杏经济林示范园位于新村乡驻地以东,涉及新一村、新二村、新二村、银杏村、颜庙、于村、东鲍村、中鲍村、西鲍村、孙埠村、黄村等11个行政村、千余农户,始建于1988年,经数年的集中开发,由初建时的26.7公顷发展为总面积666.7公顷,南北长10千米,定植银杏树10万株,其中结果树3万株,成为银杏果、叶、材生产、苗木培育等多种经营目标,果用林、采叶专用园、用材林、大苗培育园及复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的示范园,1997年5月,根据省林业厅有关通知精神,挂牌“省长银杏经济林示范园”。该园营建中,县林业局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科学规划设计,大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乡里组织了专业队伍实行统一栽植,完善了林业承包责任制,坚持谁承包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实行一包30年不变,各级加大了资金投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投资4000余万元。经过多年的努力,不论在规模上,还是效益上,都成为全县的样板园片和示范点。1997年该园每666.7平方米经济收入达到8000元,其中银杏叶4500元,果、苗、接穗3500元。每年吸引国内上万人次来参观学习。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示
  范作用。
  市长银杏经济林示范园位于重坊镇。根据山东省林业厅《关于建立领导干部经济林示范园的通知》(鲁林经字[1996]13号)精神,1997年7月在重坊镇倪楼、许村、徐出口、宋园、刘孟庄等10余个自然村原有银杏园的基础上建成,是郯城县第一个“市长经济林示范园”。面积186.7公顷,选用5年生以上苗木,初植密度为150-200株/666.7平方米,按每666.7平方米50~80株为定植树,或嫁接作结果园经营,或不嫁接培育大规格实生苗或作用材树经营;其他树株逐年疏除卖苗。前期,实行银菜、银粮间作,间种小麦、莴苣、白菜、萝卜等,一般每年两种两收或三种三收,每666.7平方米收入8000~10000元。1999年产果8万千克。据了解,不少农户叶、果、苗、菜4年累计收入10万余元,在全县诸多银杏园片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2000年5月淄博市银杏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董春耀率8名农民专业户来参观,认为管理好、效益高,属全省典型的银杏园片。2005年9月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参观了该园。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银杏示范基地]
  1998年5月,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郯城县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银杏示范基地,这是国家在临沂市建立的第一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在新村、重坊、港上、花园、高册、马头、十里、胜利和郯城9乡镇,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00年,全县银杏种植面积稳定在0.93万公顷,银杏果产量250万千克,干叶产量600万千克。1999年7月,县政府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制定了《郯城县国家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方案》(鄰政发[1999]64号),与有关乡镇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状,通过全县群众共同努力,一是建立健全银杏标准体系。1995年3月始,县银杏研究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了《银杏栽培技术规程及其产品分类标准研究与推广》的研究,1999年10月,省、市、县11名专家对由县技术监督局、县林业局制订的6个地方标准进行了审定,由临沂市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月1日发布,2000年2月1日实施执行。6项临沂市地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6方面内容:《银杏采叶园栽培技术规程》(DB3713/11)15—2000),制定了银杏采叶园栽培的基础条件及主要栽培措施,适用于省内具有本标准所规定的栽培条件的所有区域。《银杏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3713/T016—2000),规定了银杏园丰产栽培条件、丰产指标和主要栽培技术。《银杏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DB3713AT014—2000),规定了银杏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区划分、丰产指标和主要栽培技术。《银杏种核分类与定级》(DB3713/T011—2000),规定了银杏种核的分类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银杏叶分等定级》(DB3713/T013—2000)规定了银杏叶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银杏苗木分级标准》(DB3713/T012—2000),规定了银杏实生苗、嫁接苗、绿化苗木分级的要求,苗木出圃、抽样方法、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假植、包装和运输。二是积极探索和加强示范区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三是建立健全银杏监督管理和质量检测体系。组织实施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嫁接、统一浇水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
  55【银杏叶GAP生产基地建设】
  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自2002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以来,已成为国内中药材行业最权威的认证,并得到国际认可。银杏叶作为重要的中药材,郯城县积极开展银杏叶GAP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生产基地的建立。2001年始,新村乡政府就把银杏叶GAP生产作为银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下发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广。2002年春,委托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种植地块进行了土壤化验,严格按欧盟标准确定种植地块。聘请监督员进行生产管护监督,配备技术员全程跟踪记录,逐步形成了 “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转模式。2004年新村乡政府派员参加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培训班,有2人获得了合格证书。县政府从2004年起就与有关银杏叶加工企业联系,寻找认证主体,积极推进银杏叶GAP基地建设和认证;2006年4月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袁俊海任组长的银杏叶生产基地GAP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开始进行银杏叶GAP认证的准备工作。2006年3月27日和3月29日,县药监局、县
  ◎图2-19银杏叶GAP生产基地
  林业局组织人员先后到江苏省邳州市和淄博市的山东鼎立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银杏叶GAP认证知识学习。特别是2007年《郯城县银杏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被山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列入山东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重大专项、《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郯城银杏)示范基地建设》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列入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后,县委、县政府更是把银杏叶GAP生产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郑连胜任组长,分管副县长解广琴任副组长的银杏叶生产基地GAP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机构具体抓,下发实施方案,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乡镇。2009年春,根据县政府安排,由县科技、林业、农业、卫生、环保、药监、质监等行业1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了郯城县银杏叶生产基地GAP认证办公室,并聘请山东中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清作技术顾问,开展了银杏叶规范化种植GAP认证准备工作。以安泰生物科技公司为认证主体,建立了银杏叶规范化种植基地684.1公顷,配备了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设施和设备。整理和制定了政府类文件32个,国家或行业标准25个,综合管理类文件51个,生产管理类文件82个,质量管理类文件共90个,技术研究资料14个。
  进行银杏叶GAP基地建设,控制银杏叶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一是基地选址。把道地性、适宜性作为首选条件,使所选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与银杏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避免在环境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建基地。同时还应适当考虑当地的人文状况、经济状况、投资环境以及电力、通信、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建设等社会环境状况,以保证基地的可操作性和
  56良性发展。据国家林业局《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完成于1995年的全国中药区划及部分银杏专家学者研究,本县是银杏叶的道地产区,是银杏叶GAP生产基地建立的首选地区。二是建园材料选择。应优先选用优良品种或无性系,建立良种繁育圃,采用无性繁殖苗建园。但采用种子繁殖苗建园仍是当前的主要方式,其所用种子应来源于采种基地或自建的种子园中优选的固定采种母树。三是合理施肥,保护土壤环境。应坚持“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提倡配方施肥、施用以有机肥为主的专用肥”的原则。肥料的重金属含量和使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有机肥应经过充分腐熟,严禁使用城市生活、工业、医院垃圾及粪便。四是合理使用农药。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综合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合理运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将各种防治技术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防治体系,把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严格按照产品标准规定的剂量、使用方法、施药时期、注意事项等施用农药,提倡不同类型农药的交替使用和适宜农药品种的混合使用。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的农药。五是及时平茬更新,适时采收干燥。采取截干平茬,实行灌丛式经营的方式及时更新,更新周期以8年左右为宜,截干高度掌握在30厘米左右。叶子采收后应采取机械烘干法尽快干燥,防止霉变。六是严格标准操作规程的制订与执行,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搞好质量监测等。

知识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上溯北魏正光年间,下迄2013年,以科技生产 力形成、转化、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翔实地记载了郯城银杏千年史 实、特色和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特点和专业特色,是近代与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 值,其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阅读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