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嫁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25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嫁接
分类号: S792.95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郯城县掌握并使用银杏嫁接技术历史悠久,至少已有1000年的历史。2004年银杏产业普查时在重坊镇发现了3株1000年生银杏嫁接树,重坊、新村、港上、胜利等乡镇现有百年生银杏嫁接树万余株。
关键词: 银杏 嫁接

内容

◎图2-5新村乡群众利用桥接技术抢救被剥皮的银杏大树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掌握并使用银杏嫁接技术历史悠 久,至少已有1000年的历史。2004年银杏产业 普查时在重坊镇发现了3株1000年生银杏嫁接 树,重坊、新村、港上、胜利等乡镇现有百年 生银杏嫁接树万余株。传统的嫁接方法是劈接 和嵌芽接法,以嵌芽接法为主;嫁接方式以结 果为主的采用劈头嫁接(如新村),以果材兼 用的采用分层嫁接(如港上王桥村)。1950年 山东大学农学院、1958年山东省园艺科研所先 后在郯城县调查,当地群众采用短枝嵌接法高 接银杏:先选取充实饱满的结果母枝,粗1厘 米左右,环状剥皮,带皮取下短枝,皮长约1 厘米。然后在砧木主枝基部10~15厘米处,取 下与接穗同样大小的树皮,将接穗嵌入,使密 切接合、包扎。每砧可高接3~4枝,二周后愈 合,5~8年开始结果。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采用塑料袋填土包装嫁接(也叫炮埝嫁接), 20世纪80年代改为蜡封接穗不包装的办法。 1990年以来,探索出了插皮接、插皮舌接、双舌接、切接、腹接及方块形芽接、丁字形芽接 等方法,可随季节、砧木、接穗、高度等不同 确定。在嫁接时间上,由原来的一年一季(春 季)改为春、夏、秋三季嫁接,春接在清明前 后,夏秋接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夏秋季嫁 接优于春季嫁接。1979年,门秀元等人试验, 春季插皮接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腹切接成活 率可达到85%。 1992年,苏明洲等人对劈接法 (春、秋季)、插皮舌接法、插皮接法、丁字 型芽接法、方块芽接法等进行对比试验,以选 用1~2年生枝作接穗、秋季劈接法和春季插皮舌 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苗木新梢生长量大;以 春季丁字型芽接嫁接成活率最低。1999年,郯 城苗圃科技人员试验春季用冰箱冷藏接穗,在 5月下旬用3年苗嫩枝嫁接成功。银杏嫁接技 术主要用于良种嫁接苗的培育、定植大树品种 改良,有时也用于大树移栽或抢救被损坏的银 杏大树。嫁接操作要点是:嫁刀锋快、削面平 滑、皮部(形成层)对齐、绑扎严密结实。

知识出处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

《郯城县银杏志》上溯北魏正光年间,下迄2013年,以科技生产 力形成、转化、发展轨迹为主线,系统翔实地记载了郯城银杏千年史 实、特色和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特点和专业特色,是近代与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上乘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 值,其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阅读

相关地名

郯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