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据文献记载,临沂地区自明代已经种茶产茶。明朝天顺年间山东按察使王越(1425一一1478)的七律诗《咏蒙山茶》,记有“闻道蒙山风味佳,……冰绡碎剪春先叶,……应是人间第一茶。”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山东通志•沂州府》记载“马陵山……有果园、荼园零星分布。”清光绪《费县志》载有举人张淑躬(蒙阴县人)的《蒙山采茶词》十二首,记叙了当时广大农民一年春夏秋三季采制茶叶和出售茶叶的繁忙景象,如“提篮不辨茶多少,……采得新茶春便好,不嫌蒸晒到黄昏,……直将茶事比农桑”等。清康熙九年(1670)《颜神镇志》还记载:“鲁山一绝顶产美茶,味甲天下。”不难看出,当时沂蒙山区茶树生长相当茂盛,茶叶生产的商品性也相当强。民国26年(1937)(重修莒志》在木类中也记载:“茶有数种,不知焙制之法,仅供农家之用。”历史上蒙山一带民间习惯喝的“老干烘”、“红大茶”为山茶,分布在蒙阴、沂源、平邑、费县等山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费县胡阳茶树庄村,即因村内有大茶树而得名(该村到解放时还有茶树),民国初年建村的蒙阴县野店茶叶坪村,也因种植茶叶得名。莒县、莒南、日照、临沭一带民间习惯喝的“青香茶”为家茶,一般在农户院落分散栽种,院内只种一至数棵,两三年即长成木本茶树,树大叶茂,但因不明焙制,只能采青叶或嫩枝烧茶,多在夏季农户用大锅烧水,顺手采上一把青茶叶,放在锅内煮开,便显茶红色,味道清香醇厚,止渴解凉,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也还有少量种植、饮用。
1958年冬,山东省林业厅与临沂专署农林局从我国南方种茶地区购进茶籽5000kg,置于室内摊凉,未作任何处理。1959年春分配到部分国营林场和社队及青岛市中山公园播种。当时临沂由于缺乏种植经验,都作为普通乡土树种,采取点播大豆的方法将其简单播种入土,出苗后未采取抚育培护防冻措施,致使大部分幼苗因冻旱而枯萎死亡,个别种在草丛中冬有积雪覆盖的茶苗存活三四年后,也因人为破坏而逐渐死亡殆尽,临沂第一次“南茶北引”未获成功。而生态条件较好的青岛市中山公园,由于管理认真,0.3h㎡茶园正常成活。
1965年春,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召开会议时,发现了中山公园内1959年种植的茶园生长正常,品尝所制茶叶,色香味均优于南方茶叶,当即责成山东省商业厅严格选择地形,进行小面积引种,以解决群众喝茶问题。同年秋,山东省糖业烟酒公司吕新、陈德熙二人来临沂,与临沂专署商业局、林业局的崔华莆、任介民等有关人员共同探讨种茶事宜,总结了第一次种茶的经验教训。当即商定,由省糖业烟酒公司无偿供应茶籽,临沂专署商业局、林业局专门抽调王恩义、亓以怀、臧协福、夏建立、郭永田5名人员组成了种茶技术小组,王恩义任组长,“辟专线,开专车”,专事种茶工作。为争取引种成功,种茶技术小组首先研定了引种品种为浙、皖北部的楮叶群体种;土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火成岩酸性土山坡,并整成水平梯田;茶籽进行沙藏越冬及催芽处理,田间管理采取低沟浅播、小丛条播、插枝遮荫、培护越冬等措施。1966年春,在日照、莒南、蒙阴、费县、沂源、沂水、莒县的10多个大队试种茶园2h㎡,但因冬季遇到持续性低温与干旱,除日照县丝山双庙、安东卫北山0.6h㎡安全越冬外,其余成活甚少。此前1965年莒南县相沟公社林业站董正书从杭州带回茶籽,在该公社董家沟大队试种成活。1967年,种茶技术小组进一步总结了日照茶园提前灌足越冬水、基部培土、北设防风障的成功经验后,继续指导7县试种了26h㎡,成活了20.5h㎡,成活率约80%。从此,正式拉开了临沂“南茶北引”的序幕。
1968年到1979年是本区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1966年到1977年,国家共无偿扶持临沂地区茶籽1250t,化肥400t。1973年全区已在日照、莒南、蒙阴等11个县、650个大队种植茶园,总面积达800h㎡;1974年地区副食品公司开始委托县供销社收购地产茶,当时山东省还规定茶树试种阶段茶叶销售免税、让利。1976年,全区13个县125个公社1400多个大队,一年就播种了2404h㎡。这期间全区的商业和林业部门也陆续成立了茶叶科,并以商业系统为主,具体负责茶叶的生产和销售。1978年,建立了临沂地区茶叶试验站,成立了地区茶叶学会,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研究与指导。同年还在临沂农业学校开设茶业专业班,每届招生40人,1978年、1979年招生两届。70年代中后期,各职能部门均加强了茶叶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使茶叶种植、管理、采摘、炒制技术日臻完善,临沂茶叶生产逐步进入20世纪的高潮时期。1979年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3287.2h㎡(其中投产面积1436.2h㎡),占全省总面积的63%;产茶831.54t,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80%;产茶籽59.8t,占全省的82%,茶籽实现了自供有叙表明茶叶在临沂已成功安家落户);全区茶叶技术员174人(亦工亦农133人),占全省茶叶技术员的60%。
进入80年代后,临沂茶叶生产处于较长时期的萎缩阶段。继1976年冬茶园大面积冻害后,1980年初春全区又遭受特大寒流侵袭,致使大部分弱势茶园因冻害而毁园;1983年茶园再次遭受冻害,全区90%以上的茶园进行了重修剪和台刈;1984年商业部门停止了对茶叶的经营及管理,撤回了茶叶技术员,将管理指导职能移交农业系统,放开了茶叶流通市场;此期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原来的茶叶生产专业队也随之解散;与此同时全国还出现了南茶北倾现象,茶叶生产假象过剩,炒青绿茶和黄大茶价格大幅降低。所有这些 因素,都严重挫伤了本地农民种茶的积极性,部分茶园被撂荒或毁坏,茶园面积和产量一度持续减少,全区的茶叶生产岀现了严重滑坡。1988年,全区(含日照、莒县)茶园面积只保有1132.7h㎡,茶叶产量607t,分别相当于1979年的34.46%、72.99%。 9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茶树保护地栽培、名优茶炒制以及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临沂的茶叶生产又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1990年、2000年临沂茶园 面积分别突破1000h㎡、2000h㎡。到2004年,全市茶园面积2385h㎡,其中采摘园1912h㎡,产茶877t,分别是1992年的4.82倍、3.71倍、3.16倍(表 17 - 1、表 17-2)。临沂第二次引种茶树成功初期,茶园单产很低。后来随着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单产、总产逐年增加。1976年,莒南县西袁山0.6h㎡茶园,666.7㎡,产184kg。 蒙阴县黄岩大队0.4応茶园,666.7㎡产122.5kg。1981年地区茶试站任介民等总结提出了《改常规茶园为适密适矮“区田”茶园的建议》(由行署财贸办公室转发)。与常规的等高条植茶园相比,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法,具有成园快、单产高、茶叶品质好、有利越冬等优越性,为茶树正常生长、稳产、高产起到了重要作用。1982年,全区茶叶平均666.7㎡产37.5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适密适矮“区田”茶园到目前仍是莒南、临沐县提供产量的主临沂地区原分为以日照、莒南、临沐、临沂、莒县为主的沿海炒青绿茶产区和以蒙阴、费县、平邑、沂水县为主的内陆黄大荼产区。目前以莒南、临沭县为临沂茶叶集中产区,2003年莒南、临沐县茶叶产量分别占全市的76.1%、15.0%,其中莒南县洙边、壮岗镇茶叶产量均超过200t;临沭县玉山镇茶叶产量60t;临沭县朱仓、莒南县朱芦茶叶产量为20t;莒南县坊前、团林、文瞳、涝坡,平邑县卞桥、丰阳,沂水县院东头茶叶产量也在10t以上。临沂属高纬度茶区,昼夜温差大,茶树光合作用产物积累多,茶树鲜叶内含成份明显高于南方茶叶。1969年本区采制的炒青绿茶,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审:“叶片肥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近似歙县茶。”地产茶的优良品质得到了国内外茶叶专家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985年,临沂地区茶试站研制的“沂蒙碧芽”、“卧龙剑”获得农牧渔业部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会表扬茶第一、二名。在1995年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莒南县团林镇李家桑园的“松针”、洙边镇界首一村的“玉芽”、莒南县演马乡演马村的“雪芽”茶获得金奖;在1997年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莒南县李家桑园的“松针”获得名牌产品称号;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临沂沂蒙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金沂蒙”茶、莒南县洙边镇玉芽茶厂“玉芽”茶、莒南县环河茶叶有限公司“碧芽春”茶叶获得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临沭县陈宅茶厂“春山雪芽”获第四届国际名茶银质奖;2003年莒南县珠园春茶厂“珠园春”茶获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特等奖。
90年代中期以后,临沂开始逐步重视茶叶的无公害生产和生态茶园的建设。新建茶园实行合欢、板栗等间作模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叶生产从环境营造、改土施肥、病虫防治、修剪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试行无公害标准管理,从生产效果看,基本可以达到要求。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1年、2002年度抽检,临沂20余份茶样全部符合NY5O17一2OO1《无公害食品一茶叶》标准。2002年3月,临沂市农业局将莒南县洙边镇和临沭县玉山镇确定为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基地;同年4月,莒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无公害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2003年莒南县洙边镇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列为有机茶试验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