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银杏起源于中国,从沂山山旺铁线蕨型银杏化石和即墨银杏树干化石,证明山东省是中国银杏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现存于莒县浮来山的银杏雌株可称世界最大的活化石,树下有清顺治十一年(1654)莒县太守陈全国的刻石立碑,碑文曰:“浮来山银杏一株,相传鲁隐公八年(前715年)鲁公、莒子会盟处,至今3000余年……。”据碑文推算该树应植于商代,是国内现存古银杏中树龄(3300余年)最长的一株,人称“天下银杏第一树”,至今仍能年年挂果,该树(胸径3.97m)与兰山区白沙埠镇诸葛城村南北朝银杏(胸径3.31m)同为山东省内仅存的2株胸径3m以上的古银杏(图3一8)。郯鄰城县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内(原官竹寺遗址)的一株古银杏(图3一7),胸径2.24m,树高37.5m,还长有10余个“树奶”(最长的1.25m),为省内最高的银杏雄株,当地称之为“大神树”,系北魏正光年间(520~525)栽植,据《释氏上人传》文云“正光辛丑年……沂左一丘……广福(后称官竹)……植鸭脚二于庵比,一枯,一藩茂焉。今婆娑扶摇者,上人所植也。”兰山区枣沟头镇东河南一株元朝银杏,胸径2.40m,树高40m,为山东省最高的银杏树(据《山东省志•林业志》)。临沂市现存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30余株,元朝银杏、明朝银杏等4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不下200株,其中有66株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老银杏多零星栽植在庙宇寺院遗址或村内庭院,也有遗留在河滩的古树群落。郯城县新村乡政府驻地和墙上镇王桥村、兰山区义堂镇姜家岭和枣沟头薛村、苍山县庄坞镇马湾村和二庙乡小桥村以及沂水县黄山铺镇圣水坊村等至今尚遗留有银杏古树群落。明代嘉靖年间西瀛人王文翰在蒙阴写下《南竺银杏树歌行》记有“……忆花开,红傅粉,果结繁垂玉……贵银杏,藩篱深处成蹊径。” 清初马鸿恩在《蒙山记游》中有“枫檞凋谢……银杏苍黄”的记述等。可见千百年来,银杏在临沂栽植延绵不断。临沂银杏作为果树生产经营,约始于元朝以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青州府志》、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清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县志》及《蒙阴县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费县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谿城县志》、清嘉庆元年(1796)《莒州志》等均将银杏(白果)列入当地物产。清康熙十三年(1674)《沂州志》记有“银杏树有雌雄,合二者种之,能结子而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沂州府志》记载:白果壳似杏核白实绿。清光绪十二年(1886)《日照县志》记载:银杏今白果,亦入药,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据民国8年(1919)山东省长公署印《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记载:临沂、郯城、费县、莒县“特别出产银杏”。民国中期临沂城至十里堡还有茂密的银杏树林(但到40年代后期所剩无几)。费县于民国30年(1941)查有银杏树200株,当年产银杏400市担。民国31年(1942)日本人山崎百治著《支那物产综览》记载:山东银杏主产地是郯城、临沂、滕州等地,每年运销120t。
明代中后期,郯城县沂河、武河沿岸银杏栽培进入昌盛时期,建于明朝中叶的胜利乡白果树村,即因种植银杏树而得名。乾隆年间和清末民初,郯城银杏又分别进入栽培高峰期。在这里银杏被视为“传世家宝”,贻福子孙。由于累代增植,倍加保护,境内沂、武河两岸银杏片林,蓁莽漫漫,绵亘数十里,蔚为大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诗人张敬蔵游览至此写下《中秋既望观园》,记有“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根蟠黄泉下,冠盖峙云天;干粗几合抱,猿猱愁攀援;蹊叶和风舞,累籽压枝弯;天物假造化,沂涙有奇观。”生动描绘了当年沂河两岸银杏园林的盛况。当时这里每逢银杏收获季节,大家小户到处堆满了银杏果实。但30一40年代由于战乱洗劫,银杏生产历经曲折,至1949年,郯城县银杏林带有315h㎡,8万株,产银杏800to50一60年代,银杏价格下跌,价格与小麦相同,一些银杏树被砍伐。1965年全县银杏生产降至低谷,片林面积只有187h㎡(4.6万株),产量75t,仅分别相当于1949年面积、株数、产量的59.26%、57.5%和9.3%。6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郯城银杏生产总体上处于半林半果、粗放经营的水平,1978年全县银杏片林204.51㎡,产量600t。1982年普查:全县有银杏树5.4万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大树2.8万株。1985年全县银杏片林281h㎡,产量700t,接近建国前银杏生产规模。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郯城县银杏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银杏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收购价格也迅速上升,银杏市场1980年、1983年、1986年、1988年银杏收购价格分别为2.0元/kg、3.6元/kg、7.0元/kg、28.0元/kg。价格的迅速上涨激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发展银杏的积极性。1988年9月郯城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定》,县相继成立了银杏生产领导小组、银杏协会、银杏研究所,先后在塂上、新村、重坊建立了银杏良种园、矮化密植园、丰产园,至1989年全县银杏面积发展到933.3h㎡,定植40万株。进入90年代,鄰城银杏面积、产量骤增,到1995年银杏发展到3667h㎡,定植550万株,是年产银杏2000t,银杏干叶2500t。1997年建成了长达53公里的205国道郯城段“跨世纪银杏绿色工程”,定植银杏大苗19424株。1998年郯城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建设银杏城的决定。到1999年,郯城银杏已遍及全县22个乡镇,片林面积8666.7㎡(其中采叶园区4560h㎡),林网100多公里,定植银杏1300万株,在沂河沿岸形成了200平方公里的集中栽植区,是年银杏产量2377t、干叶5000t,形成了郯城县20世纪银杏生产的高峰。
到目前,郯城是省内第一、国内第二的银杏生产大县。1978年、1988年、1989年鄰城县银杏产量分别占山东省的65.9%、95.6%、88.8%。1999年郯城银杏产量分别占全省、全国、世界银杏产量的88.89%、19.8%、17.9%。2000年郯城银杏产量2000t,仅次于江苏泰兴列全国第二位。2003年郯城县银杏果(2245t).叶(5000t)、苗(出圃2000万株)、盆景(10万盆)及系列产品(速冻白果仁、保鲜白果仁、银杏烘干果、银杏罐头、银杏叶茶各200t)产值达到5亿元。
1979年郯城县林业局与新村乡新一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银杏矮干密植丰产园,用2~3年生实生苗,当年种植、当年嫁接,通过科学管理,嫁接后3年结果,4年生666.7㎡产126.51kg,5年生666.7㎡产193.9kg。彻底解决了银杏生产周期长,结果晚(初果年龄一般为15~20年,故有公孙树的别名)的问题,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栽白果园”的传统观念。该项技术不仅在境内迅速推广,而且在国内也树立了先例。据《中国果树志•银杏卷》(1993年版)记载:1980年郯城县重坊镇西高庄55年生银杏树单株产量达到250kg,属国内同龄银杏单株高产纪录(另一纪录为1984年江苏省泰兴县宣堡乡梅西村52年生银杏单株产量100kg)。
银杏还是郯城县传统的外销商品之一。据记载清朝中后期在银杏收购季节,沂河沿岸的塂上、刘塂口、重坊、徐圩子等渡口“舟舶填塞,帆桅错动,舶载特产,下而远售。”有“水旱码头”之称的马头镇为当时最大的集散地,银杏在这里“或售于商贾,或扬帆而下,而至苏沪杭嘉。”民国初年,郯城银杏主要交售英、德在上海的太古、怡和洋行及美国在天津的康宣洋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民国23年(1934)郯城县向欧美出口银杏1500包,1949年出口36.5t。1961年、1962年郯城银杏分别出口20t、60t,当时每出口1t银杏可换回1.5t钢材或3t标准化肥。1972年、1976年分别出口125t、150t。1989年出口448.8t,换回外汇89.79万美元。进入90年代,银杏干叶开始出口,银杏果出口量也大幅度增加。1996年7月郯城县与法国波福易普生制药公司和德国施瓦布制药公司合资兴建绿源有限公司,年可加工出口银杏干叶1400t。2001年郯城县出口银杏果500t、银杏叶2000t,创汇500万美元。
进入80年代后期,临沂地区也普遍出现了“银杏热“。1993年1月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对郯城银杏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同年3月成立了由原行署专员王任之为会长的沂蒙银杏协会,1996年10月市农业委员会设立了银杏开发办公室。1987年全区银杏面积575h㎡,1998年达到10160h㎡,连续11年每年平均递增31.4%;银杏产量由1991年的814t增加到1999年的2772t,连续8年每年平均递增19.12%。1999年银杏干叶市场开始滑坡,出现部分毁银返田现象。2003年临沂银杏面积8609h㎡,总产2577t,产量前几位的乡镇依次是:郯城新村(900t)、重坊(620t)、堆上(300t)、胜利(200t),苍山二庙、层山,临沐郑山、曹庄,郯城花园、红花、马头及兰山区义堂等乡镇银杏产量也都在30t以上。2004年临沂银杏面积、总产又分别增加到8708h㎡、3154t(表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