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银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果茶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229
颗粒名称: 第十六章 银杏
分类号: S664.3
页数: 16
页码: 268-273
摘要: 银杏俗称白果、公孙树、鸭掌(脚)树,是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孑遗植物。银杏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临沂著名的特色果树,又 是园林绿化及用材的优良树种。银杏1991年3月被确定为郯城县县树,2003年3月又被 确定为临沂市市树。
关键词: 坚果类 银杏

内容

第十六章银杏
  银杏俗称白果、公孙树、鸭掌(脚)树,是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孑遗植物。距今1800万年前形成的沂山山旺化石铁线蕨型银杏(ginkgo adiantoides)应属银杏的近缘物种。历经远古漫长的岁月沧桑,银杏在山东形成了以谿城县境内沂河中下游沿岸为重点的集中分布区,这里的银杏素以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国内外。郯城县1987年被列为山东省银杏生产基地,1999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银杏之乡”。银杏种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据1986年对郯城金坠等5个银杏品种的测定,每100g鲜种仁中,含碳水化合物36.0g,蛋白质7.0g,脂肪2.4g,钙10mg,磷89.7mg,镁1.9mg,铁2.8mg,维生素C2.72mg,维生素Bi0.31mg,维生素防20.24mg,维生素A0.86mg。银杏还是传统的中药材,入药有化痰、止咳、补肺、益气、平喘、缩小便等作用;其叶片含有黄酮甙、苯草酸及固醇等物质,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病有疗效;外种皮含有银杏酸和二酚等成份,有杀虫作用;根中含有白果苦内酯,亦可治疗妇科疾病。银杏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临沂著名的特色果树,又是园林绿化及用材的优良树种。银杏1991年3月被确定为郯城县县树,2003年3月又被确定为临沂市市树。
  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银杏起源于中国,从沂山山旺铁线蕨型银杏化石和即墨银杏树干化石,证明山东省是中国银杏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现存于莒县浮来山的银杏雌株可称世界最大的活化石,树下有清顺治十一年(1654)莒县太守陈全国的刻石立碑,碑文曰:“浮来山银杏一株,相传鲁隐公八年(前715年)鲁公、莒子会盟处,至今3000余年……。”据碑文推算该树应植于商代,是国内现存古银杏中树龄(3300余年)最长的一株,人称“天下银杏第一树”,至今仍能年年挂果,该树(胸径3.97m)与兰山区白沙埠镇诸葛城村南北朝银杏(胸径3.31m)同为山东省内仅存的2株胸径3m以上的古银杏(图3一8)。郯鄰城县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内(原官竹寺遗址)的一株古银杏(图3一7),胸径2.24m,树高37.5m,还长有10余个“树奶”(最长的1.25m),为省内最高的银杏雄株,当地称之为“大神树”,系北魏正光年间(520~525)栽植,据《释氏上人传》文云“正光辛丑年……沂左一丘……广福(后称官竹)……植鸭脚二于庵比,一枯,一藩茂焉。今婆娑扶摇者,上人所植也。”兰山区枣沟头镇东河南一株元朝银杏,胸径2.40m,树高40m,为山东省最高的银杏树(据《山东省志•林业志》)。临沂市现存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30余株,元朝银杏、明朝银杏等4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不下200株,其中有66株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老银杏多零星栽植在庙宇寺院遗址或村内庭院,也有遗留在河滩的古树群落。郯城县新村乡政府驻地和墙上镇王桥村、兰山区义堂镇姜家岭和枣沟头薛村、苍山县庄坞镇马湾村和二庙乡小桥村以及沂水县黄山铺镇圣水坊村等至今尚遗留有银杏古树群落。明代嘉靖年间西瀛人王文翰在蒙阴写下《南竺银杏树歌行》记有“……忆花开,红傅粉,果结繁垂玉……贵银杏,藩篱深处成蹊径。” 清初马鸿恩在《蒙山记游》中有“枫檞凋谢……银杏苍黄”的记述等。可见千百年来,银杏在临沂栽植延绵不断。临沂银杏作为果树生产经营,约始于元朝以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青州府志》、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清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县志》及《蒙阴县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费县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谿城县志》、清嘉庆元年(1796)《莒州志》等均将银杏(白果)列入当地物产。清康熙十三年(1674)《沂州志》记有“银杏树有雌雄,合二者种之,能结子而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沂州府志》记载:白果壳似杏核白实绿。清光绪十二年(1886)《日照县志》记载:银杏今白果,亦入药,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据民国8年(1919)山东省长公署印《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记载:临沂、郯城、费县、莒县“特别出产银杏”。民国中期临沂城至十里堡还有茂密的银杏树林(但到40年代后期所剩无几)。费县于民国30年(1941)查有银杏树200株,当年产银杏400市担。民国31年(1942)日本人山崎百治著《支那物产综览》记载:山东银杏主产地是郯城、临沂、滕州等地,每年运销120t。
  明代中后期,郯城县沂河、武河沿岸银杏栽培进入昌盛时期,建于明朝中叶的胜利乡白果树村,即因种植银杏树而得名。乾隆年间和清末民初,郯城银杏又分别进入栽培高峰期。在这里银杏被视为“传世家宝”,贻福子孙。由于累代增植,倍加保护,境内沂、武河两岸银杏片林,蓁莽漫漫,绵亘数十里,蔚为大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诗人张敬蔵游览至此写下《中秋既望观园》,记有“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根蟠黄泉下,冠盖峙云天;干粗几合抱,猿猱愁攀援;蹊叶和风舞,累籽压枝弯;天物假造化,沂涙有奇观。”生动描绘了当年沂河两岸银杏园林的盛况。当时这里每逢银杏收获季节,大家小户到处堆满了银杏果实。但30一40年代由于战乱洗劫,银杏生产历经曲折,至1949年,郯城县银杏林带有315h㎡,8万株,产银杏800to50一60年代,银杏价格下跌,价格与小麦相同,一些银杏树被砍伐。1965年全县银杏生产降至低谷,片林面积只有187h㎡(4.6万株),产量75t,仅分别相当于1949年面积、株数、产量的59.26%、57.5%和9.3%。6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郯城银杏生产总体上处于半林半果、粗放经营的水平,1978年全县银杏片林204.51㎡,产量600t。1982年普查:全县有银杏树5.4万株,其中百年以上树龄大树2.8万株。1985年全县银杏片林281h㎡,产量700t,接近建国前银杏生产规模。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郯城县银杏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银杏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收购价格也迅速上升,银杏市场1980年、1983年、1986年、1988年银杏收购价格分别为2.0元/kg、3.6元/kg、7.0元/kg、28.0元/kg。价格的迅速上涨激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发展银杏的积极性。1988年9月郯城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定》,县相继成立了银杏生产领导小组、银杏协会、银杏研究所,先后在塂上、新村、重坊建立了银杏良种园、矮化密植园、丰产园,至1989年全县银杏面积发展到933.3h㎡,定植40万株。进入90年代,鄰城银杏面积、产量骤增,到1995年银杏发展到3667h㎡,定植550万株,是年产银杏2000t,银杏干叶2500t。1997年建成了长达53公里的205国道郯城段“跨世纪银杏绿色工程”,定植银杏大苗19424株。1998年郯城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建设银杏城的决定。到1999年,郯城银杏已遍及全县22个乡镇,片林面积8666.7㎡(其中采叶园区4560h㎡),林网100多公里,定植银杏1300万株,在沂河沿岸形成了200平方公里的集中栽植区,是年银杏产量2377t、干叶5000t,形成了郯城县20世纪银杏生产的高峰。
  到目前,郯城是省内第一、国内第二的银杏生产大县。1978年、1988年、1989年鄰城县银杏产量分别占山东省的65.9%、95.6%、88.8%。1999年郯城银杏产量分别占全省、全国、世界银杏产量的88.89%、19.8%、17.9%。2000年郯城银杏产量2000t,仅次于江苏泰兴列全国第二位。2003年郯城县银杏果(2245t).叶(5000t)、苗(出圃2000万株)、盆景(10万盆)及系列产品(速冻白果仁、保鲜白果仁、银杏烘干果、银杏罐头、银杏叶茶各200t)产值达到5亿元。
  1979年郯城县林业局与新村乡新一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银杏矮干密植丰产园,用2~3年生实生苗,当年种植、当年嫁接,通过科学管理,嫁接后3年结果,4年生666.7㎡产126.51kg,5年生666.7㎡产193.9kg。彻底解决了银杏生产周期长,结果晚(初果年龄一般为15~20年,故有公孙树的别名)的问题,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栽白果园”的传统观念。该项技术不仅在境内迅速推广,而且在国内也树立了先例。据《中国果树志•银杏卷》(1993年版)记载:1980年郯城县重坊镇西高庄55年生银杏树单株产量达到250kg,属国内同龄银杏单株高产纪录(另一纪录为1984年江苏省泰兴县宣堡乡梅西村52年生银杏单株产量100kg)。
  银杏还是郯城县传统的外销商品之一。据记载清朝中后期在银杏收购季节,沂河沿岸的塂上、刘塂口、重坊、徐圩子等渡口“舟舶填塞,帆桅错动,舶载特产,下而远售。”有“水旱码头”之称的马头镇为当时最大的集散地,银杏在这里“或售于商贾,或扬帆而下,而至苏沪杭嘉。”民国初年,郯城银杏主要交售英、德在上海的太古、怡和洋行及美国在天津的康宣洋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民国23年(1934)郯城县向欧美出口银杏1500包,1949年出口36.5t。1961年、1962年郯城银杏分别出口20t、60t,当时每出口1t银杏可换回1.5t钢材或3t标准化肥。1972年、1976年分别出口125t、150t。1989年出口448.8t,换回外汇89.79万美元。进入90年代,银杏干叶开始出口,银杏果出口量也大幅度增加。1996年7月郯城县与法国波福易普生制药公司和德国施瓦布制药公司合资兴建绿源有限公司,年可加工出口银杏干叶1400t。2001年郯城县出口银杏果500t、银杏叶2000t,创汇500万美元。
  进入80年代后期,临沂地区也普遍出现了“银杏热“。1993年1月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对郯城银杏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同年3月成立了由原行署专员王任之为会长的沂蒙银杏协会,1996年10月市农业委员会设立了银杏开发办公室。1987年全区银杏面积575h㎡,1998年达到10160h㎡,连续11年每年平均递增31.4%;银杏产量由1991年的814t增加到1999年的2772t,连续8年每年平均递增19.12%。1999年银杏干叶市场开始滑坡,出现部分毁银返田现象。2003年临沂银杏面积8609h㎡,总产2577t,产量前几位的乡镇依次是:郯城新村(900t)、重坊(620t)、堆上(300t)、胜利(200t),苍山二庙、层山,临沐郑山、曹庄,郯城花园、红花、马头及兰山区义堂等乡镇银杏产量也都在30t以上。2004年临沂银杏面积、总产又分别增加到8708h㎡、3154t(表16-1、16-2)。第二节栽培管理技术
  境内银杏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形成了独有的一套栽培管理技术。
  一、繁殖
  宋元以前,临沂银杏一般作为树木零星栽植,沿用分株及实生繁殖(也有少量嫁接繁殖)。明清以来开始果材兼用,采用大树嫁接及实生繁殖。70年代以后郯城县试验成功了银杏种子直播育苗。
  银杏树在基部每年都有萌蘖发出(境内俗称这种萌蘖为“抱娘树”),一般20一30年生树萌蘖最多。为了得此萌蘖苗,境内农民常于春季将树干基部周围的土壤刨松灌水,促使萌蘖发生,在雨季扒土将萌蘖由里向外推,直至萌蘖与母株劈裂为止,随推随培土,促进萌蘖生长愈合组织。秋季用铁铲将萌蘖苗从基部带根挖出,移植或嫁接。萌蘖分株是民间长期以来培育银杏苗木的方法,但产苗量十分有限。
  银杏嫁接在郯城县已有久远的历史,在该县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原官竹寺遗址)有1株北魏银杏雄树,其几个大骨干枝即为宋元时期官竹寺僧人嫁接的雌枝,至今年年结果。郯城县郯城镇吴桥村和重坊镇倪楼、东庄、铺里村以及胜利乡南刘宅子等数株千年古银杏,也均为宋元时期嫁接。目前郯城县境内尚有百余株百年生以上的银杏大树属于雄株嫁接的雌株。传统的嫁接方法有劈接和嵌芽接两种,以嵌芽接(农民叫套芽接)为主。嫁接方式以结果为主的(如郯城新村银杏)采用去头嫁接(农民叫劈头接),以果材兼用的(如郯城塂上银杏)则采用分层嫁接,数年完成。山东大学农学院曾勉(1950)、山东省园艺科学研究所(1958)先后在郯城县调査,当地有些农民采用短枝嵌接法高接银杏:先选取充实饱满的结果母枝,粗1cm左右,环状剥皮,带皮取下短枝,皮长约1cm。然后在砧木主枝基部10~15cm处,取下与接穗同样大小的树皮,将接穗嵌入,便密切接合、包扎。每砧可高接3~4枝,二周后愈合,5~8年后开始结果。
  70年代起,郯城县银杏产区尝试种子直播育苗,即带外果皮播种后进行圃内嫁接。在培育砧苗时,根据银杏种子无胚率高(约30%)的特性,每666.7㎡播种量为30一50kg,采用单行条播和宽、窄行条播,可出苗7000~9000株。郯城果农经验:周围雄树多的银杏实生树其种子发芽率高。银杏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只长高25cm左右,可以在9月底嫁接,成为“秋瘪子”。也可以待第二年秋或第三年春,苗高1m左右、茎粗在0.8cm以上时进行嫁接。发芽前嫁接方法有双舌接、腹接(腰接)、插皮舌接和劈接等,7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塑料袋填土包装嫁接(也叫炮捻嫁接),均获得成功。1980年后又改为蜡封接穗不包装的办法,既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成本。在嫁接时间上,由原来的一年一季(春季)改为春、夏、秋三季嫁接,即从3月中旬至9月底均可进行嫁接。郯城县林业局门秀元、王玉芬(1979)试验,在春季插皮舌接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腹切接成活率可以达到85%。郯城银杏嫁接技术不仅在本区应用,有些果农还到广西、江苏、四川、安徽、河南等银杏产区嫁接和传授技术。
  境内的银杏繁育还有扦插育苗。郯城县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利用嫁接剪下的砧木枝条(硬枝)或萌蘖(嫩枝)作为插条畦地抨插,用NAA(蔡乙酸)或ABT生根粉处理促进生根。90年代初地区林科所黄彦新等进行了银杏嫩枝扦插快速育苗技术试验,地区林木种。苗站牛天印(1995)、兰山区林业局梁清湛(1996)等采用银杏当年半木质化绿枝进行全光照弥雾扦插育苗,实践表明银杏绿枝育苗以蛭石为基质,用0.1%ABT生根粉1号或吲哚丁酸溶液速浸10秒处理,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进行扦插,成苗率可达90%以上。
  二、栽植
  境内过去成片的百年生以上的银杏大树,一般株行距6~7m,7~8m,70年代后改为4~5mx6~7m,多数先定植实生苗,后于第二年春季嫁接。80年代以来银杏栽培由过去的粗放经营逐渐向矮干密植、与粮菜间作、速生丰产园、专用采叶园及林网林带等多种栽培方式发展。密植丰产园采用80cm高的嫁接苗,一般666.7㎡栽55~88株,1979年郯城县林业局在新村乡建立的矮干密植园,密度有2xlx0.5m,2x2x1m、1.5x1m,10年后改为3x4m。间作园666.7㎡栽干高2m以上的嫁接苗10一20株。专用采叶园选用1~2年实生苗,666.7㎡栽2000株左右,栽后3年可收银杏干叶300kg,4年收500kg。速生丰产园宜栽植雄树,郯城铺里村同为30年生银杏,雌树高10m、胸径32.1cm;而雄株高17m、胸径33.1cm。林网林带则先栽植2.5m以上的实生苗,栽后3~4年进行改接。
  银杏雌雄异株,栽植需配置授粉树。《农圃便览》记载:种白果,需雌雄相望,乃结实。目前生产上一般按50:1比例配置雄树,并分布均匀。
  三、肥水管理
  过去,境内农民对银杏绝少施肥,管理一直粗放,任其自然,故生长缓慢,结果晚,挂果银杏也是“今年结,明年歇”。7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注意给银杏施肥,每年大体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谷雨前后的“长叶肥”,以速效肥料为主,一般株产50kg的树施尿素1.5~2.0kg,第二次是小暑前后的“长果肥”,株施三元素复合肥2.0~2.5kg,第三次是秋分左右的“谢果肥”(也称“补肥”),多用厩肥、堆肥等农家肥料,一般每产1kg银杏即补追2~3kg农家肥料。6~8月进行3~4次叶面喷肥,主要用0.2%光合微肥、0.3%磷酸二氢钾等。
  银杏喜湿润而怕积水,当地面积水3天以上时,细根开始死亡,9天即开始死树。因此境内人们特别注意银杏的汛期排涝,多采用根颈处培雍泥土及地块四周挖排水沟等措施防止银杏园积水受渍。
  四、整形修剪
  临沂银杏大树雌株一般为自然圆头形,雄株则为高耸的纺锤形或杯状形。郯城新村、重坊一带的成片老银杏园过去常采用开心形,由劈头接(去掉中心干嫁接)而形成。在干高2m左右时去掉中心干,留3~4个主枝进行嫁接,其余枝全部疏除,一次培养成开心形。新发展的幼树园则根据栽植方式而异。
  在果粮间作或果材兼用时,采用主干疏层形,干高2m以上,树高10~12m,分4~5层,骨干枝10-15个,有主无侧。培养方法是:在砧木苗长到3m以上时,将树干2m下的侧枝疏除,其上部各层枝由下向上分年嫁接,只保留中心干的延长枝不嫁接,直到达到要求的高度为止。
  密植丰产园则常采用自然纺锤形,多数用嫁接苗建园或当年定植砧木苗,一般不定干。结果前所有侧生枝全部保留,结果后逐步疏除主干下部枝,使干高为60~80cm。
  银杏结果枝是一种每年延伸甚短的叶片簇生的短枝,年生长量在0.3cm左右,当地群众称“白果奶子”。80年代初郯城县果树技术人员为了使银杏提前形成短果枝,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对幼树采用环割、环剥、倒贴皮等“夏季修剪”措施,促花效果良好。郯城县林业局门秀元、王玉芬(1980)试验:5月上旬银杏嫩梢摘心可有效刺激二次生长和增加翌年发枝数量。五、人工授粉
  银杏雌雄异株,境内以前有的地方由于雄树被砍伐,影响了产量。如郯城县重坊镇杨庄寺村,有银杏大树350株,仅剩3株雄树,其余雄树被砍掉,导致银杏产量低而不稳。1979年该村在4月中旬雄花快开前将雄花枝条剪下插在水瓶里准在树冠上部和上风处任其风媒传粉,产量有显著提高。但此法破坏雄树严重,没有全面推广。1980年郯城新村开始采用振花粉法授粉,把雄花粉装入纱布袋内,挂在竹杆顶端,站在上风方向,轻轻抖动竹杆,使花粉均匀振落飞散。80年代初期郯城县还有的银杏园采用雌树高接雄枝,使其自然授粉,接穗以从开花晚的雄树上选取为好。
  1981年郯城县重坊、新村银杏园为节约花粉,提高工效,又试验采用了喷雾法授粉。一般50年生株产50kg的银杏树,如用机动喷雾器喷雾,需100g鲜花序的花粉,兑水25kg;如用背负式喷雾器只需50g鲜花序的花粉兑水5kg;用超低量弥雾机仅需10g鲜花序的花粉兑水0.5kg。郯城果农经验,银杏雌花胚珠顶部吐岀一滴似露水的“性水”时开始授粉, 时间为6~7天,其中以“性水”珠相当于授粉口直径的2~3倍时,为最佳时期(只有2~3天)。喷雾法授粉操作方便、授粉均匀、着果率高,但切忌用粉量过大而使结果过量。1983年开始郯城县大面积推广喷雾法授粉,有些果农还远到江苏、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银杏产区授粉或传授技术。
  六、病虫害防治
  自古迄今,境内尚未发现大批银杏遭受病虫严重危害的记载。近些年来,随着银杏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栽培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不少杨树等“杂树”被伐,生态平衡受到一定影响,银杏病虫害有所发现和滋生。病害主要有叶枯病、茎腐病、立枯病、黄化病,虫害主要有茶黄蓟马、银杏超小卷叶蛾、大袋蛾。银杏超小卷叶蛾一年一代,5月中下旬为害短果枝和枝梢顶部,其成虫羽化盛期(4月中旬初)为防治的关键时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喷洒多菌灵(或猛杀生、代森锰锌)加毗虫咻(或杜邦安打、万灵等)2~3次可有效兼治叶枯病、茶黄蓟马、大袋蛾等银杏病虫害。
  七、贮藏加工
  境内银杏贮藏方法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两种。留作种子用的贮藏方法:银杏采收时,选其硕大且外种皮无破损者,以1:4的湿沙拌匀后堆放室内,高30cm左右,待来春播种用。如贮藏除去外种皮的种核,则需晾晒至种壳发白时,以1:5的湿沙拌匀层积。普通情况只能贮藏至翌年6~7月,一到夏季银杏核仁就要僵化或发芽。80年代中期起鄰城县利用恒温库贮藏,才可以较长时间地保质、保鲜。
  银杏工厂化加工始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全市银杏加工厂最多时近30家。1986年建起的郯城县银杏罐头加工厂,为山东省第一个银杏罐头加工厂,生产的鄴子牌清水白果罐头1989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研制的银杏汁(银杏口服液)、银杏羹、白果精3个产品均属国内首创,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的银杏酒获国家专利;实施的银杏叶提取黄酮甙的工艺研究,1994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郑城银露饮品有限公司天然银杏露1995年被选为国宴用品。郯城亿康食品公司银杏罐头1999年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郯城汇丰食品公司速冻白果仁、生冻白果仁、保鲜白果仁、脱水烘干白果仁、白果粉等系列产品畅销日韩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临沂罗庄亿阳牌银杏叶茶1998年获美国 FDA认证,批量销往欧美市场。
  第三节临沂银杏种质资源
  银杏属裸子植物,仅一科一属一种,临沂栽培的银杏也是银杏1个种,还有2个变种,即叶籽银杏和垂枝银杏。
  一、种类介绍
  银杏(Ginkgo biloba L.)
  银杏又名白果、鸭脚掌、公孙树。为落叶乔木,高25~35m。叶片在长枝上为互生,在短枝上则呈5~8枚簇生,扇形,宽4~8cm,先端开裂,有平行叶脉,叶柄细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为柔荑花序,药囊成对,有细柄,雌花有两胚珠着生在长柄上。种子(一般称果实,但非真正果实)如核状,有黄色肉质外种皮和白色骨质中种皮(即核壳),倒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5cm,内种皮纸质(膜质),上部灰白色,下部为浅褐色。种仁淡绿色或乳白色,有2片子叶,胚乳丰满,味甜微苦。在临沂银杏果实从盛花期到果实成熟需要180一200天,采收期为9月份(少数为10月上旬)。银杏生长缓慢,实生繁殖结果晚,盛果期树 (100-300年生)株产200kg左右。经济寿命长达千年。
  叶籽银杏(Ginkgo bilola var.epihylla Mak.)
  苍山县下村乡灵峰寺有株叶籽银杏,树龄600余年,树高23m,干高3.5叫胸径102cm,冠幅21.5mx15.5m,年产银杏可达500kg。郯城县政府院内有株叶籽银杏,属实生树,树龄30年左右,树高8.5m,胸径23.9cm,小枝细而下垂,节间长3.33cm。叶籽银杏除短枝上正常结果外,有的叶子上也结种实,苍山灵峰寺银杏2003年个别叶片上着生5枚叶籽银杏,但叶子上的种实种核较小,呈畸形。短枝上正常结的种实,呈圆形,外果皮较厚。沂源县织女洞、中庄河等80年代发现的5株叶籽银杏(全部为数百年老树),部分球果直接着生于叶片之上。国内在广西兴安县等地也发现有叶籽银杏。
  垂枝银杏(Ginkgo biloba var.pendula Carr.)
  郯城县渔场有2株45年生的垂枝银杏,其主枝角度大于75。,分枝均匀,枝条纤细绵长,较普通银杏明显下垂,整个树冠为圆锥形。其中1株树高14.5m,干高2.0m,胸径47.8cm,冠幅9.0mx10.0m,年产银杏40~50kg(图4-94)。郯城县新村乡也有部分垂枝银杏分布。国内在广西灵川县等地也发现有垂枝银杏。
  二、品种群划分
  根据银杏种核的长宽比例和两轴线的正交位置,临沂银杏品种可划分为以下5个品种类群。1.长子银杏类
  种核纺锤状卵圆形,上端圆钝,下部长楔形。种核长宽比例为2:1,纵横轴线之交点位于种核之中心位置。郯城金坠子(包括长把金坠、扁金坠、锥子把金坠)为长子银杏类的代表品种。叶籽银杏及郯城县的圆枣佛手等属于本类群。
  2.佛指银杏类
  种核卵形,下宽上窄,顶秃尖,两侧棱线明显。种核长宽比约1.6:1,纵横轴线之交点位于纵轴上端1/3处。郯城新村的燕尾银杏,新选育的郯城13号、郯魁(郯城306)、新宇,引自江苏的七星果、洞庭皇、扁佛指及浙江的橄榄佛手、长佛手等属于本类群。
  3.马铃银杏类
  种核宽卵形或宽倒卵形,外形似马铃状。种核大部上宽下窄,无腹背之分,两侧棱线明显,中部以上尤显。种核长宽比约1.3:1,纵横轴线之交点位于纵轴上端2/3处。郯城县的马铃、老和尚头,新选育的郯城5号、鄰城16号、郑早(郯城111)、郯艳、魁铃、魁金(大金果),引自江苏邳州的马铃2号、马铃4号、马铃5号及湖北的安陆大马铃、浙江的圆底佛手、广西的海洋皇等属于本类群。
  4.梅核银杏类
  种核长卵形或短纺缍形,外形似梅核。种核上下宽度基本相等(上部稍显宽圆)。种核长宽比约1.2:1,纵横轴线之交点位于纵轴上端4/5处。郯城县的大梅核、小梅核、高生果(竹节银杏),引自湖北的安陆大梅核、日本的金兵卫等属于本类群。
  5.圆子银杏类
  种核近圆形或扁圆形,上下左右基本相等。种核长宽比约1:1,纵横轴线之交点位于种核之中心位置。郯城县的圆铃、大龙眼、猴子眼银杏及新选育的郯城9号、郯丰(郑城107)、郯新(郯城207)、团峰(圆铃6号),苍山县的圆白果,莒县浮来山的小龙眼,引自广西兴安的桐籽果、日本的黄金丸、藤九郎、岭南等属于本类群。
  第四节品种描述
  境内银杏以往都是嫁接的农家品种与实生株混杂,其品种为群众自发选择,到70年代大致分为金坠、圆铃、马铃三大类群。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郯城县林业局门秀元、王玉芬等利用初选的20株母树为无性繁殖材料,选出了郯城9号、鄰城5号、鄰城13号、郯城16号4个优良品种。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鄰城县林业局宫玉臣等通过良种普査,筛选出郯丰、郯新、郯魁、郯艳、郯早5个高产品种。90年代初期,国营郯城县苗圃皇甫桂月和山东林业学校合作,优选出魁铃、魁金、新宇、团峰4个品种。90年代中后期,郯城县林业局张振学、王玉芬等又选出郯叶300、郯叶202、郯叶211、郯叶111等4个叶用品种,同期郯城县银杏研究所王玉芬等还从县内2000余株雄性大树中选出郑城402、郑城501、郯城601等3个花穗长、出粉率高的雄株良种。1991年国营郵城县苗圃还从日本引进了藤九郎、金兵卫、岭南、黄金丸4个银杏品种(后经观察藤九郎、岭南表现优良)。1992年~1997年郯城县林业局与省林业厅合作在清泉寺林场组建了银杏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了全国5省区(山东、江苏、广西、湖北、浙江)和日本的银杏品种类型或单株109个,以马铃、佛指、圆子类较多。目前境內已结果的银杏品种类型56个,雄性品种3个,其中本地36个(含雄性品种3个),引进23个。
  1.金坠子
  又称长白果,为郯城著名的银杏品种类型,属长子银杏类。包括长把金坠,扁金坠、锥子把金坠本品种之特点为球果与种核均似妇女之耳坠,故名
  球果倒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熟时金黄色有光泽,单粒球果重12.7-18.3g,种核长卵形,两端窄狭,最宽处位于中部以下,大小约2.4cm x1.8cm x1.3cm,单粒种核重I .91-3.44g,出核率26%左右,出仁率约80%。
  长把金坠又称大金坠或圆头金坠,其典型植株见于郯城县新村乡新五村,树龄约60年。长把金坠的球果柄稍长,单粒种核平均重2.81/图4-91):扁金坠的典型植株见于郯城县重坊镇卜里村,树龄约1)0年,其球果略扁,单粒种核平均重3.44g锥子把金坠又称小金坠,其球果前端细长尖突,典型植株见于郯城县重坊镇高庄村,树龄400余年,单粒种核重1.91~2.99g。本品种树势强健,生长快速,具有稳产高产的性能:其中长把金坠无大小年,质细性糯.味略香,为本品种之最佳类型。
  2.马铃
  又分大马铃、中马铃、小马铃.属马铃银杏类。本品种的球果呈倒卵形,上端具小尖头,中有缢痕,酷似马铃,故名。主产于郯城县新村、塂上、重坊大马铃单粒种核重为2.55g,果柄短扁,长约3.0cm;中马铃的单粒种核重丨.9g,果柄直,长约3.5cm;小马铃(细马铃)的单粒种核重1.3g.果柄细,长约3cm。
  大马铃球果倒卵圆形,熟时橙黄色,满布白粉,外种皮具透明梭状细胞、本品种种仁饱满,性糯味香,但胚芽略有苦味、大马铃发枝力强,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
  3.圆铃
  又分平底圆铃、尖底圆铃、甜白果,属圆子银杏类。球果圆球形或近圆球形,熟时青黄色,被薄白粉,单粒球果重11.8~15.7g。种核卵圆形,丰满,种核大小一般为2.1cmx1.9cmxl.7cm(图16.1)尖底圆铃可见于郯城县胜利乡吴卜坦村,树龄约40年,单粒球果平均重15.72g,单粒种核平均重3.75g,平底圆铃可见于郯城塂上镇術头村,树龄约50年,单粒球果平均重11.8g,单粒种核平均重2.97g。
  郯城县塂上镇后埝村有株400年生的圆铃银杏,树高26.0m,胸径1.25m,冠幅17.5mx17.0m,球果单粒重12.3~15.1g,种核单粒重1.95~2.78g。该圆铃银杏种核虽然较小.但种仁始终清甜,群众称为“甜白果”。据当地群众反映,不管食用多少,均不会发生中毒现象.在食用银杏中位居上品甜白果在树体、种实、种核等方面属圆铃型,为特异单株,1992年该株种核产量300kg。
  4.郯城9号
  1979年由郯城县选出,原株为该县新村乡新一村100年生嫁接母树,属圆子银杏类先后引种到海阳、枣庄、泰安等地和江苏、广西、安徽等省,1990年引种到日本。
  果实近圆形.先端微凹陷,油胞大,突起,成熟后橙黄色,并有白色蜡粉,岀种核率32%。种核白色,有光泽,卵圆形,先端平,中部最宽.棱线较宽;种核单粒重2.62g;种仁汁浓,清香甘美,品质佳。9月下旬成熟(图16.2)。
  树势强壮,树体矮小(10年生树高仅1.85m),树姿开张.枝条节间短,多为3.1cm叶片大而厚,边缘呈波浪狀,单叶面积19.0c㎡,叶鲜重0.69g.成花容易,嫁接3年结果,5年(结果株率91.6%)平均株产2.19kg(折种核0.7kg).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是一个早实、丰产,适于矮化密植栽培的优良品种。
  5.郯城5号
  1979年由郯城县选出,母株为该县新村乡新一村的35年生嫁接树,属马铃银杏类:目前引种到泰安、海阳等地及江苏、广西等省,1990年引种到日本。
  果实倒卵形,先端凹陷,成熟后橙黄色;外果皮油胞小,密生。种核白色.右光泽,椭圆形,先端有偏歪的小尖;棱线2条,两维管束明显;种核单粒重2.52g.出仁率28%,种仁丰满多汁,风味清香.甘美,品质佳。9月中下旬成熟。
  该品种树势较强.成枝率高.结果早,嫁接后3~4年见果,5年投产,是山东省目前早实、丰产、优质的银杏良种。
  6.郯城13号
  11979年由郯城县选岀,母树为该县新村乡新一村150年生嫁接树,属佛指银杏类。已在生产上推广,先后引种到泰安市及江苏省,1990年引种到日本。
  果实呈椭圆形,先端有尖;外种皮内油胞大而突出,成熟后杏黄色,有白色蜡粉。种核椭圆形,先端突起有尖;两维管束痕相连结,棱线粗,三棱线的种核约占25%~30%;种仁乳黄色,多汁,风味清香,口感甜,无苦味。平均种核单粒重2.38g,出核率32%。9月中下旬成熟采收(图16.3)。树势较强,树姿开张,枝条角度大,成枝率低,节间短,芽体小,一年生枝条稍弯曲,叶片浓绿,落叶较其他品种晚.嫁接后第4年结果,第5年结果株率可达到50%以上,第8年可大量投产,进入结果期后丰产稳产,较耐干旱,是林网和果材兼用型的优良品种。
  7.郯城16号
  1979年由郯城县选出,母株为该县新村乡新一村100年生嫁接树,属马铃银杏类。已在生产上推广,先后引种到江苏、广西等省,1990年引种到日本。
  果实卵圆形,先端下陷;外种皮油胞大而稀,成熟后橙黄色,有白色蜡粉种核白色,有光泽,卵圆形,棱线两条;先端有突出点,维管束痕突出;种仁乳白色,汁浓,具清香风味,质地糯,略有苦味,品质上。长2.3cm、宽1.65cm,单粒平均重3.33g,岀核率32.5%。9月中旬成熟,属中早熟品种。
  树姿直立,幼树生长较旺,成枝率髙,形成树冠快,枝条节间长3.69cm,单叶面积15.4cm2,单叶鲜重0.58go2年生枝条上的芽就能成花、结果,丰产性强、由于树势生长旺,树体较大,不适于矮化密植。
  8.郯早(郯城111)
  1988年由郯城县选岀,原株为该县重坊镇东高庄40年嫁接树,属马铃银杏类,1996年通过省级鉴定:果实长椭圆形,顶端凸起有尖,单
  果重13.93g,出核率27.14%,种核卵圆形,单核重3.78g,出仁率79.12%:种仁口感香甜、糯性适中,涩度小,品质优。成熟期为9月中旬(图16-4)。
  树势强,树冠形成快。萌芽率82.02%,成枝力20.5%,节间长3.38cm,单叶面积16.7cm2。母树产量47.6kg(4年平均)。嫁接后第3年结果,第5年结果株率83.2%,9年生树最高株产23.25kg,属早实、丰产、大粒、优质的品种。
  9.魁铃(马铃3号)
  1991年郯城县选岀,母树为该县重坊镇东高庄村100年生嫁接树,属马铃银杏类,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先后引种推广,1995年通过部级鉴定。果实阔椭圆形,单果重17.4g,岀核率23.4%。核肥厚,中隐线稍明显,单核重4.0g,出仁率77.9%.种仁含脂肪3.64%,口感甜香,糯性强,品质上,10月上旬果实成熟。
  幼龄树成枝力较高(45.4%),成龄树成枝力较低(17.9%),节间长4.8cm,单叶面积24.8c㎡,单叶鲜重0.7g。母树产量48kg(1990年);用5年生砧木嫁接后3~4年开始结果,第5年结果株率18.2%,第8年结果株率100%一10年生树平均株产8.5kg,是粒大、质优.丰产、稳产且适应性强的晚熟优良品种。
  10.郯魁(郯城306)
  1988年郯城县选岀,原株为该县堆上镇王桥村90年生嫁接树,属佛指银杏类,1996年通过省级鉴定。
  果实呈阔卵圆形,顶端微凸有尖,单果重13.42g,岀核率26.58%。种核为倒卵圆形,单核重3.56g,出仁率78.22%,单仁重2.78g,种仁口感甜香适中,稍苦,涩度小,9月下旬果实成熟(图16.5)。
  树势偏强,萌芽率76.71%,成枝力20.99%,节间长3.55cm,单叶面积15.1c㎡,嫁接后第4年开始结果,第5年结果株率88.1%,9年生树最高株产17.3kg,是优质、粒大、丰产的中晚熟品种。
  11.魁金(大金果}
  1991年郯城县选出,母树为该县重坊镇西高庄村80年生嫁接树,属马铃与佛指银杏的过渡类型,湖南、四川、陕西、浙江、广西等省区先后引种推广,1995年通过部级鉴定。
  果实倒卵形,果柄长而弯曲,单果重12.9g,岀核率27.6%.核长形,上下两端似金坠,但中隐线明显(当地称“二节头”),单核重3.56g,大小校均匀,皮薄,出仁率78.8%,种仁含脂肪3.91%,口感甜香(无苦味),糯性强,品质上.9月下旬果实成熟,树势较强,幼龄树成枝力较低(24.53%),节间长4.2cm,单叶面积28.2c㎡,母树产量31kg(1990年)。用5年生砧木嫁接后3~4年开始结果,第4年结果株率40.5%,第6年结果株率90%。10年生树平均株产10.2kg,是早实、粒大、质优、丰产且适应性强的中晚熟优良品种。
  12.高生果
  以郯城县塂上镇王桥村一带栽培较多,为优良的银杏用材类型.属梅核银杏类,系实生自然变异。其树冠窄小,树形挺拔,生长迅速,角度开张,分枝明显,树干近似竹节(当地也称竹节银杏)。
  种实长卵圆形,熟时鲜黄色,大小为2.5cmx2.4cmx2.3cm,单球重7.5g°种核长椭圆形,大小为2.0cmx1.95cmX1.7cm,单粒种核重1.65g。本品种壳厚味较苦,食用品质较差,但种子受精充分,胚的生活力极强.播种发芽率可达96%.表现了银杏的野生经济性状,其雄株更适于用材和道路绿化。
  境内原产其它银杏品种类型(包括新选育的品种)以及引进的银杏品种列表介绍如表 (表16—3)。

知识出处

临沂果茶志

《临沂果茶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主要内容有大事记、总述、树种专章及附录。由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临沂市经济林管理站、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以及各县区果茶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组成《临 沂果茶志》编写组,陈修会担任组长。编写组实行了篇章主笔人员责任制:申为宝“苹果”, 陈修会“大事记”、“总述”、“梨”、“山楂”,徐兴东“木瓜”,刘相东“桃”,高金富“杏”,赵锦彪 “李”,管恩桦“樱桃”、“枣”,张雷“葡萄”,孙会兵“柿”,赵志昆“石榴”,朱飞“草莓”,宋学智 “板栗”,闫洪楚“核桃”,牛天印“银杏”,郭存善“茶”,陈修会、马红梅、王辉霞“附录”。 本志作为市地级综合性果茶志书,目前国内尚缺先例可循。加之限于篇幅和时间、以 及编纂者的见闻,因此,本志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愿本志提供的临沂果茶的纲目,能够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本志资料征集、编纂期间,承蒙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全国农 技中心园艺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 所、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果树工作站和临沂有关部门以及诸多领导专家的支持、 帮助,临沂许多老一代果茶科技工作者为本志的编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一并致以诚 挚的谢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