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栽培管理技术
核桃虽是传统古老树种,但多以零星实生栽植为主,历史上有关核桃栽培研究甚少。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人员在核桃的生产技术、品种资源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逐步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
明清时期,本地核桃繁殖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经验。乾隆二十年(1755)沂州《农圃便览》中对核桃繁殖等做了较详细的记载:留种者勿摘,俟其青皮裂,自落乃佳。种核桃选壳光、绉浅、体重者。掘地二三寸,铺瓦,加粪;上种核桃,覆土,踏实,浇水。冬月冻裂壳,来春自生。下铺瓦者,使无入地直根,好移栽也。
核桃历史上采用实生繁殖。传统的作法是选高产、稳产、优质的盛果期健壮植株采种,种子采用风干贮藏、层积沙藏或秋播。干藏的种子,播种前则需冷水浸种催芽,浸泡4~5天,每天换水1次,使种子充分吸水;沙藏的种子,待春天解冻后,约30%发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的缝合线与地面垂直平放,以利于幼根和幼茎生长顺利,出苗快。
为了加速繁殖以扩大核桃的栽培,70年代学习外地经验,开始苗圃地育苗以及低产实生核桃树改接良种。核桃苗木枝接时间宜在4月上旬,砧木开始萌芽时;大树高接宜在4月上中旬展叶时,避过伤流旺季。嫁接方法多采用劈接、舌接和芽接等。嫁接后必须严格保湿,多采用大小适宜的塑料膜,内衬一层报纸卷在嫁接部位,扎紧下端,呈圆筒状,向筒内填装湿土或湿锯屑(以埋过接穗1cm为度),塑料筒上口在接穗以上留出5~7cm的空间,然后扎紧。接后待新梢长满塑料筒上部空间时,解开上口放风。80年代后嫁接改用,蜡封接穗,嫁接方法采用双舌接、嵌芽接等方法,嫁接时用塑料布将接口包严扎紧,待伤口愈合后解除包扎物。
二、栽植
历史上核桃多在山区梯田地堰、宅旁、院内零星栽植。成片栽植每666.7㎡也不超过30株,都是稀植大树。70年代后由于良种的选出应用,经济效益的增加,改变了栽培制度,向密植栽培发展。1983年地区林业局、蒙阴县林业局在蒙阴县联城乡李家北山村建核桃密植园,栽植密度为2.5x3m、3x3m。1989年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在村南岭栽植核桃密植园13.4h㎡,栽植密度为3x4m。1992沂南县青驼镇大官庄村春季用营养杯育苗,夏季当苗木长到50cm时在东山山坡栽植10hm2,成活率90%以上。1996年费县芍药山乡杏树湾栽植66.671m2,栽植密度为3x3.5m。
三、土肥水管理
山岭零星核桃树的栽培管理以垒地堰、整修鱼鳞坑等保持水土措施为主,采用撒施、穴施、沟施等方法适当施土杂肥,冬春季结合施肥刨树盘。山地梯田核桃园,注意整修堰埂,加高堰坝,梯田田面整成外撅嘴、倒流水的形式,充分发挥蓄水保土的作用。堰边、沟旁及一切能够涵蓄水分的地方种植紫穗槐等灌木绿肥,既保土又增加肥源。进入80年代,随着密植园的建立,增施肥料已成为主要的管理措施。每年在采收后落叶前施基肥1次,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的磷肥和钾肥,结果园每666.7m2施土杂肥2000~3000kg。追肥3次,即春季芽萌动后追施1次氮肥,5月下旬或6月上旬追施1次氮磷钾复混肥,8月中旬追施1次多元素复合肥。折合666.7m2施氮12kg、磷6kg、钾4kg。90年代推广树盘覆草,覆草厚度20~25cm,上面撒土压实,防止火灾及风吹,草烂后翻入地下。
四、整形修剪
核桃传统栽植多是放任生长,基本不修剪,无一定树形,每年冬季拿镰刀钩除枯干枝。70年代以后,对盛果大树进行修剪,秋后疏除外围过密的枝,如并生枝、下垂枝、重叠枝、纤细冗长枝、交叉枝、病虫枝等,以改善内膛风光条件,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延长内膛小枝的寿命。80年代以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对幼龄早实核桃在栽后也依其生长习性进行整形修剪。树形多采用自然圆头形或主干疏层形,定干高度为1~1.5m,在定干部位的上部选留3~4枝作为主枝,最上部一枝拉斜成60°角,保持各主枝间的均势,在主枝上再按不同的方位选配各级侧枝,增加分枝量,5~6年完成整形。
蒙阴县林业局(1986)采用幼树拉枝控制长势,即嫁接后第2年开始,每年春季萌芽后将旺枝拉成水平,冠径可扩大31.41%,枝量增加51.35%,坐果率提高22.7%;盛果期采用背上枝更新、背后枝换头和人工拉枝等方法,达到骨干枝基角80° ~90°、腰角45° ~50°、顶角40°,维持内膛结果;盛果期后,每年霜降至落叶前半月对多年生枝进行回缩更新,调整郁闭度在0.8~0.9,树高控制在2.5~3m,年修剪量在20%~30%,剪留单株结果母枝250个左右,666.7m2结果母枝留量2万条,有利于丰产稳产。
五、病虫害防治
.自古核桃以实生散植为主,管理粗放,一般不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也未形成规范的防治技术。后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80年代,对病害的防治蒙阴县果树站于每年7月上旬和下旬交替喷70%的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和50M的链霉素加2%硫酸铜液各1次,能较有效地控制核桃黑斑病的危害。费县芍药山乡为防治核桃横沟象,采取7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核桃树颈部涂一层耐雨冲刷的石灰泥,以防成虫产卵;对已受害的树,则扒开颈部土层,撬开烂皮后喷50~100倍磷胺。目前多数核桃园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①冬季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病虫果集中烧毁,减少病虫越冬场所。②萌芽前喷一次3°Be~5°Be石硫合剂,防治越冬病虫害。③麦收前开始每隔15一20天喷1遍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或福星,连喷3遍,防治黑斑病和炭疽病,也可混加万灵或速灭杀丁等杀虫剂防治核桃举肢蛾。
六、采收
过去采收核桃,均在核桃青果变黄、部分开裂时,用竿打落拾取。对未脱青皮的核桃则采取堆放后熟,这样常发生腐烂,污染核壳,影响外观,因此出口核桃必须先经过漂洗(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水剂:清水为1:30一40),然后晾干。80年代以后,开始将打落而未脱核桃,用3000~5000mg/L乙烯利浸蘸约30秒钟,然后堆放在荫棚下或通风的空室内,堆高30~50cm,在气温24℃左右,经5天时间,青皮自裂达95%以上时,稍加拍打,即可取核果。用这种方法脱青皮,核壳清洁、美观。脱去青皮的核桃要贮存于通风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