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核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果茶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224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核桃
分类号: S664.1
页数: 10
页码: 258-267
摘要: 核桃原名胡桃,是临沂重要果树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称为木本油料果树。核桃还是临沂传统的出口商品, 年出口曾达百吨。
关键词: 坚果类 核桃

内容

第十五章核桃
  核桃原名胡桃,是临沂重要果树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称为木本油料果树。据分析,100g核桃仁含脂肪67.90g、蛋白质15.43g、总糖2.37g,磷320.8mg、钾370.6mg、钙104.1mg、铁2.90mg、锌2.61mg,并含有多种氨基酸。核桃仁出油率约65%,其油脂中的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是一种高级食用油。核桃仁温肺、定喘、补肾、固精,可用于虚寒、喘咳、膝酸软、遗精、阳痿等症的辅助治疗,对健脑及长寿十分有益。核桃还是临沂传统的岀口商品,年出口曾达百吨。
  核桃树树体高大,枝叶繁茂,根群发达,寿命长。在山丘、坡麓、梯田地边栽植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还是实行果粮间作的良好树种。城郊栽植具有较强的防尘及净化空气的作用。核桃木材色泽淡雅,纹理致密,属高级装饰用材。
  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核桃是沂蒙山区栽培历史久远、种质资源丰富的古老果树之一。沂山山旺的矽藻土页岩中,保存着多种核桃类群的植物化石,其中核桃属有披针叶核桃、鲁核桃、核桃楸、短果核桃、长果核桃;山核桃属有:心状山核桃和华山核桃。这些都是距今1800万年前的野生核桃资源。明清时期,核桃在本地已成为重要果树之一,据嘉靖十二年(1533)(山东通志》记载:“核桃出齐、兖、青三郡,青州为佳。”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清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县志》及《蒙阴县志》、康熙二十八年(1689)(费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郯城县志》、嘉庆元年(1769)(莒州志》等史志都将核桃记载入果属。乾隆二十五年(1760)《沂州府志》记载:核桃外刚内柔树最高。光绪十二年(1886)(日照县志》记述:核桃即胡桃,图经本草云汉张骞使西域始得种。民国6年(1917)《临沂县志》记载:核桃即胡桃仁可食木质佳。始建于明初的沂水县核桃园、核桃坊,清朝的郯城县核桃园、蒙阴县核桃万、苍山县核桃园以及费县核桃峪等村庄还均以当初盛产核桃而得名,可见历史上沂蒙地区栽植核桃是相当普遍的。
  民国8年(1919)《山东各县乡土调査录》记载:费县、临沂特产出产核桃;却城县输出品油栗子、核桃、芝麻。据《中国实业志)(1934)资料,山东省主产核桃有19个县,其中沂水、费县、日照3县有6800株,1933年产核桃335t。1942年华北实业总署统计:蒙阴、日照、费县、郯城4县有核桃2850株,当年产核桃74t,可见当时因战乱核桃损失的严重程度。到1949年全区核桃产量(含沂源、日照、莒县)也只有2826。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时期,1952年核桃产量376t。50年代中期群众对核桃加强了管理,使老树得以复壮,1957年产量增至1009t。50年代末,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核桃不仅产量锐减,树木也遭大量砍伐。60年代初期经过调整后,政府又大力号召发展核桃,并称之为木本油料。1963年3月林业部调拨给山东省396.5kg新疆早实混合种子,分给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山东农学院、临沂县茶山园艺场、鄰城县马陵山林场等十几个单位进行试种,同时在全省推广。此后平邑、费县、蒙阴、苍山等县相继引入新疆薄皮核桃,开始了临沂栽培早实核桃的新阶段。栽培制度也开始从实生繁殖、粗放管理,逐步过度到嫁接繁殖、良种集约栽培。1965年核桃产量恢复到242t,此后一直徘徊不前,直到1979年年产量也仅为255t。70年代后期,国内从新疆早实核桃后代选出的新品种,如元丰核桃,已成批嫁接繁殖,使核桃结果时间提早了4~5年。1983年地区林业局、蒙阴县林业局在蒙阴县联城乡李家北山村建0.65hm2核桃密植园,引进良种.阿9、上宋6号和元丰3个品种嫁接。该园1986年见果,1987年666.7m2产181.8kg,产值909.07元;1991年666.7㎡产量达到252.47kg,产值为1515元。
  由于核桃为深根性果树,喜钙而稍耐盐碱,不耐涝,加之树冠大、单产低,使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仅在苍山、费县、平邑、沂水、蒙阴等县青石山区梯田堰边、山涧峪沟及村旁、路边等有所栽植。苍山县青石山面积大,历史上就有栽培核桃的习惯。苍山大花皮核桃,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1957年苍山核桃产量曾达159t,1959年国家林业部在该县仲村、神山、磨山、下村、鲁城建立5个核桃生产基地。虽后期管理不善,但至今梯田地堰、宅旁院内都可见树体高大硕果累累的核桃大树。1966年该县还引进新疆核桃种250kg,育苗4万株,在鲁城、下村一带栽植。
  费县核桃主要分布在芍药山、马庄等南部青石山区,芍药山区至今仍有200年以上老核桃树10多株,百年以上的核桃树上百株,北山口村一棵核桃王(图3一13),树龄360年,干周2.5m,树高14m,冠径12m,占地120㎡,虽树体主干空心,半边枯死烂掉,但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年产鲜核桃50余千克(图3一13)。90年代中期开始,该乡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中国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引进了鲁光、香玲、丰辉、薄壳香、辽宁1号等具有早实、丰产、薄壳特点的优良品种十余个。1999年芍药山乡被山东省农科院列为“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到2003年该乡核桃发展到2000hm2,170万株(其中改接90万株),年产量达200t,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临沂2004年核桃栽培面积为2440h㎡,产量1128t,以费县、苍山、沂水、蒙阴等县产量较高、面积较大(表15一1、15一2)。费县芍药山、苍山县下村、沂水县崔家峪等已成为重要的核桃生产基地(表15-3)。第二节栽培管理技术
  核桃虽是传统古老树种,但多以零星实生栽植为主,历史上有关核桃栽培研究甚少。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人员在核桃的生产技术、品种资源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逐步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
  明清时期,本地核桃繁殖已形成了较成熟的经验。乾隆二十年(1755)沂州《农圃便览》中对核桃繁殖等做了较详细的记载:留种者勿摘,俟其青皮裂,自落乃佳。种核桃选壳光、绉浅、体重者。掘地二三寸,铺瓦,加粪;上种核桃,覆土,踏实,浇水。冬月冻裂壳,来春自生。下铺瓦者,使无入地直根,好移栽也。
  核桃历史上采用实生繁殖。传统的作法是选高产、稳产、优质的盛果期健壮植株采种,种子采用风干贮藏、层积沙藏或秋播。干藏的种子,播种前则需冷水浸种催芽,浸泡4~5天,每天换水1次,使种子充分吸水;沙藏的种子,待春天解冻后,约30%发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应将种子的缝合线与地面垂直平放,以利于幼根和幼茎生长顺利,出苗快。
  为了加速繁殖以扩大核桃的栽培,70年代学习外地经验,开始苗圃地育苗以及低产实生核桃树改接良种。核桃苗木枝接时间宜在4月上旬,砧木开始萌芽时;大树高接宜在4月上中旬展叶时,避过伤流旺季。嫁接方法多采用劈接、舌接和芽接等。嫁接后必须严格保湿,多采用大小适宜的塑料膜,内衬一层报纸卷在嫁接部位,扎紧下端,呈圆筒状,向筒内填装湿土或湿锯屑(以埋过接穗1cm为度),塑料筒上口在接穗以上留出5~7cm的空间,然后扎紧。接后待新梢长满塑料筒上部空间时,解开上口放风。80年代后嫁接改用,蜡封接穗,嫁接方法采用双舌接、嵌芽接等方法,嫁接时用塑料布将接口包严扎紧,待伤口愈合后解除包扎物。
  二、栽植
  历史上核桃多在山区梯田地堰、宅旁、院内零星栽植。成片栽植每666.7㎡也不超过30株,都是稀植大树。70年代后由于良种的选出应用,经济效益的增加,改变了栽培制度,向密植栽培发展。1983年地区林业局、蒙阴县林业局在蒙阴县联城乡李家北山村建核桃密植园,栽植密度为2.5x3m、3x3m。1989年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在村南岭栽植核桃密植园13.4h㎡,栽植密度为3x4m。1992沂南县青驼镇大官庄村春季用营养杯育苗,夏季当苗木长到50cm时在东山山坡栽植10hm2,成活率90%以上。1996年费县芍药山乡杏树湾栽植66.671m2,栽植密度为3x3.5m。
  三、土肥水管理
  山岭零星核桃树的栽培管理以垒地堰、整修鱼鳞坑等保持水土措施为主,采用撒施、穴施、沟施等方法适当施土杂肥,冬春季结合施肥刨树盘。山地梯田核桃园,注意整修堰埂,加高堰坝,梯田田面整成外撅嘴、倒流水的形式,充分发挥蓄水保土的作用。堰边、沟旁及一切能够涵蓄水分的地方种植紫穗槐等灌木绿肥,既保土又增加肥源。进入80年代,随着密植园的建立,增施肥料已成为主要的管理措施。每年在采收后落叶前施基肥1次,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速效的磷肥和钾肥,结果园每666.7m2施土杂肥2000~3000kg。追肥3次,即春季芽萌动后追施1次氮肥,5月下旬或6月上旬追施1次氮磷钾复混肥,8月中旬追施1次多元素复合肥。折合666.7m2施氮12kg、磷6kg、钾4kg。90年代推广树盘覆草,覆草厚度20~25cm,上面撒土压实,防止火灾及风吹,草烂后翻入地下。
  四、整形修剪
  核桃传统栽植多是放任生长,基本不修剪,无一定树形,每年冬季拿镰刀钩除枯干枝。70年代以后,对盛果大树进行修剪,秋后疏除外围过密的枝,如并生枝、下垂枝、重叠枝、纤细冗长枝、交叉枝、病虫枝等,以改善内膛风光条件,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延长内膛小枝的寿命。80年代以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对幼龄早实核桃在栽后也依其生长习性进行整形修剪。树形多采用自然圆头形或主干疏层形,定干高度为1~1.5m,在定干部位的上部选留3~4枝作为主枝,最上部一枝拉斜成60°角,保持各主枝间的均势,在主枝上再按不同的方位选配各级侧枝,增加分枝量,5~6年完成整形。
  蒙阴县林业局(1986)采用幼树拉枝控制长势,即嫁接后第2年开始,每年春季萌芽后将旺枝拉成水平,冠径可扩大31.41%,枝量增加51.35%,坐果率提高22.7%;盛果期采用背上枝更新、背后枝换头和人工拉枝等方法,达到骨干枝基角80° ~90°、腰角45° ~50°、顶角40°,维持内膛结果;盛果期后,每年霜降至落叶前半月对多年生枝进行回缩更新,调整郁闭度在0.8~0.9,树高控制在2.5~3m,年修剪量在20%~30%,剪留单株结果母枝250个左右,666.7m2结果母枝留量2万条,有利于丰产稳产。
  五、病虫害防治
  .自古核桃以实生散植为主,管理粗放,一般不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也未形成规范的防治技术。后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80年代,对病害的防治蒙阴县果树站于每年7月上旬和下旬交替喷70%的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和50M的链霉素加2%硫酸铜液各1次,能较有效地控制核桃黑斑病的危害。费县芍药山乡为防治核桃横沟象,采取7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核桃树颈部涂一层耐雨冲刷的石灰泥,以防成虫产卵;对已受害的树,则扒开颈部土层,撬开烂皮后喷50~100倍磷胺。目前多数核桃园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①冬季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病虫果集中烧毁,减少病虫越冬场所。②萌芽前喷一次3°Be~5°Be石硫合剂,防治越冬病虫害。③麦收前开始每隔15一20天喷1遍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或福星,连喷3遍,防治黑斑病和炭疽病,也可混加万灵或速灭杀丁等杀虫剂防治核桃举肢蛾。
  六、采收
  过去采收核桃,均在核桃青果变黄、部分开裂时,用竿打落拾取。对未脱青皮的核桃则采取堆放后熟,这样常发生腐烂,污染核壳,影响外观,因此出口核桃必须先经过漂洗(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水剂:清水为1:30一40),然后晾干。80年代以后,开始将打落而未脱核桃,用3000~5000mg/L乙烯利浸蘸约30秒钟,然后堆放在荫棚下或通风的空室内,堆高30~50cm,在气温24℃左右,经5天时间,青皮自裂达95%以上时,稍加拍打,即可取核果。用这种方法脱青皮,核壳清洁、美观。脱去青皮的核桃要贮存于通风阴凉处。
  第三节临沂核桃种质资源
  一、种类介绍
  临沂境内有山东原有的全部3个种,即普通核桃、核桃楸、野核桃。
  1.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
  乔札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6cm,宽3~6cm,顶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歪斜,近圆形,全缘或具稀锯齿;脉腋内具簇生短茸毛,侧脉11~15对。雄花序长5~10cm,雄花的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被短腺毛雄蕊6~30枚,花药黄色,无毛;雌花序具1~3枚雌花,偶有8~10枚者(穗状核桃),雌花总苞被短腺毛,柱头浅绿色。果近球形,直径4~6cm,无毛;坚果具两条纵棱,顶端有短尖,隔膜较薄,食用部分为胚乳转化为的子叶(种仁)。花期5月,果熟9月。
  普通核桃分布较普遍,是核桃属唯一的经济栽培树种。
  2.核桃楸(Juhlans mandshurica Maxim.)
  乔木。奇数羽状复叶,长40~50cm,叶柄长5~9cm,基部膨大,叶柄及叶轴被短柔毛或星状毛;小叶9一17枚,椭圆至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歪斜,楔形至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小叶对生,无柄。雄花序长9~20cm,花序轴被柔毛;雄花小苞片2枚,位于苞片基部;花被片3枚,雄蕊12一14枚,花药黄色,被灰黑色细柔毛;雌花序穗状,4一10枚花,花序轴被柔毛;雌花长5~6mm,被柔毛,柱头鲜红色。果实球状、卵状或椭圆状,顶端尖,密被腺质短柔毛;果实长3.5~7.5cm,直径3~5cm;坚果顶端具尖头,8条纵棱,其中两条最明显,各棱间具不规则空隙,隔膜内亦有空隙。花期5月,果实8~9月成熟。
  核桃楸喜光、不耐荫,适于山涧、河流两岸土层深厚沃地,可做核桃的砧木。
  3.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Dode.)
  乔木。顶芽裸露,长约1.5cm,黄褐色,密生毛。奇数羽状复叶,长40~50cm;叶轴及叶柄被毛,小叶9~17枚,对生或近对生,无柄,卵状矩圆形至长卵形,长8~15cm,宽3~7.5cm,顶端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雄花序长18一25cm,花序轴有疏毛;雄花被腺毛,花药黄色,有毛,药隔稍伸出;雌花序穗状,长8~15cm,密生棕褐色毛;坚果卵状或阔卵状,顶端尖,有6~8条纵棱,纵棱间有不规则尖锐刺状凸起和凹陷,壳厚,仁小。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
  临沂尼山、沂山、蒙山有野生分布,垂直分布在800m以下峪沟。
  二、品种群的划分
  60年代新疆核桃引入临沂以前,临沂栽培的普通核桃都是晚实核桃类,新疆核桃引人临沂后,逐步丰富了核桃品种资源,形成了早实核桃类。因此,临沂目前栽培的核桃可分为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两大类。
  按《山东果树志》(1996年版)分类标准,大花皮核桃属于晚实核桃类中的大麻核桃类群(坚果表面密布大麻坑为其特点,壳内褶壁并不发达,容易取仁),积核桃属于晚实核桃类中的夹核桃类型(此类果壳特厚而坚硬,隔膜肥厚而木质化,难以取仁)。由新疆引进的实生后代中选出的香玲、元丰、鲁光、丰辉等均属早实核桃类型。
  第四节品种描述核桃生产中,最早定名并用无性繁殖的品种(元丰)始于1979年,区域栽培的核桃习惯上都是实生繁殖,由于亲缘关系,虽有变异,但基本性状类似,故只能作为某个类型。
  1.积核桃
  原产于沂水县崔家峪上龙口村,属夹核桃类群。
  坚果近椭圆形,大型果,单果重15g;先端瘦,果尖极小;表面光滑,沟纹浅,麻坑极少;壳中厚。内褶壁极发达,隔膜极厚,且与内褶壁连合包被种仁,取仁难,出仁率30%左右。
  树势强,树姿开张,树冠呈圆头形,抗逆性强。该实生类型宜作砧木用。
  2.大花皮核桃
  原产于苍山县鲁城、下村、大炉一带,属大麻核桃类群,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大花皮核桃表面有褐色大花纹,近椭圆形,个大,单果重20g;皮薄,隔膜亦薄,种仁不充实,容易取仁,出仁率49%左右。核仁出油率为75%~83.5%,一般每50kg核桃可榨油12~16kg。
  该品种抗旱耐涝,产量稳定,20多年的树一般可产50kg左右。
  3.元丰
  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64年播种的新疆核桃实生苗中所发现的次年结果单株,后栽种于山东邹城草寺村,故名草寺6号。1979年全国核桃良种鉴评会命名为元丰。1983年蒙阴县林业局引进并推广。
  果实外皮浅绿色,无茸毛,青皮厚0.85cm;果柄粗,平均长1.59cm。坚果卵形,纵径3.83cm,横径2.89cm,平均单果重10.7~13.2g;壳面光滑,壳厚种仁饱满,易取整仁,内种皮浅黄色;坚果出仁率46.3%~53.3%,品质中上等。果实9月上旬成熟。
  树势中庸,11年生树,树高3.5m左右。枝条密生,中、短枝多。主、副芽不分离,无芽座。复叶5~9片,小叶卵圆形,深绿色,全缘,叶片较薄。为雄花先开放型,雄花期4月初,比雌花早10天左右。4.香玲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育成,母本为上宋6号,父本为阿9。1989年通过林业部鉴评命名,同年沂南县青驼引进并推广。
  果实圆形,黄绿色,茸毛稀少,皮孔多;青皮薄;果柄中短。坚果卵圆形,浅黄色;果基'平,壳面刻沟浅,光滑;纵、横、侧径平均3.4cm;缝合线平;紧密,不易开裂,内褶壁膜质或退化,纵隔不发达;平均单果重12.2g;壳厚0.9mm,取仁极易,可取整仁;内种皮淡黄色,无涩味,仁饱满,味香;出仁率65.4%,含脂肪65.48%,蛋白质21.63%,坚果美观,品质上等。果实8月下旬成熟(图4-83)。
  树势中庸,树姿直立,9年生树,树高5m,冠径2.2m,干径10.5cm,树冠呈椭圆形。枝条密生,结果枝平均长度6.6cm;每果枝平均坐果1.3个,侧芽结果率达81.7%。芽半圆形,大,离生,有芽座,芽尖绿黄褐色。复叶5~7片,小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叶缘无锯齿。雌花1~2朵,2朵居多;雄花少。鲁南山区雄花期4月中旬,比雌花早5天左右。
  5.阿9(薄壳)
  原产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983年蒙阴县林业局引进并推广。
  果实扁圆形,黄绿色,有茸毛;青果皮薄;果柄短。坚果圆形,浅褐黄色,果基平,果顶渐尖;果径平均3.0cm,壳面沟浅,光滑,缝合线较平,不易开裂;内褶壁膜质,纵隔不发达;平均单果重12.2g,壳厚1.0mm,可取整仁;内种皮黄色,无涩味,种仁饱满;出仁率60.3%,含脂肪75.9%,蛋白质19.63%。坚果外形光滑,品质中上等。
  树势中庸,树姿直立,树冠呈纺锤形。枝条短粗,生长中庸;结果枝平均长度18cm,每果枝平均坐果1.23个,侧芽结果率83.69%。芽扁圆形,大,离生,有芽座。叶片浓绿色,复叶7~9片,小叶椭圆形,叶尖渐尖,叶缘无锯齿。雌花2朵居多,雄花极少。雌花先开。
  6.上宋6号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76年从栖霞县上宋家村的新疆早实核桃实生优株中选出。临沂1983年引入。
  青果皮深绿色,无茸毛,果柄粗。坚果卵形,纵径3.99cm,横径3.5cm,坚果重9.67g。壳面不甚光滑,色浅,少有露仁;缝合线窄而平,结合紧密,壳厚1mm。内褶壁退化,可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仁色较深。含月旨肪70.38%,蛋白质21.38%。风味香,有涩味。坚果9月上中旬成熟。
  树势中庸,开张;分枝力中等;侧生混合芽比率为85%,早实型。每雌花序多着生2朵雌花;雄花数量多,为雌先型。在鲁南地区雌花期为4月中旬,雄花期为4月下旬。
  7.丰辉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育成,是香玲的姊妹系。1989年通过林业部鉴定命名。费县芍药山乡1995年引进。
  果实长椭圆形,黄绿色,茸毛少;青果皮较薄(0.5cm);果柄中短。坚果长椭圆形,浅黄色,果基圆,果顶微尖;纵、横、侧径平均3.45cm;壳面刻沟较浅,较光滑,缝合线紧密不易开裂;内褶壁膜或退化,纵隔不发达;单果重9.5~15.4g;壳厚0.9~1.0mm,取仁极易,可取全仁;内种皮淡黄色,无涩味,核仁饱满美观,味香,出仁率54.6%~61.2%,含脂肪61.77%,蛋白质22.9%,,品质上等。树势中庸,树姿较直立;9年生树,树高4.7m,冠径3m,干径9一5cm,树冠呈圆柱形。枝条密生,较短,生长旺盛时多出现二次枝;结果枝平均长7.9cm;每果枝坐果1.6个,侧芽结果率88.9%,芽半圆形,有大芽座。复叶5~7片,小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叶缘无锯齿。雌花数2朵居多,也有3~4朵和2次雌花;雄花期4月中旬,比雌花早8~10天。
  8.鲁光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育成,以新疆卡卡孜核桃为母本,上宋6号为父本,1978年杂交,1984年选出,1989年通过林业部鉴评命名。1996年费县芍药山开始引进并推广。
  果实氏椭圆形,黄绿色,茸毛少;青果皮较薄;果柄中短。坚果长圆球形,浅黄色,果基圆,果顶微尖;壳面刻沟较浅,光滑,缝合线紧,不易开裂;内褶壁膜质或退化,纵隔不发达,纵、横、侧径平均4cm;平均单果重14.9~18.5g;壳厚0.8~1mm,可取整仁;内种皮黄色,无涩味,种仁饱满;出仁率56.2%~62.0%.含脂肪66.3%,蛋白质19.91%坚果外形光滑美观,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品质优。8月下旬坚果成熟。
  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呈半圆形9年生树,树高4.8m,冠径4.0m,干径13.3cm;枝条紧密,中长;新梢平均长16.4cm,母枝分枝较弱(1;5.5),果枝比81.8%,侧芽结果率80.76%。主副芽离生,有芽座,复叶5~9片,小叶椭圆形,叶片厚,浓绿色,全缘。雌花数1~2朵,2朵居多,为雄先型。
  9.薄壳香
  北京市林果研究所于1975年从新疆核桃实生树中选出.1984年定名。1996年费县芍药山引进并推广。
  薄壳香核桃为早实品种。坚果长圆形,果顶微尖,果基圆,表面麻壳,具浅条纹,缝合线较紧,单果重12g,壳厚l.O4nun,可取整仁;内种皮黄白色.无涩味,仁饱满,味浓香,出仁率60%左右,仁含脂肪64.39%,蛋白质19.26%。9月上旬坚果成熟。
  树势较强,树冠开张.呈圆头形。母树树龄22年生,树高7.8m:树条较密,中长枝结果,分枝力为1:2.8。雌雄花同时开放。每果枝坐果1~2个。
  10.辽核1号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杂交育成,母本为新疆纸皮核桃,父本为河北昌黎大薄皮,1989年通过林业部鉴定。1999年费县芍药山引进。
  坚果单果重11g,圆形,壳面光滑,缝合线较紧,壳厚0.8mm。取仁易,可取整仁。内种皮淡黄色。岀仁率53.85%。9月中下旬坚果成熟 (图15.1)。
  树姿直立,树势旺盛,树冠呈圆头形。枝条
  粗短,分枝力为1:3。雄先型,侧芽结果率为79%。每结果枝平均坐果1.67个,每㎡树冠投影面积产仁188g。

知识出处

临沂果茶志

《临沂果茶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主要内容有大事记、总述、树种专章及附录。由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临沂市经济林管理站、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以及各县区果茶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组成《临 沂果茶志》编写组,陈修会担任组长。编写组实行了篇章主笔人员责任制:申为宝“苹果”, 陈修会“大事记”、“总述”、“梨”、“山楂”,徐兴东“木瓜”,刘相东“桃”,高金富“杏”,赵锦彪 “李”,管恩桦“樱桃”、“枣”,张雷“葡萄”,孙会兵“柿”,赵志昆“石榴”,朱飞“草莓”,宋学智 “板栗”,闫洪楚“核桃”,牛天印“银杏”,郭存善“茶”,陈修会、马红梅、王辉霞“附录”。 本志作为市地级综合性果茶志书,目前国内尚缺先例可循。加之限于篇幅和时间、以 及编纂者的见闻,因此,本志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愿本志提供的临沂果茶的纲目,能够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本志资料征集、编纂期间,承蒙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全国农 技中心园艺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 所、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果树工作站和临沂有关部门以及诸多领导专家的支持、 帮助,临沂许多老一代果茶科技工作者为本志的编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一并致以诚 挚的谢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