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柿
柿为临沂原产,也是本地重要的传统果树之一,在沂蒙山区分布广泛,尤以北部、西部山区较为集中。这里柿树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其中牛心柿、满堂红等是全国有名的优良品种。柿果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果肉中含总糖12一14g,蛋白质0.45~0.80g,可滴定酸0.10~0.25g,脂肪0.lg,维生素A0.16mg,维生素B0.02mg,维生素C15~21mg,钙7.5mg,磷20mg,铁0.15~0.58mg。柿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柿饼、柿干、柿酒等,古时曾以柿饼、柿干救济饥荒。沂州柿饼曾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柿果可以治肠胃病、止血润便,还有化痰止咳、治咽喉口舌疮痛的功效。柿树是一种耐旱、耐瘠薄、产量高、树寿长、易管理的果树,秋季柿黄、叶红,又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绿化树种。
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沂蒙山区在远古时代就有柿属植物分布,早在第三纪山旺时期形成的沂山山旺化石中就有柿树的祖先野柿子(diospyrasmiokaki)春秋时期以前,黄河流域栽培的有“梬”,果小,紫黑色,称“羊枣”,即君迁子。《孟子》中曾记载“曾皙嗜羊枣”,曾皙(前549年一前475年)为鲁国武城(今平邑)人,这是临沂也是山东栽培柿属果树的最早佐证。当时柿是以庭院树种岀现的。其后有了嫁接技术,柿才在北方逐步发展起来。《齐民要术》中的种柿篇,内容甚简,而且也是先介绍君迁子,而后介绍柿的栽培与嫁接。可见6世纪南北朝时,柿在境内还不是主要果树。
元明时期,柿在境内广泛栽培,柿果做饼,以作民食。明朝礼部尚书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有:“晋泽泌间多柿,细民干之以当粮也,齐鲁亦然。”明清时期的临沂地方志中几乎都有柿的记载。例如1608年的《沂州志》、1672年的《沂水县志》和《蒙阴县志),1689年的《费县志》等都将柿列为本地的主要果树。始于明清时期建村的苍山柿树园、平邑柿树沟、沂南柿子岭、莒南柿树园、费县柿树湾及柿树底、蒙阴柿子岭和软枣峪及软枣旺等,都是因当初栽植柿或软枣树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间举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梬,.羊枣也,何氏棹曰:羊枣非枣也,乃柿之小者也,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亦称软枣,其树再接则成柿矣。余客临沂,始覩之。”段氏的这一记载说明当时柿在沂河流域已广泛栽植,且嫁接技术也较多应用。乾隆二十年(1755)沂州《农圃便览》中也有关于柿果脱涩、制饼、制酒的记载9可见明清时期柿树在临沂已较为普遍,人们对柿果的脱涩、加工技术也相当成熟。据苍山县记载在下村乡下村直到60年代末还存活1株500余年的大柿树,树冠覆盖半亩多地。费县调查现存百年左右的柿树有百余株,其中费城镇毛峪村“柿树王”500年生,品种为牛心柿,树高10.2m,仍可开花结果。
本区在20世纪上半叶曾是有名的柿子集中产区。据《中国实业志》统计资料,1933年费县、蒙阴、莒县、沂水、日照5县共有柿树504320株,产柿71579t,分别占当时全省的28.99%和42.94%,其中蒙阴县有柿树40万株,产柿60000t,与招远县并列全省第一。后由于战争的原因,柿子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2年华北实业总署统计蒙阴、费县、日照、却城4县仅有柿树6980株,产量只有204to新中国成立后,柿子生产才逐渐得到恢复,1959年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总产17482t。此后由于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产量一度下降到1963年的3435t。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柿产量一直徘徊在10000~24000t之间。由于柿树主要分布在山区,水浇条件差,水分基本是靠自然降雨,所以柿果在雨量充沛的年份产量高,干旱年份则产量低。70年代后山区由于农田基本建设,小块梯田边缘间作的柿树被砍伐,同时柿子价格较低,柿饼加工方法陈旧,销量减少,也是导致柿果产量长期徘徊的重要原因。90年代中期之后,柿果产量开始上升,1996年突破30000t,达到31346t。2000年柿果总产达到历史最高纪录36686t。
临沂是山东重要的柿生产基地,1990年、1992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1年柿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1991年、1993年、1995年、2002年均居全省第2位。2003年临沂柿树栽培面积5338.7h㎡,总产23431t,2004年总产达到26760t(表11一1)。临沂2003年柿产量在100t以上的乡镇有29个,其中1000t以上的有8个,沂水县崔家峪、诸葛、泉庄和苍山县下村4乡镇,产量都在2500t以上(表ll-2)。苍山县历史上曾是临沂柿子产量最高的县,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该县柿子产量一度占到临沂的一半左右,其中1949年(5000t)占74.79%,1959年(8750t)占50.05%,1965年(5000t)占47.19%。1978年苍山县柿饼产量1235t,为全国县级柿饼产量的第4位。该县下村乡的云峪、双沟峪、双河及大炉乡的大增光峪、明山等村,当时年产柿饼都在50t以上。2003年苍山县柿树面积、产量分别为460h㎡、5000t。70年代后期开始,沂水县柿果产量上升较快,成为临沂也是山东柿子主产县,1995年、1996年全县柿产量列省内第3位,1997年(12100t)列全省第2位,2003年沂水县柿树面积、产量分别为1883h㎡、11629t。费县1999年柿产量达到7946t,2003年柿树面积、产量分别为975hn?、4637t。
80年代以来,各地对柿树普遍加强了技术管理和开发改造,明显地提高了柿树生产能力。1981年沂水县王庄公社上马都峪0.8h㎡80年生柿树,666.7㎡产柿3125kg(株产312.5kg),被省林业厅列为柿子大树丰产的样板。1983年~1985年地区林科所在蒙阴县王家庄子村对960株山岭薄地零星栽植的20一80年生柿树进行开发试验,通过采取整修树冠、穴贮肥水等技术措施,平均株产由1982年的20.83kg增加到1985年的96.87kg。费县马庄镇西古口村1992年开始对2000株老龄柿树进行复壮增产开发,平均株产由1991年的15.50kg提高到1994年的110.85kg。1991年沂南县砖埠乡里宏村4年生富有、次郎、禅寺丸柿园666.7㎡产柿836kg,成为幼龄柿树早期丰产的典型。
本境所产柿子,约有40%左右被加工成柿饼,以满堂红柿、牛心柿等优良品种制成的柿饼品质最佳,统称沂州柿饼,是享有盛誉的特产果品。60一80年代曾远销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约百吨左右。临沂柿饼在国内也有较大的销量,1963年临沂专区外调柿饼755t,其中省内(青岛、淄博)350t,省外(浙江、湖南、辽宁)405t。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临沂年外调柿饼量一般为数千吨,其中1967年4100t,1978年4506。之后临沂柿饼销量有所减少,近些年仅维持数百吨左右。
第二节栽培管理技术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境内在柿树栽培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主要特点如下。一、繁殖
历史上柿树繁殖概用嫁接。光绪十二年(1886)《日照县志》记载:“柿,结实尖扁二种,用软枣树接。”以往习惯沿用劈接、腹接或插皮舌接,繁殖速度较慢。60年代中期,开始改用芽接法,芽接时以方块芽接成活最好,但取芽片时必须带有“护芽肉”(生长点)。芽接以柿花期及7月上旬为佳,成活率以嫁接动作快速、熟练者为高。因柿树含有单宁酸,经刀削后可生成鞣酸铁而隔离砧穗形成层的愈合。有经验的老农都是先把接芽切好,暂不剥下,等剥好砧皮后,用手剥下接芽,立即插入砧皮。需要嫁接硬枝时采取接前剪砧“放水” 及蜡封接穗等措施,均可提高嫁接成活率。砧木只用君迁子。山区习惯于先在梯田边缘栽植君迁子,作为坐地苗进行高接。70年代后大多改用君迁子圃内嫁接育苗,其关键是春播经层积或风干的君迁子前,需用30℃温水浸种催芽,然后播种。一般是在第2年春季或秋季嫁接。计划当年嫁接的砧木苗,应在苗高35cm后摘心,促使苗木增粗。1992年沂水县林业局徐兆义在立夏前后采用盾形芽接技术,接芽取自去年旺条,成活率达98%(同期方块形芽接91%)。1999年苍山县林业局魏传礼进行柿树绿枝芽接试验,即利用当年生新梢腋芽嫁接,结果在6月30日~7月20日和9月10日~9月30日,以方块芽接和开口套接成活率高,可以达到80%~90%。
二、栽植
临沂柿树大多分布于山区,基本上是按山地、丘陵的地形栽植,也有的在田边地沿和梯田外沿成单行栽植。成片建园时瘠薄土壤或山地按4x6m或5x6m定植,平地按5x7m或6x8m定植,柿粮间作多按株距6m、行距20~30m定植。间作园尽量南北成行,以提高光能利用率。90年代以来,柿树密植园开始采用2~3mx3~4m的株行距定植。
涩柿品种单性结实能力强,不用配置授粉树。部分甜柿品种如富有、次郎等单性结实力较弱,必须配置授粉树才能保障坐果。
三、土肥水管理
临沂的柿树多分布在山区,旧时一般不单独浇水施肥,柿粮间作园只在对间作物施肥、浇水时兼顾柿树。80年代初期蒙阴县旧寨乡王家庄子村对山岭薄地成龄柿树加强了以土肥水为重点的管理,产量大幅上升。其主要措施一是整修树盘保持水土,树盘整成外高内低,内填20~40cm厚的沃土,覆盖裸露的根系;二是穴贮肥水,每株树在树盘外沿挖深40cm、直径20cm左右的贮肥水穴5~10个,将在尿水中浸泡1小时的草把垂直放入穴中,用土与过磷酸钙(3:1)混合物填缝隙,1年在穴中施肥4次,浇水7~9次;三是覆草保境,3月下旬在每株树盘内覆草15~20kg,覆草后浇水100kg左右;四是早施基肥,采果前后株施圈肥100kg左右。
四、防止落果
柿树落花落果严重,苍山县林业局丛欣夫(1978)观察:柿树绝大多数为单雌花结实,盛果期树一般有80%左右的花果早期脱落。防止落花落果,生产上多采取的措施有:花前灌水,控氮;改进修剪,增加内膛光照,及时更新结果母枝;花期喷3%过磷酸钙浸出液或40mg/L赤霉素或0.2%硼砂,以及花前或花期环状剥皮等。地区林科所李发清(1985)对结果初期馍馍顶柿树在盛花期主干环割,割口0.3cm左右,坐果率提高51.1%,产量增加47.4%。
五、整形修剪
柿树树体高大,山区梯田边缘的柿树多半为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存在着主枝过多、枝条细弱、表面结果的问题。以往修剪仅仅是结合采果时折枝和疏除细弱枝、病虫枝,只有苍山抱犊崮等个别柿区去除树膛的萌膛枝(当地称之“劈膛”)。70年代起,开始采用主干疏层形和多主枝自然开心形。凡生长壮、干性强、树体高大的品种,如满堂红柿、红姑娘柿、尖顶子柿等,采用主干疏层形,主枝7~10个,少留侧枝,层距在80cm以上,能充分利用山区梯田的空间与光照;对于树冠较小,干性中弱的品种,如牛心柿、托柿、软枝脆等,则以多主枝自然开心形为宜,主枝开张角度以60°~70°较好。修剪上以疏为主,去弱留强,除培养骨架外,对一年生枝一般不短截(一年生枝顶端的1~3芽多为混合花芽)。随树龄增长,对因结果而开张下垂的骨干枝,轮流进行回缩更新,以保证结果枝的健壮,延长盛果期年限。对衰老的放任树要采取改善光照及疏剪与短截更新结合的方法,落头开心,修剪过密枝、重叠枝,抬起角度,恢复结果。
六、病虫害防治
本地柿树病害主要有柿角斑病、圆斑病(柿子烘)、炭疽病等。60年代以前,对病害基本没有防治措施,所以病害常造成落叶、落果甚至大面积死枝、死树。70年代采用剪除枯枝、摘净残蒂病果、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7月喷1~2次1:5:400~500式波尔多液。80年代以后生长季节喷药多改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乙磷铝、喷克等。害虫主要有柿举肢蛾、柿蒂虫(烘虫)、柿绒绵蚧、柿虱子、柿斑叶蝉(浮尘子)、柿毛虫(秋千毛虫)、草履蚧(草鞋底)等。其中以柿举肢蛾为害最为普遍和严重,常造成大量落果和严重减产。柿毛虫成灾时可把柿叶大部吃光。60年代之前,果农仅仅是采取刮树皮、摘虫果等防治措施。1954年苍山县、沂水县等先后大面积发生柿毛虫,重者每株千余条,有些果农在树下堆石块籍虫子白天下树藏伏时捕杀。60一70年代,采用石硫合剂、六六六、DDT,还有土制敌敌畏(1份敌百虫加半份碱兑水1500倍液)防治。70年代后期应用杀螟松、马拉硫磷、敌敌畏、辛硫磷等防治,80年代后期使用溴氰菊酯、灭扫利、功夫等菊酯类农药。李发清(1985)、陈修会(1989)、田宝江(1994)对柿树分别采用20%速灭杀丁20倍液(防治柿毛虫)、25%多菌灵10倍液(防治炭疽病)、40%氧化乐果10倍液(防治草履蚧)涂环,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七、柿果脱涩
临沂柿果主要是涩柿,供鲜食者需先经过脱涩。鲜食以烘柿(软柿)为主,淋柿(硬柿)为辅。硬柿脱涩旧时是用水浸泡,《农圃便览》记载:“淋柿,用水一瓮,置柿其中,数日即熟。或埋河沙水中,二日取食,更甜脆。”50年代后,多改用3~5kg石灰兑水,以能淹没100kg柿果为度,经3~4天即可脱涩,但此法柿果色泽不佳(表面附有石灰迹)。其后用温水法,即用草帘围护大缸保温,将柿果浸入40℃左右的温水中,保持水温,经10一24小时即可脱涩,此法可使柿果保持原有硬度及脆度,且果色鲜亮。
烘柿脱涩习惯用鲜果混存法,即将100kg柿果与2~3kg梨或木瓜、山楂、苹果等分层相间,置于密闭容器中,利用鲜果产生的乙烯催熟,3~5天柿果变软脱涩,色泽鲜丽,风味更浓。70年代中后期,直接用乙烯利脱涩,即用250mg/L乙烯利水溶液喷布在已成熟、即将采收的柿果上,或将采收的柿果盛于筐中,直接浸入上述溶液中3分钟,捞出经3~7天即可软化脱涩。90年代中期又改良为酒精脱涩,即以75%的酒精或高度白酒喷于柿果上,密封4~5天,可在运输途中完成脱涩,又称运输脱涩。
八、贮藏与加工临沂柿农历史上就有制作柿饼的传统习惯,并有着丰富的经验。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沂州府志》记载:“柿有方柿赤柿二种,赤皮揉干可做饼。”《农圃便览》记载:“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纳瓮中,自生柿霜。”本地品种大多数适宜制饼,尤以满堂红、牛心柿、托柿、大红袍等为好。加工用的柿果应充分成熟、但尚未软化,此时,糖分含量高,容易脱涩软化,水分散失快,成品味甜、质软、霜厚、色红、肉亮,出饼率也高。本地多用在霜降节采收的柿子,柿农说:“早无霜,晚流浆,霜降的柿子正适当。”柿饼有两种类型,一是排饼,二是吊饼。排饼即传统柿饼,制成扁平形,其加工过程包括:去萼、旋皮(苍山柿农用旋床每天可旋柿果200kg)、晾晒、捏制整形、出霜等几个步骤,约30天左右,出饼率为25%~30%。吊饼开始于70年代中期,其工序是:去萼留柄(以便拴吊);旋皮须净;线拴吊晒(每隔10cm1个每串20个),经15一20天后即可解线、剪柄、上箔、整形,最后归堆出霜。吊饼失水快、软化均匀,质量好。苍山县还将不能晒饼的受伤或半软柿果,切成四瓣,晒成柿角用柿果(包括软枣)制酒在沂蒙山区也由来已久。《农圃便览》记载:“熟柿去蒂,入好曲末,蒸酒浸没,封口,来春取用。”民间应用发酵法,即100kg果肉,加曲4~5kg,加煮半熟高粱lkg,搅拌入缸,密封发酵,然后加谷糠蒸馏,出酒率为15%左右。柿子酒醇和香甜,善饮者多以碗量。直到50年代,沂山一带稍觉滋润的人家,每到秋季还成一二大缸的酿制柿子酒。1989年苍山县饮料厂还研制出柿干、柿角、柿脯、柿酱、柿罐头、柿晶6种柿果产品。
第三节临沂柿属种质资源
一、种与类群
临沂柿属植物有2个种,一个是生产用种,即柿,包括涩柿和甜柿2大类,另一个是君迁子。
1.柿(Diospyros kaki L.)
落叶乔木,高10~15m。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广椭圆形,长6~18cm,基部常为阔楔形;叶片光滑有光泽,脱落前变为暗红色。花单性或双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花为小聚伞花序,常3朵簇生在一起,花冠古钟状,黄白色,有雄蕊16~24枚。雌花单生于叶腋,花冠肉质,基部联合成筒状,有退化雄蕊8一12枚;子房8~12室。果实较大,有长形、圆球形、圆锥形、扁圆形、方形等;果皮有黄色、红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肉色亦同;果顶常有十字纹,果多无种,少数具种子1〜8枚。
本种分涩柿与甜柿两大类。涩柿果实在树上不能自行脱涩,需经人工处理方可脱涩;甜柿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自然脱涩,采后不需处理即可食用。临沂原有的品种皆为涩柿,20世纪中期开始引进日本甜柿,80年代后又从国内外引进若干甜柿。
2.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
当地俗称软枣、黑枣。乔木,树高10~15m,树冠圆头形。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表面暗绿色,不如柿有光泽。雌雄同株或异株,雌花单生,几无柄,黄白色,较雄花大;雄花2~3朵集生,成短聚伞花序,淡红色或红黄色,古钟状,有雄蕊8一16枚。果实极小,近球形,黄色,常覆有一层果粉,10一11月成熟,可悬于树上经久不落,经霜后果实颜色转为蓝黑色,味甜可食。果实4一8心室,个别12个心室,每心室有种子1粒,少数品种无种子。君迁子适应性强,是柿树的良好砧木。自古以来,本地即用之嫁接柿树。境内君迁子有以下几种类型。
(1)雌株只开雌花而无雄花,花单生,无柄,长8~10mm;花冠肉质,呈古钟状。因种子的多少、有无,又可分以下3种类型。
多核种:又叫核子蛋,果核较多,一般8枚左右。果分长与圆两类,直径约1.5cm。
少核种:又叫半核子,果核较少,一般2~4枚。果分长与圆两类。
无核种:果无核,系单性结实种。果味甜,食用方便。沂水无核黑枣即属于该类型。
⑵雄株又叫花软枣,实生,只开雄花而无雌花,雄花着生于叶腋间,花冠基部联合,2~3朵集生,成短聚伞花序;花有雄蕊8枚。谢花后,花器各部分即行脱落。蒙阴县旧寨乡杏山子600年生君迁子古树(图3-18)即为雄株。
二、品种群分类
1.长柿类该类果形较长,如苍山的牛心柿(鹅黄柿)、郯城的小金瓶柿及引进的大牛心柿等。
2.托柿类果实有明显的缢痕,使果实形成上下两部分,状如磨盘,如沂水托柿、苍山盖柿(饼柿)等。
3.扁圆形柿类果形圆而稍扁,如蒙阴的滑柿及扁柿,引进的镜面柿等。
4.尖圆形柿类果实顶部稍尖,由下而上逐渐变小,成尖圆形或高尖圆形,如沂水的尖顶子柿、郯城的尖头柿及羊奶子柿等。
5.截形柿类果顶果肩平截,果实上下部横径近似,如蒙阴的子母柿、沂水的八道沟柿及引进的次郎柿等。
第四节品种描述
境内柿子品种资源一直以当地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品种较少。1945年沂南县引进日本甜柿品种富有、次郎。80年代引进了镜面柿、大萼子等涩柿品种。90年代中期以后引进了禅寺丸等甜柿品种。2000年沂水县果茶局建立了沂水县柿树种质资源库,保存柿树品种近30个。据统计,境内共有柿树品种48个,其中原有地方品种36个,引进品种12个 (国外品种7个),现描述或列表介绍如下。
1.苍山满堂红
临沂西部尼山一带(苍山、平邑、费县)的主栽地
方品种,在枣庄栽培也较多。
果实阔圆锥形,顶部稍瘦圆,稍现十字纹,无纵沟,果肩圆。单果重165g。果皮厚,红橙色。萼片大,短三角形,基部分离。蒂洼深,蒂座圆形。心室8-10,髓腔虚。果肉质地致密,纤维细软,汁多味甜,品质上。10月下旬成熟,果实采后在室温下可自然软化脱涩(图11.1)。
树势较强,树冠上耸,枝条粗壮。在山区或河滩表现较好,产量较高而稳定。该品种鲜食、制饼皆宜,出饼率高,饼质柔软。60年代即被列为山东省柿树的优良品种(全省共5个)。
2.牛心柿
别称鹅黄柿、油性柿、金瓶柿、羊须柿,沂蒙山区主栽品种。
果实长圆柱形,单果重100一120g;皮色淡黄;果顶稍尖,十字纹不明显,但常有梅花形锈;无纵沟及缢痕;萼片中大,心脏形,皱缩上竖,边沿外翻;蒂座微凹,圆形;花托(果柄顶端)稍膨大;果肉黄橙色;肉质致密而脆;心室8个,眉形,有种子1枚或多枚。果实9月下旬成熟(图4-81)。
树冠圆头形,枝条细而稀疏,生长中庸,丰产,适于较肥沃的土壤。本品种色美、味好,鲜食或制柿饼皆可。
3.平邑大红袍
平邑县栽培较多,原系实生,现已嫁接繁殖。
果实圆形,单果重250g,成熟后鲜红色,皮厚。脱涩鲜食风味中等,烘食汁多、味甜。制饼出饼率高,饼大、质软、霜多、半透明,品质上。10月下旬果实成熟。
大红袍柿耐干旱、耐瘠薄,大小年结果现象较轻,是烘食及制饼的优良品种。
4.软枝脆
苍山县地方品种。
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15g;顶部圆平,微凹,十字纹稍现,果肩部纵沟明显;果皮橙红一色;萼片小,向后竖立,捏合;蒂洼下陷,蒂座小,圆形;果肉橙红色,常有褐斑,果汁少,发绵;含糖量高,常有种子1枚或多枚,果心腔空。
树冠半圆形,枝叶稀疏,冠内新生枝少,枝条细,较丰产。5.沂水托柿
沂水县地方品种,鲁中南山区栽培较多。
果实馒头形,单果重120g;顶部稍平,纵沟明显,十字纹不明显;有缢痕,有的果实托成多瓣形,托径小于果径;萼片三角形,基部分离,边缘稍反折,萼片向外斜伸,萼座平,圆形;果肉黄橙色;心室眉形,无种子;果实腔虚。成熟期较晚,约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成熟(图11.2)。
树势中庸,枝条中疏,枝易下垂。果实适于加工柿
饼,出饼率30%左右。
6.盖柿
别称饼柿、合柿,在沂山、蒙山、尼山分布广泛。
果实扁圆形,为柿类中之特扁者。单果重约125g;果顶平,稍凹,稍见十字纹,纵沟明显;萼片心脏形,特别小,蒂座深陷,圆形;心室8~11,眉形,有种子1枚或多枚,果心腔大而虚。10月上旬成熟。
树形开张,枝条稀疏冲粗,分枝力强,冠内小枝多。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弱,产量一般。果形扁,不适合制饼。
7.沂水水柿
沂水、沂源县一带的主栽品种。
果扁稍方,单果重100g;果皮薄,橙黄色;果顶下凹或平;纵沟及十字纹明显;萼片长心脏形,平展,贴于果面或上斜伸;萼洼稍向下凹;蒂座圆形,下凹,无皱纹;心室8,梭形,髓部空虚,无种子。果实水分多,味甜,品质上。10月下旬成熟。
树冠开张,半圆形。冠内枝易光秃。适应性和丰产性均较强。脱涩容易,制饼、鲜食皆可,出饼率约28%。
8.费县馍馍顶柿
费县地方品种。
果较大,近圆形稍扁,单果重155g;红橙色;美观;顶部较平,果肩部圆,萼片小,心形,基部分离,边缘相互重叠,大部平贴果面或上翘;蒂座深凹,圆形;心室8,条形,有种子4枚左右,髓部虚。
树冠内小枝多,枝细。果实适于制饼及鲜食。较丰产。
9.富有
原产日本歧阜县,为甜柿类。沂蒙山区40年代引入栽培。
果实近扁圆形,单果重250g左右。果皮红黄色;果顶部稍平,丰满,果形整齐;纵沟不明显或无,十字纹稍现;柄洼比次郎深;萼片宽大,阔三角形,贴于果面,有的稍向上翘;果柄比次郎细,基部有环形突起;种子少;果肉致密,品质优。9月下旬成熟(图4-80)。
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较细。一年生枝浅褐色(比次郎柿色稍深),枝条皮目明显突出。侧芽小而顶尖(次郎的侧芽圆而大)。单性结实力弱,无雄花,必须配置授粉树或人工授粉。与君迁子亲和力弱,不宜用君迁子作砧木。10.次郎
原产日本静冈县,属甜柿品种。沂蒙山区40年代引入栽培。
果实扁四方形,单果重200g;果皮橙黄色,微带红色;顶部平,稍向下凹;纵沟及十字纹较明显;萼洼较浅;萼片大,宽三角形,平贴于果面,或稍向上翘;蒂座方圆形稍突起,几无皱纹;果梗较粗;种子1~2个或无种子。肉质致密,汁多味甜,品质佳。9月下旬成熟。
枝条直立,较富有柿粗壮。侧芽也较富有柿圆而大。一年生枝淡褐色,皮目不突出。结果较早。果面有纵沟。
11.无核黑枣
沂水县西北部山区一个稀有的君迁子类型。
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3.26g,较实生君迁子(5.61g)小,无核率51.3%,核率32.6%。果个整齐,肉质细嫩,含糖量高,可食率95.7%。果实霜降前绿黄色,涩味重,霜降后变为黑色,逐渐脱涩变甜。立冬前采收,耐贮性近于柿饼,常温下可存放5个月。
树冠圆头形,萌芽力强,成枝力中等,6年生树高4.5m,冠径3mx4m;27年生大树高10m,冠径7m,寿命较长。多单性花,雄花2~3朵簇生,雌花单生;结果枝大多由结果母枝的顶芽及顶芽以下1~4个侧枝发生。抗旱、耐瘠薄,早果性强,5年生树666.7㎡产果1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