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果茶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194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枣
分类号: S665.1
页数: 12
页码: 187-198
摘要: 枣是医食同功食品,常用为止泻痢、疗寒热、治阳痿以及辅助治疗贫血、脾虚、泄泻、心 悸、失眠、盗汗等。在沂水等县,至今还流传用枣治疗疾病的民间验方:枣果烧焙后沏茶, 可治疗气管方面疾病;用枣皮可治痢疾。
关键词: 杂果类

内容

第九章枣
  枣,古称樲,中新世晚期沂山山旺化石中有枣树原始类型一一山旺枣叶化石,表明在1800万年前,沂山一带已有枣树生长。远在新石器时代,枣果已是人类食物的组成部分,枣、桃、李、杏、栗并称为古代“五果”。西晋郭义恭《广志》将“东海蒸枣”列为枣的重要类型,《齐民要术》将枣列为果木之首,可见从秦汉至北魏,枣已成为境内的的主要果树。枣果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补品,据分析测定,每100g鲜果中含糖24g、蛋白质1.2g、脂肪0.2g、粗纤维素1.6g、维生素C380~600mg、维生素E3000mg、钙41mg、磷23mg、铁0.5mg,以及少量维生素A和其它微量元素。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红枣、蜜枣、枣汁、枣酒等多种制品。枣是医食同功食品,常用为止泻痢、疗寒热、治阳痿以及辅助治疗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等。在沂水等县,至今还流传用枣治疗疾病的民间验方:枣果烧焙后沏茶,可治疗气管方面疾病;用枣皮可治痢疾。大枣中还含有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及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癌症等有一定疗效。酸枣仁在民间称为“醒睡子”,炒黄后可作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效。临沂酸枣资源丰富,酸枣仁年产量可达200t,1982年国家医药管理局批准沂水县、蒙阴县为全国酸枣仁生产基地县;2000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沂水县建立名优经济林大雪枣示范基地。
  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沂蒙山区枣树栽培历史久远,1973年在沂山山旺发掘的中新世化石中,就有山旺枣等枣的原始类型,证明在1800万年前,在沂山一带就有野生枣树生长。秦汉时期,枣不仅是一种重要果品,而且也作祭品,在临沂金雀山西汉墓中,就发现有枣核,说明在当时沂蒙地区已有枣的栽培;公元4世纪西晋郭义恭《广志》将东海(时治今郯城县)蒸枣列为国内18个枣类型之一。明清时期,在境内许多地方都有栽枣的习惯,不少村落或地块还以枣命名,如沂水县有枣沟地、枣行子地、枣园地,平邑县有枣树沟、梨枣村,费县有枣涟峪、葛针(酸枣)园、葛针林,沂南县有东枣行、枣林庄,蒙阴县有酸枣峪,兰山区有枣沟头等,说明枣树的广泛分布。清初马鸿恩在《蒙山游记》中记载:万寿宫……山门南有枣林,碑记字颇类颜鲁公,系大金宋氏岀家所勒,枣林云者,栽枣成林也。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县志》、《蒙阴县志》,康熙二十八年(1689)(费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绑城县志》,嘉庆元年(1769)(莒州志》等州府县志,均将枣(酸枣)列为果之属、药之属。康熙十三年(1674)(沂州府志》记载:枣有酸甜铃脆数种,有羊枣俗称棘枣;光绪十二年(1886)《日照县志》记载:枣类甚繁别有酸枣仁入药洸绪二十二年(1896)(沂州府费县乡土志》记载:桃李梅杏最多,枣栗次之,酸枣仁处处皆有,惟西南乡最多;宣统二年 (1910)《蒙阴县志》在果之属中把枣列为首位;民国6年(1917)《临沂县志》称枣大小数种宜干别有酸枣即樲仁入药泯国26年(1937)(重修莒志》记载:形长者曰唐枣,即尔雅所谓壶枣,圆者如铃,俗称圆铃枣,其椭圆者曰脆枣,俗呼小枣,最小者曰酸枣,即孟子养其樲棘之樲。足见境内历史上枣树(酸枣)资源丰富,且许多类型和现在的分类相似。枣木耐磨和耐腐蚀性强,沂水等地流传已久的生产工具如耕地用的“牛拖头”、“牛梭头”,多是用枣木制成,也说明枣的栽培历史久远。
  30年代,在全省重点产枣县中,沂水、莒县、日照等榜上有名,为鲁南大枣主产区。1933年临沂、沂水、日照、莒县4县共有枣树42670株,产量1517t0后由于战乱,致枣产量锐减,1942年蒙阴、费县、日照、郯城4县仅有枣树7800株,产枣143.5t。
  新中国成立后,临沂枣树生产经历了恢复、停滞、发展的过程。50年代,枣树恢复迅速,枣产量由1950年的360t上升到1955年的2369t。1958年以后土地、树木等隶属变动较大,一些老枣树遭到砍伐,枣树生产受到损失。1962年9月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林业厅关于大力发展枣树生产的报告后,枣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65年专署林业局等编发《酸枣嫁接大枣收益大》的科技宣传材料,指导农民广泛开展酸枣嫁接大枣。苍山县下村、鲁城、大仲村等公社1963~1965年嫁接大枣14.3万株;1966年春天又嫁接300万株,品种以圆铃枣、金丝小枣等为主。1966年临沂枣产量又恢复到1216t。但此后由于市场等原因,临沂枣产量一直徘徊在500~1000t左右。90年代初期,蜜枣加工业兴起,枣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促成了枣树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期。苍山县果树站1990年~1994年先后从河北省获鹿县及济南、聊城、枣庄等地引进梨枣、相枣、枣庄冬枣、沾化冬枣、大白铃等品种,全县枣树迅速增长到上千万株。1995年8月,市农业局在苍山县召开全市酸枣嫁接大枣现场会,部署利用3年时间完成酸枣嫁接大枣1亿株。1995年全市鲜枣产量突破1万吨,2001年又突破了5万吨。2003年全市枣园面积、产量达到5860h㎡ 和60405t,2004年面积、产量又增加到了5990h㎡和68988t(表9-1)。近些年沂水大唐枣业有限公司在枣树生产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2001年该公司沂蒙小雪枣在农业部举办的国际农博会上获名牌产品称号,所属沂水武家洼、沙沟两处示范园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重点示范园。
  第二节栽培管理技术
  一、繁殖
  据记载,枣树繁殖历来采用根蘖分株,也有的采用栽种坐地苗,成活后劈接改换良种。苍山一带枣区,还利用当地酸枣大苗嫁接栽培品种,6~7月旺长季节用插皮接,或在小满前后采取上年枣头下部的休眠芽用方块芽接(当地称为“沾皮”)。60年代初期,苍山县在下村和鲁城等公社、平邑县在铜石公社、费县在石井公社、沂水县在马站公社、蒙阴县在联城和常路公社作为酸枣嫁接大枣试点,随后推广,当时主要用袋接、土接、芽接3种方法。90年代初期沂水县潘池乡等地发挥酸枣树多的优势,漫山遍野找酸枣树嫁接,成活后移栽到苗圃中,进行二次苗培育。蒙阴县大雪枣协会薛军(1997)对大雪枣当年出苗技术进行了试验,于春季气温回升前,在低龄砧苗上采用双舌接和劈接法进行室内嫁接,接后按20cmx30cm畦栽,并撑起小拱棚提高地温和气温,成活率可达95%以上。沂水县善瞳乡果树站赵瑞永、苍山县果树站高峰(1999)调査,枣树以夏季嫁接成活率高,方法以劈接、插皮接效果好,同时接穗、砧木均以1~2年生成活率较高。费县费城镇果树站唐公田等(2000)观察,播种培育的酸枣苗当年秋季(8月上旬至9月上旬)插皮接嫁接成活率、苗木长势、健壮苗率好于次年夏季(5~7月)插皮接。苍山县林业局魏传礼等(2001)利用酸枣砧木采用蜡封接穗嫁接,当年嫁接当年成林,平均株高1.52m、株产0.42kg。有些育苗户还采用培养酸枣实生砧木的办法进行大量繁殖,把充分成熟的酸枣种子进行层积处理,播种前用剥壳机去壳后播种,可出苗1万余株/666.7㎡。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快速育苗,沂水县农林良种组培中心徐兆义等(2002)对苹果枣试管苗工厂化生产进行了试验,经过快繁、驯化、温室移栽、大田培育等环节,可实现周年生产,育苗效率大为提高。
  二、栽植
  境内枣树栽植适期为春季化冻后至枣发芽期,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至封冻前,缺水的地方要春栽,一般在3~4月份;水源充足的地方可秋栽,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临沂农业学校刘振怀等(2001)10月中旬(枣树落叶前)带叶移栽1年生鲁北冬枣,带土坨移栽成活率100%,不带土坨的93.6%,均高于翌年春季移栽成活率(89.1%),且生长良好。60一70年代株行距一般为4~5mx5~6m,666.7m2栽20~30株;80年代,株行距多为2~4mx3~4m,666.7m2栽50一80株;90年代以后,株行距一般为2x3m,666.7m2栽110株。为了提高早期产量,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株/666.7㎡,如费县胡阳镇南山阳村大枣园,采取起垄栽植的方法,666.7㎡栽植222株。蒙阴县科委王焕兴(1994)进行了大雪枣幼树密植高产试验,建立株行距1.2x1.5m的密植园,1995年株产量0.51kg,1996年株产量2.4kg,1997年株产量7.2kg;费县岩坡乡果树站齐云芳等(1997)提出,密植园株行距1.0~2.0mx2.0~3.0m为宜,枣粮间作以枣为主的株行距为3.0~5.0mx8.0~10.0m,以粮为主的株行距宜为2.0~5.0mx10.0~20.0m。
  三、土肥水管理
  枣树又称“铁杆庄稼”,对土壤适应性强,《齐民要术》记载:“旱涝之地不任稼穡者,种枣则任矣。”苍山县鲁城等山地枣区,土地大多为20~40cm厚的砂砾薄地,枣树大都能正常生长,鲁城乡北鲁城村还存有较大片的百年生老枣树林(图3一20)。枣树耐粗放管理,在70年代以前,基本上不进行土壤管理;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冬季深翻果园,整修梯田,后发展到扩穴、客土、压沙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平原洼地修筑台田。80年代以后有的枣园实行覆草制,覆草量2500~3000kg/666.7m2,厚度15~20cm,极大改善了园地的理化性状。
  枣园的施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枣树历来被认为耐瘠薄不需肥水,70年代以前,很少施肥,任其自然生长,收成靠天;70年代以后,施少量土杂肥和氨水;80年代后,开始施用复合肥,山区有的采用穴贮肥水;90年代开始注重配方施肥,肥料有果树专用肥、有机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等。基肥施用多在秋季,一般施土杂肥2000~3000kg/666.7㎡,并于芽萌动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进行追肥,前期以N肥为主,后期以P、K肥为主,100kg鲜果施纯N1.5~2.0kg.P2051~1.2kg.K2O1.3~1.5kg。在施肥方法上,80年代以前,以穴施和放射沟施为主;进入90年代开始注重叶面追肥,每15-20天喷施1次,全年喷3~5次,常用的叶面肥有:0.3%尿素、0.2%~0.5%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氨基酸复合微肥等。费县张庄乡西龙岗村枣园喷10%沼气池水2~3次,有效改善果园营养状况,还起到了减轻枣锈病的功效。
  枣树较耐干旱,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浇水。70年代前,枣园多不浇水;后开始注重浇水,方法是大水漫灌,一般在萌芽期、开花期、幼果膨大期、越冬前浇水,干旱时浇透水;80年代以后开始注重节约用水,采取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90年代以后,有的果园逐步采取了喷灌、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如费县汪沟镇石家庄枣园采用滴灌技术进行节水灌溉,效果明显。
  四、花果管理
  枣树虽然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只有2%~3%。80年代前,果农多采用“开甲”的方法提高坐果率;80年代以后,常采用花期喷0.2%~0.3%食醋或喷清水来提高坐果率;90年代,开始利用激素提高坐果率。临沂师范学院郭广兰、平邑教师进修学校陈秀华等(2002)试验表明,临猗梨枣于6月上旬、中旬喷2次15~30mg/L赤霉素+0.3%硼砂,对提高坐果率有良好效果。同期还开始利用环剥、枣头摘心等措施提高坐果率。平邑县果业局崔超等(2002)对梨枣树于花期在枣头基部进行环剥、环割,或在每个二次枝下面的主干(即一次枝)上环割2圈,都能明显提高坐果率。此期也加强了对防止采前落果措施的试验应用,沂水县黄山铺镇果树站刘立永(1995)对小枣采前生理落果试验表明,采前30一40天,喷2次50~70mg/萘乙酸,可有效防止采前落果。临沂师范学院刘振怀等 (2002)还提出了枣树的疏果量化指标,10片叶以上的壮枣吊可留1~2个果,不足10片叶的枣吊需隔枣吊留果。
  五、整形修剪
  枣树对树形要求不严格,50年代以前,多任其自然生长,不定干,没有一定的树形,主干高、树冠大。60一80年代,定干高度一般在0.8~1.0m,树高4一5m,不讲究树形;80年代以后,定干高度一般在0.5~0.8m,树高3~4m,开始注重整形修剪,树形主要采用疏层形、开心形。疏层形全树有主枝7~9个,分成3~4层,相间着生在中心干上。开心形不留中心干,每树留3~4个主枝,每主枝留3~4个侧枝,向四周自然生长,适于密植;9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自由纺锤形,定干高度1.0m左右,树高控制在2.0~2.5m,全树10~15个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该树形结果早,适合密植,丰产。其他的树形也有试验应用,如蒙阴县科协薛军(1998)对大雪枣采取篱式栽培,3年生园产量1620kg/666.7㎡。
  在修剪方面,据记载,早期对不结果的枣树,民间多采用“开甲”技术,使枣树多坐果。60年代的修剪,主要是疏除强旺枝;80年代后期开始,强调修剪的重要性,主要的修剪方法是摘心、刻芽、拉枝、疏枝、短截、回缩等。平邑县果业局(1997)总结出了“一拉、二刻、三扶、四短截、五回缩”的枣树整形修剪技术,进入结果期后,有计划地进行枝组更新复壮,做到树老枝不老,长期保持较高的结果能力。蒙阴县科委王焕兴(1998)调査认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新生枣头长到30cm时,进行剪截或摘心,不但提高坐果率,还能培养出高效结果枝。兰山区果树中心陈香宝等(2001)对雪枣进行摘心试验表明,枣头摘心对促进二次枝生长有明显效果,摘心后,二次枝平均长33.3cm、粗0.57cm,每枝形成枣股6.9个,较对照分别提高55.6%、58.3%和87.1%。
  六、病虫害及其防治
  枣树的病虫害较少,70年代以前,因枣树大都零星栽植,基本上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对得了枣疯病的树多采取彻底刨除的方法,对枝干上的介壳虫采用5%~10%的烟秸浸泡液进行防治。沂南老果农认为以根菓苗繁殖的枣树易发生枣疯病,以酸枣为砧木嫁接 (当地群众多用捻搓)的则不易发生;进入70年代,对病虫害的防治开始有了一些认识,主要对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食心虫进行防治,5月份树下撒六六六粉防治出土的桃小食心虫,7月初树上喷DDT防治桃小食心虫;进入80年代,发展到使用有机磷农药,树下防治桃小食心虫使用3%甲基异柳磷粉或3%的辛硫磷粉,树上防治使用1605、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并在7月份喷1~2次1:2:240波尔多液防治枣锈病;进入90年代,随着大枣价格的上涨,果农开始重视病虫害的防治。春季发芽前喷5°Be石硫合剂,发芽后至开花前喷1次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加上40%多菌灵或20%粉锈宁等杀菌剂来防治枣粘虫、金龟子、枣锈病等病虫害;到了9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灭多威以及杜邦安打等,杀菌剂也开始使用代森锰锌、福星、易保等。兰山区果树中心刘翠颖等(1999)在枣果采收前15~20天采用70~140单位/ml链霉素或140单位/ml卡那霉素有效地防治了枣缩果病。陈修会等(2000)用99.1%的敌死虫(免检残留)200倍液防治枣树山楂叶螨,有效控制期长达60天以上。费县果树站曹庆鑫(2001)对初期枣疯病树10月份进行 “断根排毒",较有效地控制了枣疯病的进一步危害。
  七、贮藏和加工
  乾隆二十年(1755)沂州《农圃便览》详细记载了枣的采收贮藏:新枣才熟,乘清晨连小叶摘下,勿损伤;通风处晾去露气。用新缸无油酒气者,清水刷净,火烘干,晾冷。净秆草晒干,候冷。一层草,一层枣,入缸封严。冬月勿致冻坏、热伤,可至新正充鲜品。可见境内枣的贮藏历史久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贮藏和保鲜的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贮藏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小型塑料袋保鲜、塑料大帐保鲜、硅窗气调保鲜等。山东省红枣研究所(沂水)应用气调贮藏技术已使枣果的保鲜期延长4~5个月,在春节后的农历正月底贮藏的枣果仍鲜脆如初,还发现抗裂果品种比易裂果品种耐贮藏、小果比大果耐贮藏。在微膜袋贮藏和简易气调贮藏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蒙阴县科委王明三等 (1999)试验,大枣防腐保鲜剂以复方18号防腐保鲜剂、25%抑霉唑、复方仲丁胺烟雾剂效果较好。蒙阴县科委公维富等(2000)对冬枣贮藏进行试验后认为,用0.05mm厚PVC薄膜袋打孔包装,在湿度90%~95%、温度0℃~一2℃氧含量低于3%~6%、二氧化碳含量2%~4%的环境下贮藏,可有效解决贮藏时间短的问题。
  临沂枣加工历史较久,加工品种主要有晒红枣、蜜枣、枣酒等。《农圃便览》详细记载了剥枣的加工方法:“枣全赤,撼而落之。先治地令净,有草则令枣臭。架箔椽上,以无齿木扒聚而散之,日二十度乃佳。夜不必聚,带霜露气速成。如有雨,则聚而苫之。五六日,选红软者上箔晒之。”对枣酒的加工方法《农圃便览》也作了记载:用红枣二斤,洗净,炒胡,加小茴、五加皮各三钱,香附、当归各一钱,夏布袋盛,浸稀,熬六十斤。可见当时枣制品的加工程序已相当复杂。80年代以后枣的加工制品种类及产量开始增加,1982年费县销往日本、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蜜枣70.6t,1988年郯城县罐头厂鄰子牌银耳大枣罐头获省优产品称号,同年蒙阴县食品罐头厂孟良崮牌八珍酸枣汁获省供销社优良产品奖。90年代初期苍山县下村乡建成蜜枣加工作坊60余家,年产蜜枣500余吨,产品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同期费县肉食果品加工厂对软、硬蜜枣及枣汁等大枣系列产品进行了开发生产,1995年获省星火三等奖。
  第三节临沂枣属种质资源
  沂蒙山区枣属资源,有酸枣和普通枣2种。普通枣有龙须枣、葫芦枣、无刺枣等3个变种。
  一、种类介绍
  1.酸枣(zizyphus spinosus Hu)
  古称“棘”和“樲”,通常为1~2m高的灌木,也有可能成为5~6m乃至10m以上的乔木;花为2歧聚伞花,腋生,每序有花1~7朵不等,花小,花瓣、雄蕊同为5枚;果为核果,常见为圆形,也有椭圆形、卵圆、梭形、心形、短柱形等多种,重lg左右,大的5~8g,甚至10g以上;果皮薄,光亮,一般深红色,间有紫红色、橘红色者;果核多数圆形,间或有椭圆形、梭形和倒卵圆形,大小不等,重0.2~1.2g。
  酸枣根系发达,耐旱、耐涝、耐瘠薄、耐盐碱,生命力强,适应性广。酸枣童期短,少数实生苗在播种当年能分化花芽,开花结果,多数植株在第2年成花结果。
  莒南、沂源、苍山、费县等地分布有乔木型酸枣,沂源县张家坡镇前瓜峪村有株500年树龄的酸枣树,高10m,胸径48cm;莒南县大店镇甲子山村有2株树龄170年生的酸枣树,树高分别为9.7m(图3-19和7.7m。
  2.枣(Z.jujuba Mill.)
  也称普通枣,起源于酸枣,其形态、生物学性状也酷似酸枣。多数为5~6m乃至10m以上的小乔木;花序较大,着花3~20朵不等,花朵稍大;果实大小悬殊,单果重3~30g不等,形状也多样,圆形、卵形、倒卵形、鸡心形、尖椒形、长柱形、磨盘形、葫芦形、茶壶形等;果核一般为梭形或近圆形,少数为圆形;多数品种无种子。
  枣树水平根发达,分枝少,垂直根生长量小,有较强的耐湿能力。
  普通枣有无刺枣等3个变种。
  (1)无刺枣(Z.jujuba var.inermis)
  生长势较弱,发育枝和结果基枝的托叶刺退化或早落,其他性状和原种相同,如冬枣、大瓜枣等。
  (2)龙须枣(Z.jujuba var.tortuosa )
  又称龙枣、龙爪枣,生长势弱,多数成龄树树高仅3m左右,发育枝、结果基枝和结果枝都弯曲扭转生长,尤如游龙飞舞。该变种坐果率低,果实品质欠佳,一般供观赏。(3)葫芦枣(Z.jiyuba var.lageniformis)
  果实中部或中上部有缢痕,呈葫芦形或磨盘形,其他性状和原种相同,子房畸形的特性在实生后代中有遗传特性,如药葫芦枣等。
  二、品种分类
  枣品种的分类常根据成熟期和用途分类。
  1.根据果实成熟期分类
  按照果实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熟品种(生育期70一90天,如枣庄小铃枣等,一般在8月中下旬采收)、中熟品种(生育期90-115天,如梨枣、圆铃枣等,9月中下旬以前采收)、晚熟品种(生育期130天以上,如冬枣、大雪枣等,10月及以后采收)。
  2.按用途分类
  境内枣的品种以制干较多,其次为鲜食、兼用、蜜枣和观赏品种。
  (1)制干品种果实含干物质多,含糖量高,完熟的果实制干率在35%以上,优良品种达50%-60%,以制作红枣为主,如短果长红枣等。
  (2)鲜食品种果实肉质松脆,汁多,甜味浓,适于鲜食,如大雪枣、冬枣等。
  (3)兼用品种果实宜鲜食,又可干制红枣,或糖制蜜枣,用途较广,如淳安大枣等。
  (4)蜜枣岛种果形整齐,较大;呈两端平圆的短柱形或椭圆形,果皮薄,白熟期呈乳白色或浅绿色,肉质松脆,含水较多,如义乌大枣、灌阳长枣等。
  (5)观赏品种果形奇特或枝条扭曲,如磨盘枣、茶壶枣、龙枣等。
  第四节品种描述
  境内枣树品种众多,《山东果树志》记载,临沂、苍山等地枣树品种12个,另外还陆续引进了临猗梨枣等31个,目前临沂共有枣树品种43个,现将其品种特征描述或列表介绍如下。
  1.长红枣
  俗称大马牙,起源于沂山山脉,为鲁中山区主栽品种,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
  果实长圆柱形,单果重8~12g,大者14~16g;果皮中等厚,红色;肉质细脆,汁中多,含可溶性固形物32%左右,鲜食时甘甜郁香。红枣含糖75%-79%, 含酸0.5%~0.8%,肉质松,少弹性,微具辣味,较耐贮运,9月中旬成熟(图9.1)。
  ,树姿开张,生长旺,树体大,适应性强,易丰产,寿命长,产量高,一、二百年的长红枣树仍然硕果累累。
  2.临沂大木枣
  原产于临沂。
  果实长卵形,单果重8~10g,较整齐;果肩平,梗洼浅宽;果顶广圆,先端略尖,柱头遗存;果皮厚,赭红色,果面光亮,果点大而稀、明显,分布不均;果肉绿白色,疏松,较粗;汁少,味甜,略有酸味;果核细长;鲜食品质中下,制干出干率低,品质也差,9月上旬果实成熟。
  树姿开张,外围枝披垂。适应性强,耐瘠薄,产量一般,但肉厚、核小,裂果较轻。
  3.临沂大铃枣
  原产于临沂九曲村(今属河东区),零星栽植。
  果实倒卵形,单果重8g,大小整齐;果皮深赭红色,果面平滑光亮;果肉白色,微透浅绿,肉质稍具韧性;汁少味甜,为鲜食品种,品质中等。9月上旬成熟。.
  树体较大,树姿开张,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产量较高。
  4.短果长红
  又名馍馍枣、大团枣、大圆枣,为长红品种群中重要制干品种,苍山县主栽品种,数量占当地枣树的50%~60%。
  果实短柱形,纵径3.5~3.6cm,横径2.4~2.7cm,侧经2.2~2.4cm,平均单果重10.2g;果皮厚,果面平滑光洁,赭红色,富光泽;果点小,不明显;果肉厚,乳白色,质地较松,汁液少,可溶性固形物37.5%;可食率96.7%,出干率48%-50%;鲜食较差,干制品质中上。9月中旬成熟采收。
  树体高大,呈自然圆头或圆锥形,层性分明。耐旱、耐瘠薄,寿命长,开花坐果要求温热气候,坐果稳定,丰产性好,裂果较轻。
  5.驴奶枣
  又名羊奶枣,郯城等地的主栽品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制干品种。
  果实柱形,侧面稍偏,顶部有时稍大;纵径3.5cm,横径2.3cm,侧经2.0cm,平均单果重6.6g,大果重8~10g;果皮薄,果面光滑,赭红色,有光泽;果点细密,不明显;果肉脆,熟期绿白色,细而致密,较脆。完熟期呈乳黄色,质细稍松软,甜味增加,微具芳香;果核长纺锤形;晒制红枣品质中上,9月中旬成熟。
  树姿开张,树势中等,发枝力强,枝条粗壮,树冠圆头形;适应性强,在山坡薄地表现良好;花朵坐果适温范围较大,产量常年稳定。
  6.圆梭枣
  原产于河东区重沟乡石村一带,为当地的乡土品种。
  果实单果重4~5g,短梭形、椭圆形和倒卵圆形等多种形状;果皮较厚,韧性强,后熟期绿白色;阳面果点稍凸,致使果面稍粗;果肉浅绿白色,质细硬脆,味酸甜,果核梭形;鲜食品质中上,9月上中旬成熟,遇雨易裂果。
  树势中等,树姿开张,干性较强,枝条较稀疏,产量较高。
  7.大雪枣
  原株在沂水县许家湖安子沟村,为大果鲜食晚熟品种。
  果实近椭圆形,一般单果重35g左右,整齐;果面光滑,成熟时鲜红艳丽,有光泽;果肉翠绿色,质地甜脆,风味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宜鲜食,可食率97.3%;11月上中旬成熟。
  树势强旺,自然圆头形;花芽当年可多次分化,栽植当年就可开花结果,产量较当地普通大枣高;对土壤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贮藏,对枣疯病、炭疽病等抗性较强,宜鲜食,亦可加工。8.临猗梨枣
  主产于山西临猗、运城等地,又名山西梨枣、中华梨枣,1990年引入,为近年来临沂发展较多的鲜食品种。
  果实大,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5一30g,果皮薄,赭红色;果肉厚,肉质松脆,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27.9%,鲜食品质中等,可食率97.3%。9月中旬成熟(图4-75):
  树势中庸,树体较小,干性弱,发枝力强,树姿开张,为广温型品种,生态适应性广,结果早,丰产,产量稳定抗枣疯病力弱,成熟期不一致且成熟期落果较重。
  9.圆铃枣
  又名紫铃,圆红、紫枣、圆果圆铃,主产于聊城、齐河等地,1963年引入。
  果实近圆形或平顶宽锥形,平均单果重12.5g;果面略有凹凸起伏,果实紫红色,有紫黑色斑,富光泽,皮厚,韧性,不易裂果;果肉厚,绿白色,质地紧密,较粗,汁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31%,品质上等;可食率97%,制干率60%~62%;9月上中旬成熟(图9.2)。
  树体高大,树姿开张,树势强健,发枝力强;适应性较强,在粘壤土、砂质土、砾沙土均能较好生长.产量较高而稳定,遇雨不裂果。
  10.冬枣
  主产于沾化、黄骅等地,别名冻枣、苹果枣、冰糖枣,雁过红等,各地以成熟期、果形、品质等命名,故名称各异,90年代初期引入。
  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0.2~12.8g,大小不均匀;果皮薄,赭红色;果肉较厚,绿白色,肉质酥脆,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38%~42%,可食率96.9%,鲜食品质极上,9月底至10月中旬成熟(图9.3)。
  树势较弱,干性中强,树体小,树姿校开张;适应性较强,耐盐碱;结果早,产量中等;耐贮藏,抗裂果

知识出处

临沂果茶志

《临沂果茶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主要内容有大事记、总述、树种专章及附录。由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临沂市经济林管理站、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以及各县区果茶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组成《临 沂果茶志》编写组,陈修会担任组长。编写组实行了篇章主笔人员责任制:申为宝“苹果”, 陈修会“大事记”、“总述”、“梨”、“山楂”,徐兴东“木瓜”,刘相东“桃”,高金富“杏”,赵锦彪 “李”,管恩桦“樱桃”、“枣”,张雷“葡萄”,孙会兵“柿”,赵志昆“石榴”,朱飞“草莓”,宋学智 “板栗”,闫洪楚“核桃”,牛天印“银杏”,郭存善“茶”,陈修会、马红梅、王辉霞“附录”。 本志作为市地级综合性果茶志书,目前国内尚缺先例可循。加之限于篇幅和时间、以 及编纂者的见闻,因此,本志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愿本志提供的临沂果茶的纲目,能够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本志资料征集、编纂期间,承蒙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全国农 技中心园艺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 所、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果树工作站和临沂有关部门以及诸多领导专家的支持、 帮助,临沂许多老一代果茶科技工作者为本志的编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一并致以诚 挚的谢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