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栽培历史与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果茶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19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栽培历史与现状
分类号: S601.9
页数: 2
页码: 178-179
摘要: 樱桃是沂蒙山区古老树种之一,秦汉时期即有栽培,在临沂金雀山汉墓中还发现有樱桃核。80年代初期以后,甜樱桃得到一定的发展,先后从烟台、大连等地引进了红灯等大樱桃表现较好。1998年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引进了极佳、早红宝石、维卡、葡萄干等乌克兰樱桃品种,同年平邑县科技局还引进了早大果、沙瓦亚等品种,这些品种丰富了临沂的樱桃资源。
关键词: 栽培历史 发展现状

内容

第一节栽培历史与现状
  樱桃是沂蒙山区古老树种之一,秦汉时期即有栽培,在临沂金雀山汉墓中还发现有樱桃核。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费县志》等地方志均有樱桃的记载。乾隆二十五年(1760)《沂州府志》、嘉庆元年(1796)(莒州志》称樱桃为崖蜜;光绪十二年(1886)《日照县志》称樱桃为含桃,并记述了樱桃有大而黄小而紫者二种。民国26年(1937)《重修莒志》记载:古无樱字,或作莺桃,月令谓之含桃,尔雅谓之荆桃,尖者曰樱桃,圆者曰樱珠。这和现在小樱桃的分类大致相似。
  境内小樱桃资源在莒南县坪上镇和文瞳镇、平邑县白彦镇和临涧镇、沂南县双堠镇、沂水县富官庄乡较为集中。据记载,民国初期莒南县坪上镇大山河村户户都有樱桃树,并有几十年树龄的大树。1975年受极“左”路线的影响,这个当年年产30t樱桃的村,经过20天的砍伐,只剩下30棵樱桃树,当时樱桃树枝干有碗口粗,后又从根部发出新枝。现在这些树干直径约30cm、树高6m、冠径7m、株产50kg。目前该村有小樱桃2万株,年产量200t。莒南县厉家寨素有“樱桃之乡”的称号,每年有60%销往大连、青岛、北京、上海等地,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莒南县2003年有小樱桃80h㎡,产量840t。
  临沂栽培大樱桃历史也较早,1896年德国人华德胜引入大樱桃在费县洋山(今塔山)林场大葫芦崖前定植。1900年德国传教士韩智泰从“青岛大本营”引来15株大樱桃栽植在沂水县王庄圣母教堂,具有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味道甜、外观美的特性,品种多数为大紫,少量那翁,后当地称为“沂水大樱桃”。1920年德国传教士将大樱桃由费县洋山林场传布至蒙阴、临沂等地。现在沂水县王庄园艺场还有1958年用原引种品种嫁接的21棵大樱桃树,年产量现仍达1000kg左右。60年代后,樱桃栽培区域萎缩,费县塔山林场的沂黄等大樱桃资源几乎损失殆尽。70年代中期平邑县成片栽培的大紫品种,成熟期5月18日前后,比烟台早1~2周,售价较高。80年代初期以后,甜樱桃得到一定的发展,先后从烟台、大连等地引进了红灯等大樱桃表现较好。1998年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引进了极佳、早红宝石、维卡、葡萄干等乌克兰樱桃品种,同年平邑县科技局还引进了早大果、沙瓦亚等品种,这些品种丰富了临沂的樱桃资源。90年代是大樱桃较快发展的时期,仅莒南县就新栽了20多万株,沂水县富民官庄乡上旺村、沂南县双堠镇黑山安村、平邑县白彦镇青山后村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樱桃生产基地。临沂樱桃(含大、小樱桃)1987年373.4h㎡,产量613t;1994年686.7h㎡,产量849t;到2003年,临沂樱桃面积2442h㎡,总产5105t(表8-1)。2004年,临沂樱桃总产达到5920t。
  80年代栽植的樱桃,由于采取了合理密植、重视修剪、合理拉枝、注重追肥等措施,产量大为提高。1986年平邑县庞庄乡黄庄村的7年生滕县大红樱桃(株行距3x4m),平均产量1369.7kg/666.7㎡;莒南县坪上镇大山河1986年新栽大樱桃密植园2応,株行距分别为1x2m、2x2m、3x3m,品种有大紫、那翁、晚黄、红灯、晚红等,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1x2m、2x2m的园片产量超过500kg/666.7㎡,从第7年开始,产量稳定在2000kg/666.7㎡;莒南县石莲子镇新庄村1999年10年生大樱桃(红灯、拉宾斯等)平均产量1400kg/666.7㎡,最高株产75kg。

知识出处

临沂果茶志

《临沂果茶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主要内容有大事记、总述、树种专章及附录。由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临沂市经济林管理站、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以及各县区果茶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组成《临 沂果茶志》编写组,陈修会担任组长。编写组实行了篇章主笔人员责任制:申为宝“苹果”, 陈修会“大事记”、“总述”、“梨”、“山楂”,徐兴东“木瓜”,刘相东“桃”,高金富“杏”,赵锦彪 “李”,管恩桦“樱桃”、“枣”,张雷“葡萄”,孙会兵“柿”,赵志昆“石榴”,朱飞“草莓”,宋学智 “板栗”,闫洪楚“核桃”,牛天印“银杏”,郭存善“茶”,陈修会、马红梅、王辉霞“附录”。 本志作为市地级综合性果茶志书,目前国内尚缺先例可循。加之限于篇幅和时间、以 及编纂者的见闻,因此,本志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愿本志提供的临沂果茶的纲目,能够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本志资料征集、编纂期间,承蒙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全国农 技中心园艺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 所、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果树工作站和临沂有关部门以及诸多领导专家的支持、 帮助,临沂许多老一代果茶科技工作者为本志的编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一并致以诚 挚的谢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