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果树生产经验与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临沂果树技术推广部门和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一直十分重视果树科学技术的调査总结与研究推广工作,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推广效果好的果树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为临沂果树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引进推广国内外果树品种
从50年代起,果树科技工作者不断引进推广各种果树品种。发展了金冠(金帅)、红星等优质高产品种及耐贮藏的国光等苹果品种,使伏花皮、祝光、倭锦等品种比重逐步下降;80~90年代引进推广富士、新红星、乔纳金、嘎拉等品种。梨着重发展了砀山酥、金花等品种,有的改接了原有的绵梨等地方劣质品种;90年代推广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绿宝石及丰水、黄金等日本沙梨和红考蜜斯等西洋梨品种。桃先后引进推广了上海水蜜、岗山白、罐用黄桃、寒露蜜等品种,90年代又推广早熟且适于保护地栽培的五月火、曙光等油桃以及日川白凤、川中岛白桃等日本桃品种。凯特杏、金太阳杏以及蜜思李、黑宝石李等也于90年代引进并推广。葡萄引进推广了巨峰等优质鲜食品种、佳利酿等酿酒品种,90年代引进推广了藤稔、红提、黑提等葡萄品种。枣引进了圆铃枣、梨枣、沾化冬枣等。樱桃先后引进推广了那翁、大紫、红灯、早大果等品种。草莓先后引进推广了宝交早生、丰香等品种。核桃引进了新疆薄壳以及香铃、鲁光等早实丰产的品种。板栗选出推广了20多个优良品系,全面推广嫁接繁殖,板栗幼树基本实现品种化生产。良种的引进推广,改变了果树树种品种原有结构。至90年代末,生产上新发展果树的优良品种比重已达到90%以上。
(二)地方果树品种选育
50~60年代,临沂果树科技工作者对一些农家果树品种类型陆续进行了调査整理,发现了不少地方果树品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丰富的品种、砧木资源。70年代以后,地区林业局组织各县开展了苹果、板栗、核桃等果树的良种选育工作。平邑县农业局、郑城县林业局、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经济林管理站、莒南县林业局、平邑县天宝山镇果树站、沂水县诸葛镇果树站、沂蒙香果育繁所、沂州木瓜研究所等先后进行了果树品种的选育工作,整理选育推出的果树品种(系)近百个,主要有:早红玉、仲秋、香富士苹果品种;天宝香、宝山酥、香梨王等梨品种;五棱红、甜红子、超金星、面红子、甜香玉、短枝金星等山楂品种;清香蜜、富山香桃品种;沂水丰甜榛杏、临沂双大金杏等杏品种;帅李、玉红李等李品种;罗扶、长俊、红霞、一品香、玉佛、奥星、金香等木瓜品种;鄕城油光栗、蒙山魁栗、矮丰、糯香、丽抗等板栗品种;郯城9号、郷城5号、鄕早(郯城111)、鄕魁(郯城306)、魁铃(马铃3号)、魁金(大金果)等银杏品种。这些地方果树良种是临沂果品享有较高信誉的重要支柱,不仅本地得到大面积推广,而且还以其优良的综合性状或特异性状在省内外也受到广泛好评。
(三)繁殖技术
60年代后期开始,按照果树良种化的要求,核桃、板栗开始提倡嫁接,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克服了核桃接口流胶、板栗接穗保湿等问题后,核桃、板栗的嫁接技术取得很大进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在果树不同砧木的实生繁殖中,也有较大进展,如费县果树站李文斌(1978)提出,山楂砧木种子提早采收并立即变温、曝晒等特殊处理,以提高发芽率;70年代鄕城县林业局也总结出银杏直播育苗,即带外果皮播种后进行圃内嫁接等等。
为了适应果树苗木的大量需求,嫁接技术也有了新的创造:其一,采用砧木种子提前层积、催芽、阳畦播种,使砧木苗提前生长,达到提早嫁接,使出圃时间由3年改为2年,有的甚至当年出圃。其二,砧木和接穗多次利用,即苗木出圃后,利用残存的砧根,进行根插以培育砧木苗;或在苗圃整形后,重复利用其剪下的苗段作接穗等。其三,总结出了果树的带木质部芽接和插皮舌接、室内根接等方法,既延长了嫁接时期,又提高了成活率。
90年代初期起,临沂果树苗国孙凤臣等开始进行无病毒苹果苗木的培育,建立了无病毒苹果母本园和采穗圍。同期临沂还进行了银杏、樱桃等果树的弥雾杆插育苗,也获得了成功。临沂农业学校、平邑蒙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沂水县农林良种组培中心利用组织培养繁育樱桃、草莓、石榴、大枣苗木,育苗效率大大提高。
(四)建园与栽培制度
从历史上看,临沂果树生产主要是利用山地丘陵、河滩沙荒等地,故果树的许多名产和集中产区,如平邑子母梨、郯城银杏、费县板栗、苍山柿子、沂水苹果等,都出产于山区或河滩。50年代初期是临沂果树从恢复过渡到发展的时期,根据“果树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等指导方针,研究积累了克服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50年代莒南县厉家寨的“鱼鳞坑”和“外撅嘴、里流水”梯田以及“三合一”梯田栽植果树的经验,曾在省内外大力推广。随后在建立荆山、历山等国营园艺场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山地果园等高梯田与复式梯田的修筑方法,把治山、治水、道路修筑和山顶部造林等方面结合起来,建成了规范化的山地果园。60年代根据郑城沙滩果园的建园经验,在大面积建立沙滩果园时,首先营造防护林与构筑排灌系统,然后规划小区道路,按计划栽植果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果粮间作上,也有较大发展。60年代以前,沂蒙山区习惯在梯田边缘散植着柿、杏、山楂、梨、核桃等果树,作为梯田农作物的补充收入。到70年代果粮间作有了较大进展。进入80年代,临沂提出了“立体农业”的方针,果粮间作逐渐成为实施立体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鄕城县推广的平原栗粮、银粮间作等一系列宽行间作的配套技术措施,取得了早期果粮双丰收的经验。
在临沂历史上,栽植果树大多采用直接定植实生苗或分蘗苗,或直播砧木种子,待成长后再进行嫁接,改成良种,俗称坐地苗。山区土层薄、干旱,采用坐地苗可以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旱、抗逆能力,对柿、板栗、梨等深根性砧木十分有利。70年代起,大量发展果园,并要求早果丰产,为了保证幼苗定植后成活好、缓苗快,经过试验,提倡在幼苗定植后, 早春化冻时,用薄膜覆盖,解决了以往保墒与增加土温的矛盾,对提高果树栽植成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临沂果树栽培制度50多年来的主要变革是从粗放栽培逐步走向集约化栽培,从乔化稀植转变为矮化密植。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苹果生产在农业合作化开始后,逐步从个体经营走向集体经营,在栽培技术及经营管理上有较大提高外,直到70年代其它多数果树仍处于粗放管理阶段,产量低,商品率更低。苹果矮化密植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示范推广。80年代开始,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在苹果集约化生产的带动下,临沂果树生产全面走上了集约化栽培的新阶段,板栗和核桃的良种品种化也得以逐步实现。对新发展的果园,重视果园基本建设,选择优良品种,实行合理密植,适时调节生长、成花和结果的关系,整形与修剪、土肥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较大进展。除苹果、梨、桃等外,板栗、核桃、银杏等历来结果迟的树种,也取得了栽后4~5年投产,单产比以往成倍提高的业绩。
随着集约化栽培水平的提高,栽培密度也有了相应变化。50年代后期,一些新式果园,一度曾强调果树要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而提倡稀植。苹果、梨等果树株行距一般为8x8m,有的8x10m。这种稀植是以追求单株超500kg的高产量(时称果树跃进)为前提的。其后的实践证明,大冠稀植的弊端不仅不有利于管理,而且也不有利于提早投产和单位面积上的高产优质。70年代起,出现了追逐早期高产的倾向,又开始走向另一极端,在利用乔砧栽植时,密度有些在110株/666.7㎡左右。后来经过生产实践,逐步统一了认识,果树的密植应与矮化手段相结合,也应与集约化栽培技术相联系。由此,临沂果树的栽植体系进入了一个合理密植的新阶段。
(五)果园土壤管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临沂果园土壤大都是在建园以后逐年加以改良的。针对果园上山下滩的特点,山地果园一般是先挖穴栽树,而后逐步整修梯田,逐年扩穴改土,隔行深翻或爆破松土。沙地果园则是以抽沙换土为主,逐步改善果树根系层的土壤结构。
.清耕是沂蒙山区果园管理的传统制度,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抗旱,以及充分利用地力等方面有一定效果。所以历史上曾以能否及时中耕锄草,作为果园管理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清耕对防止暴雨冲刷、保持土壤良好结构和土壤肥力等方面均不理想。为此, 在60~70年代,曾一度提倡果园行间间作绿肥作物,并显示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树势和增产优质的优越性。但是由于气候逐步趋于干旱,山区缺水,绿肥作物在春季与果树争水、争肥比较突出等原因,70年代后,果园种植绿肥作物日益减少,果园又几乎全部恢复了清耕制。
果园施用有机肥,及至50年代,沂蒙山区果农还十分重视农家粪尿的积攒与使用,有些农民还以旧屋土、草木灰肥园。随着果树的发展,农家粪肥已嫌不足,于是养猪积肥又成为果园有机肥的重要来源。此外,园边隙地栽种紫穗槐,实行条、肥两用,以补充果园有机肥的不足。50年代初期,国家供应少量化肥作为追肥使用。进入60年代,全区陆续兴建了一批小化肥厂,生产氨水、碳酸氢铵和磷肥,1971年本区生资部门开始供应复合化肥(磷酸二铵)、钾肥(硫酸钾),从此施肥逐步走上了农家肥、化肥相结合的道路。可是在70年代后期果树大发展以后,果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果园有机肥料逐日愈不足,于是不得不依赖化学肥料,只有少数果园仍坚持以有机肥为主的传统,使得绝大多数果园的土壤有机质仅保持在0.6%左右,严重影响了果品的质量。
,1983年由山东农学院束怀瑞主持的山丘果园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开发试验,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干旱果园肥水供应问题,在沂蒙山区果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80年代中期起,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秸秆产量也随之增多,为果园实行覆盖制提供了条件。经地区农牧渔业局的大力倡导,果园覆草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并从苹果园扩展到箕他果园,部分地方逐步替代了果园清耕制。这对无灌溉条件的山区果园的抗旱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穴贮肥水以及覆草制的推行,也有效解决了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问题。80年代后期开始,果园施肥大都采用了以控氮、稳磷、增钾为重点的配方施肥技术。90年代中后期,又提出了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相结合的平衡施肥技术。据2002年农业部组织对沂水、费县两县的施肥调査,果园平均每666.7㎡施用有机肥1938.8kg,纯N20.04kg, P2O515.26kg,K2O8.62kg,施肥量及结构均比较合理。,
(六)整形与修剪
临沂果树虽然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科学的整形修剪技术体系则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苹果等果树的引入而逐步建立起来。60年代后,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断调查和实践,把果树整形修剪与果树生物学特性研究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技术。在树形方面,经历了人工强制造形(苏联做法)、模仿外地等过程,不断加以改进,最后总结出符合果树生长结果习性的人工自然形。例如苹果乔砧栽培时,用疏散分层型;在矮化密植时,用中干小冠形或纺锤形。梨树应用了三挺身形。山楂采用2层开心形。桃则以自然开心形为主等等。在总结强制造形(时称一把剪子定乾坤)、修剪量重的缺点后,按照“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和“随枝作形”的指导原则,使果树整形服从于果树早期丰产和长期稳定高产的要求,特别是在整形过程中,强调充分利用辅养枝,注意培养结果枝组,做到整形结果两不误。
进入70年代,临沂的果树修剪也逐步走向正轨。地区林业局连续多年组织果树修剪技术考察,提出了首先要分清树冠的两类功能不同的枝类,即骨干枝与结果枝组。对于骨干枝应在整形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修剪平衡树势,维持主从关系;对于结果枝组则宜因势利导,调节其营养生长与成花坐果和缓势、促壮与更新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内外、上下枝组长势均衡的目的。对于苹果幼树首先促进营养生长,采取开张主枝角度、轻剪缓放,层间适当多留临时枝,适期控长促花为修剪原则;对于盛果树则以改善光照,控制上强,外稀内实,培养枝组,保持适当的叶果比为修剪重点;对于衰老树应以更新复壮,控制产量为修剪前提。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变冬剪为冬季修剪与生长季修剪相结合,做到了因树(种)、因(树)势、因地修剪。到70年代中后期,苹果、梨、桃、葡萄等水果的修剪已从根据不同树种提高到区分品种特性来确定修剪技术;板栗、核桃、山楂、枣、银杏等也从粗放修剪发展到各具有自己修剪特点的较高水平。这对果树早产、稳产和克服大小年结果起到了重要作用。80年代后期,随着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推行,多种果树树形趋于矮化、简化,小冠疏层形、纺锤形等树形得到应用,单位面积枝叶量、花果量有了量化指标,严格数量控制,提高了质量,产量也较稳定。
(七)花果管理技术
促花保果历来很受重视,环剥技术早就用于枣等果树的栽培上,以促进早结果和多结果。进入80年代,密植果园兴起后,为控制树冠,促进早结果、早丰产,在苹果、梨、山楂等仁果类果树上试用了环剥技术,并总结出一套根据不同树龄和不同枝类,或用环剥,或用环割,以及确定处理时间和环剥宽度等一整套方法,对促进幼树早果,增加早期产量起到了明显作用。
70年代后,人工授粉(蜜蜂授粉)、疏花疏果作业已成为果树栽培上较为常规技术措施。80年代后,成功应用了用B9、乙烯利、PP333、PBO等生长调节剂促花,使用蔡乙酸、PR-04等防止采前落果技术。同时,掌握了适宜留果量,以克服大小年结果和以花定果、果实套袋,提高果实品质等技术,对果树优质高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八)病虫害及其防治
30年代前,本区尚无使用化学农药的记载。30年代后,植物浸出液杀虫法得到发展,如用大蒜汁防治蚜虫、百部(中药)汁防治果树蛀虫等。还有的用石灰水涂抹果树防治腐烂病,但应用面很小。直到50年代初期,临沂果树病虫害仍甚为严重,“十梨九砂”、“十枣九蛀”。针对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害,60~70年代地区国营园艺场科研协作组等组织开展了苹果轮纹病、腐烂病、白粉病、早期落叶病、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蚜虫、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蟠、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旋纹潜叶蛾、草履蚧、柿举肢蛾、苹小卷叶蛾、桃蛀螟、枣尺蟆以及栗赤腰透翅蛾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试验,推广应用了有机氯杀虫剂、波尔多液等杀菌剂防治果树病虫害。70年代后,临沂还组织开展了果树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技术也有较大提高,有机磷农药以及双缸高压喷雾器和踏板手压喷雾器等得到广泛应用,果树病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苹果小吉丁虫被彻底肃清。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和金纹细蛾等昆虫性诱芯以及白僵菌、赤眼蜂、杀虫灯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逐步从单一化学防治转向综合防治,较好地解决了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农药污染以及杀伤天敌的问题。地区果茶站陈修会等还试验提出了多菌灵及乙隣铝主干涂环防治苹果和梨叶果病害、不同杀菌剂混用防治苹果轮纹病、盛花期喷药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等果树病虫害防溶新技术。90年代中后期,临沂又研究并推广了降低农药残留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果品生产技术,形成了目前人工、药剂、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新模式。
(九)运销与贮藏
在小农经济生产时期,大宗果品大部分由商贩收购,转而运销于一些城市。50年代后期,合作化运动开展后,果树的大宗生产集中在农业生产队(大队)和国营园艺(林)场圃,果品收购也逐步转移到各级供销部门,对苹果、梨、枣等实行统购包销政策,并以基层供销社为主,供销社与果品公司相结合收购大宗果品。按照一定的收购规格,由供销社就地收购,并派专门人员到重点生产队负责分级包装。稍后,又在培训果农的基础上,改由果园自行按规格进行分级包装,并向指定的各级收购点送货,由县级收购部门抽样验收后,运发各地,部分归县果品公司贮藏,以调剂市场。同时,收购部门负责向果农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在一段时期内,还实行过奖售政策,这对恢复临沂果树生产和扩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70年代中期,果树生产与收购渠道受到当时价格政策和收购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曾出现过“卖果难”的局面,果树生产一度受到影响。直至1984年果品市场开放,价格随行就市,变国家统一收购为多渠道经营,果品生产逐步出现了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
长期以来,果品的运装材料,内销水果以条筐为主,筐以紫穗槐条编制,筐重要求在4kg以上,藉以增加其抗压力,底垫干草,内衬蒲包,1~2级果,单果包纸,以同心圆排列,分层装实,顶部再加干草然后封盖;3级以下则直接装筐。外销则用纸箱或木箱。干果则用麻袋。随着果品产量的增长,条筐来源不足,又为了避免长途装运中的损失,自80年代起,内销水果逐步改用纸箱,箱内分层或散装,出口包装除分层外,每层尚有纸格,每格1果。90年代中期后,高档的苹果、梨包装应用单果泡沫塑料网套,并用塑模填板分层,达到了国际通用的长途运输包装规格。
果品贮藏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60年以前,大都沿用传统方式,果农窖藏、缸藏贮存少量果品,以地沟贮藏数量较大的果品。对少数果实如山楂、板栗等采用鲜橡子等枝叶编织成的圆篓,作长期盛放。第二个时期是果品实行统购统销后,农家少量贮藏逐步为销地大量库藏或集体果园的窑藏所替代,销售部门则用通风库贮藏果品。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果品生产的迅速增长,对传统地沟进行了改良,以充分利用夜间自然冷源;推广改良地沟薄膜小包装贮藏,取得良好效果。80年代开始,一些县果品公司或园艺场建立并研制成功了冷凉库、恒温库(贮量数百吨)。有些地方利用自然冷源,推广应用了自然简易通风库贮藏果品技术。90年代后还有的农户或合作社建造了微型智能冷库以及强制式地下通风库,较好地解决了果品在产地短、中期的保鲜贮藏, 初步实现了四季有果。
(十)果树保护地栽培
临沂于90年代初期开始,先后进行了草莓、葡萄、桃、杏、樱桃、李等果树的设施栽培,同时进行了保护地促成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在设施构建、品种选择、温湿度及CO2调控、树体及肥水管理等方面作了实践探索。在取得了初步经验后逐步发展了较大规模和较高标准的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草莓促成栽培,可提前至隆冬的12月下旬上市,桃、樱桃也比露地栽培提前1~2个月上市,葡萄在6月份上市。果树保护地栽培的高效益和市场需求,吸引了栽培者,使其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时迅即扩展。莒南、沂水草莓及莒南、平邑油桃,沂南、沂水的杏以及平邑、沂水的葡萄均已具相当规模。果树保护地栽培已成为果树栽培的重要方式。(十一)基础理论研究
几十年来,临沂果树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是改善果树栽培管理的基础。从60年代起,临沂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临沂农业学校龙毓珍(1962)对核桃的生长结果习性进行了观察,明确了枝条分类及光照条件与生长结果的关系。鄕城县林业局门秀元(1964)在沙滩栗园观察了20年生大油栗的根系分布,发现板栗根系的垂直分布为树髙的1/5〜1/4;水平分布可达冠径的2倍左右,但主要集中在树冠外围处。平邑县铜石公社林业站李道孔(1978)、临沂县茶山园艺场荆惺(1980)分别研究了山楂的单性结实(闭花受精)习性。苍山县林业局丛欣夫(1978)观察了柿树芽的发育特性以及开花规律,指出柿树绝大多数为单雌花结实,但盛果期树一般有80%左右的花果早期脱落。地区林业局李昌怀、莒县林业局王太岳等(1979)调査了苹果髙产稳产树的生物学特性。门秀元、王玉芬(1980)较系统地观察了银杏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构造及发育节律和根系动态。地区林业局宋学智等(1982)调査了垂枝栗生长发育特点及结果习性。80年代中后期,地区果茶站申为宝、李昌怀、李峰等调査观察了着色系富士(主要是长富2号)以及新红星苹果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及早期丰产性能。陈修会(1990)通过观测发现金冠苹果单台坐果越多果锈发生就越重。费县科委张铁如(1996)对8个板栗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陈修会(1999)调査表明新红星苹果、鸭梨套袋后果点密度及直径均能显著减小。
果树营养生理对指导果园合理施肥、整形修剪等具有重要作用。日照县林业局刘勤德(1979)测定了苹果树秋剪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看出秋剪后百片叶CO2同化量(42.8g)较对照(36.5g)有明显提髙,贮存光能量也有明显增加。地区果茶站刘淑兰(1986)测定穴贮覆膜苹果树的功能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为2.56mg/g鲜叶(对照为1.94mg/g),恰在光合最佳范围,光能利用率比对照髙45.6%。
临沂对果树病虫害的调査研究一直相当重视。60年代中后期,专区农科所、临沂茶山园艺场分别开展了苹果褐斑病、葡萄白腐病的侵染期观察,蒙阴县野店公社林业站、临沐石门农场、费县许崖公社下杨湾梨园分别开展了苹果小吉丁虫、梨小食心虫、梨花蕾蛆的生活史观察。70年代,临沐石门农场、苍山文峰山园艺场、临沂北关园艺场、平邑县地方公社辛庄(廉宝)等分别开展了栗赤腰透翅蛾、桃小食心虫、苹果红蜘蛛、梨木虱等的生活史观察,临沂茶山园艺场、莒县浮来山园艺场、临沂农业学校分别开展了苹果早期落叶病、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的发生规律调査。日照县林业局王云尊(1983)首次观测到桃小食心虫对电灯、煤油灯等可见光有极显著的趋光性。临沂市植保站李长存(1990)发现南方根结线虫2号生理小种为害葡萄。80年代以后,陈修会等对一些果树病虫害作了观测研究,先后发表了金纹细蛾性外激素诱蛾报告(1989)、山东发现桃仁蜂(1990)、山楂超小卷蛾(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1992)、苹果主要病虫种群演变动态 (1994)、二斑叶螨发生习性初报(1994)、鲁南梨树蛻虫的研究(1995)、昆虫性诱芯合用对诱蛾活性的影响(1997)、果树害蜻抗药性的研究进展(1998)等专题报告,并结集为《陈修会果树研究文选》(2000),其中山楂超小卷蛾研究等9篇由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NDEX》、国际农业生物学中心《HORTICABS》及日本《TINEA》收录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