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沂果树资源概述
临沂是中国温带落叶果树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山东果树志》(1996年版)以及陈修会《沂蒙山区的名特果品资源评述》(1997)、赵晓光《沂蒙山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1998)等的记述和有关调查统计,临沂一带的果树资源,包括原产、原有及引进的有13个科,27个属,80个种和16个变种,品种1000多个。由于各种统计依据和分类范围不同, 难以精确划一。现按植物学分类系统加以概述。种及种以下描述见果树专篇;对本志未写专篇的某些种,则略加叙述,以补专篇的不足;仅引进观察保存或存量极少的若干种,则没有单列。
(一)银杏科(Ginkgoaceae)
银杏属(Gnfcgo L.)
银杏(G.bilobaL.)裸子植物,古老树种。莒县浮来山有全国最古老的银杏树。鄕城县沂河两岸有大量集中栽培,已选出郯城9号、鄕早、魁铃等优良品种。
叶籽银杏(G.bilobauarepiphyllyMak.)偶有发现,沂源织女洞林场及苍山下村乡有数百年生大树。
垂枝银杏(G.biZofia uar.pendu/a Carr.)鄕城县渔场、新村偶有发现。(二)核桃科(Juglandaceae)
1.核桃属(Jitglans L.)
核桃(J.regiaL.)沂蒙山区古老树种,大都为晚实类型,主要分布在平邑、费县、苍山等地,大花皮核桃为其优良类型。60年代开始引进新疆核桃,大多为早实类型,后又引进了元丰、香铃等多个早实、壳薄的优良品种,费县芍药山栽培较多。
核桃楸Maxim.)沂蒙山区原生树种,有中新世时代的化石,沂山、尼山、蒙山均有野生。可作核桃砧木,抗寒力强,仁可榨油。
野核桃(J.cathayensisDode.)又名山核桃,沂山原生,化石中有其近似对应种鲁核桃 (J.zniocaxAayensis)。北部山区有野生,主要作核桃砧木,耐瘠薄,仁也可食用。
此外,尚有黑核桃(J.nigraL.),临沂90年代中后期引进。
2.山核桃属(CwyaNutt.),长山核桃(C.illnoinensisKoch.)原产美国,70年代平邑县万寿宫林场引种。
(三)桦木科(Betulaceae)
榛属(Corylus L.)
平榛(C.heterophyllaFisch.)小乔木或灌木,坚果近球形,种仁可食,蒙山等山区有少量野生分布。此外,在沂山中新世化石中有心叶榛(C.mallissima)。
(四)山毛榉科(Fagaceae)
栗属(Castanea Mill.)
板栗(C.mollissimaBL)临沂古老树种,是主要果树之一。沂山中新世化石中有大叶板栗(C.miomollissima)。主要产区有郯城、莒南、蒙阴、沂水、费县、河东,已选出油光栗、蒙山魁栗、矮丰等优良品种,还发现有特有品种垂枝栗。
此外,还有日本栗(C.crenaia SiehetZucc.)及其变种朝鲜栗(C.crenata var.dtdcisnakai Sieb.et Zucc.)的一些品种,莒南县90年代引进。
(五)桑科(Moraceae)
1.榕属(Ficus L.)
无花果(F.caricaL.)鲁南有少量非生产性栽培,有5个品种,即绿色2个,紫色2个和乳黄色1个,其中绿色瓢形最多。春花夏果者可达120g以上;夏花秋果者形小,一般仅有30~50g。
2.桑属(Morus L.)
白桑(M.albaL.)也称桑棋、家桑、鲁桑。北部山区盛栽,果可食用或酿酒。
山桑(M.aiutrafePoir.)又名鸡桑。山间半野生,叶小果也小,暗红色,可食。(六)蔷薇科(Rosaceae)
1.梨属(PyrusL.)
白梨(P.bretschneideriRehd.)沂蒙山区古老树种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尚有400年生的老梨树。以平邑县天宝山集中栽培的槎子梨、子母梨而著称。
沙梨(P.pyrifoliaNakai)临沂沙梨有两类:一类为地方品种,如紫酥梨、红雪花梨等;另一类为日本梨,如晚三吉等,80年代以后引进的丰水梨、黄金梨、大果水晶已成为本地的主栽品种。
秋子梨(P.wuriensis Maxim.)多为野生,可作耐寒砧木。
洋梨(P.communisL.)最早19世纪末期引入费县,其中以巴梨为主。
杜梨(P.betulaefoliaBge.)原生树种,鲁中南山区向阳山坡常见,苍山县驴脖山一带仍有百年大树,是白梨、沙梨的良好砧木。
褐梨(P.phaeocarpaRehd.)原有树种,果球形或椭圆形,褐色至黄褐色,果径一般仅2.0~2.5cm,种子较大,多作沙梨砧木。
豆梨(P.calleryanaDecne.)又名鹿梨。因叶片无毛,当地称明杜梨,数量较少,为洋梨的优良砧木。
2.苹果属(MalusMill.)
苹果(M.purnilaMill.)中国苹果(绵苹果、彩苹)自古就有栽培。据17世纪中叶本地的一些地方志记载,当时沂水等县已大量栽培,现已罕见。西洋苹果品种是19世纪末期开始引入临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迅速发展,50~70年代以国光、金帅等为主,80年代末期以后以红富士、新红星等为主,1973~2001年为临沂第一位果品。
70年代以后,临沂引进东茂林的M系、MM系苹果砧木,因此,本地又增加了道生苹果(M.purnila var.praecox Pall.)和乐园苹果(M.pumila uar.paradisiacal Schneid.)2个变种。
沙果(M.asiaticaNakai)又名花红。临沂古老树种,也是农家传统果品之一,分布面较广,具有早熟、丰产、树寿长、抗逆性强等优点,唯果小,不耐贮运,使这一传统的原生果树逐年被苹果所代替,目前仅有极少量栽培,有蜜果子、秋风蜜、伏魁、秋魁、斑紫、大花红、小花红7类。
楸子(M.prunifoliaBorkh.)鲁中山区原生树种。在临沂集中分布于沂水、蒙阴等县, 当地称“海棠果”,为苹果的优良砧木。
西府海棠(MMmaZusMak.)沂蒙山区原产。类型较多,如砘轱辘、难咽、八月芒子、林檎等。以难咽为其主要类型,蒙山尚有近300年生的老树。由于长期与楸子混生,在集中分布区有不少天然杂交类型。作为苹果的优良砧木,亲和力高,耐盐碱,抗旱,但不耐涝,也不耐白粉病。
山荆子(M.baccataBorkh.)50年代引自东北,主要供作砧木。随同引入的还有毛山荆子(Kiaccoza uar.monzishirica Schneid.),数量较少
湖北海棠(M.hupehensisRehd.)湖北海棠的一个类型为平邑甜茶,分布在平邑县蒙山的白云岩、恶峪一带,海拔700m左右,老龄树在龟蒙顶周围仍有保留,约2000余株,幼龄树在山沟及谷底较多,在常年流水的溪旁仍能生长。其与苹果亲和,耐涝碱,具无融合性生殖特性,为国内闻名的苹果砧木资源。
苹果属资源除上述6个种、3个变种外,尚有垂丝海棠(M.halliana Koehne)和海棠花 (M.spectabilis Boikh.)2种观赏兼砧木用种,仅庭院有少量栽培。
3.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
光皮木瓜(C.sinensisKoehne)又名木瓜、木梨,自古栽培,各地散生,苍山、郑城、费县尚有数百年生的老树。果可加工蜜饯或药用。
皱皮木瓜(C.speciosaNakal)又名贴梗海棠,自古栽植,河东区有集中栽培,已选出罗扶、一品香等优良品种。果可供加工或入药,并兼作庭院观赏栽培。
日本木瓜(CJaponicaLindl.)又名倭木瓜,原产日本,90年代引入,矮灌木,供观赏。
毛叶木瓜(C.ort/iayCTwisSchneid)又名木瓜海棠,果实入药,90年代引入。
西藏木瓜(C.tibeticaYfl)原产西藏,近似毛叶木瓜,惟叶边全缘,90年代引入。
4.榅椁属(Cydonia MiD.)
榅桲(C.oblobgaMill.)自古引入,又名文香果,仅苍山、平邑、沂水、沂源县有零星栽培,平邑县锅泉林场有株老根椁450年生(为省内最大的榅桲树)。沂水、沂源县集市上尚有少量出售(群众也叫“香楂”),果实人药,也可作果酱,是洋梨的矮化砧木。
5.山楂属(Outoegus L.)
山楂(C.pinnatifideBge.)原生沂蒙山区,沂山中新世化石中即有山楂化石,又名山里红。山区分布广泛,半野生,以鲁中南山区为多,果小,供砧木用。
大果山楂(C.pinnatifidauar.majorN.E.Br.)即普通栽培山楂,资源十分丰富,早期以临沂大金星较为著名,后又选出甜红子、超金星、甜香玉等优良品种。平邑、沂水、费县等地为老产区。
山东山楂(C.wattiana Tiemsl.)沂山一带有少量野生,果黄色,小型。
野山楂(C.cuneata Sieb.et Zucc.)原生种,沂山中新世化石中有楔叶山楂 (C.miocuneata)。沂蒙山区山间野生,可作大果山楂的砧木,抗性强,果可食用,亦可入药。
毛山楂(C.nmimowiczii)野生于天宝山区一带,量少。一年生枝及叶面着白色柔毛,果小型,幼时被柔毛。
6.树莓属(IZutes L.)
托莓(R.crataegifolius Bge.)又名覆盆子,山间野生,果可食,也可加工。
茅莓(R.pamifolius L.)又名草杨莓子,山间野生,果可食用或加工。
7.草莓属 (Fragaria L.)
东方草莓(F.orierualisLes.)野生于山间坡地或林下,果较小,可食用或加工。
四季草莓(F.vescavar.sempeiflorens)是野草莓(F.vescaL.)的变种,一年可开花结果2~3次。有少量栽培。
凤梨草莓(尸.ananassaDuch.)又名大果草莓,是一个园艺杂种,目前栽培的品种大部为国外引进。
8.李属(Prunus Mill.)
桃(P.pemicaL.)古老树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临沂是中国北方桃的主产区,栽培品种大都属华北系统的硬肉桃,50年代以后引进的华中系水蜜桃及黄肉桃、90年代引进的川中岛等日本桃均表现良好。有以下4个变种:
⑴蟠桃(P.persica var.ampnessaBean.)果实扁,品质较好,产量中等。
(2)油桃(P.persica uar.nectarina L.)又称李光桃(当地群众也有俗称“胡丝赖”的),果实光滑无毛,较小,皮肉多为红色,味酸。原有少量栽培,80年代以后相继引进一些大果品种。
(3)寿星桃(P.peraicauar.densaMakino)古老树种,有少量盆栽,可供观赏。作桃砧木时,有矮化作用。可作矮化育种资源。
(4)碧桃(尸.persicavar.duplex)有红花、白花和垂枝3种,重瓣,观赏用。
山桃(P.davidianaCarr.)古老树种,多生于山坡山沟,树干光滑,花期长,可与毛桃相区别,主要供观赏,用作桃的砧木时,生长不及毛桃。
扁桃(P.communis L.)临沂90年代引进美国扁桃,品种主要有浓帕尔、美新、那普拉斯等。
杏(P.awniacaL.)古老栽培种,西汉初(公元前1世纪)已有栽培。沂水、苍山、费县等为老产区,优良品种有沂水丰甜榛杏、临沂双大金杏等,90年代引进的凯特、金太阳等欧洲杏发展迅速。除鲜食品种,尚有蒙阴宿胡榛杏等仁用杏品种。
此外,80年代曾引进西伯利亚杏(P.sibiricaL.),主要用作杏的抗寒砧木。
梅(P.mumeSieb)自古就有栽培,沂山中新世化石中即有短梗梅。秦汉以前的气候较近代为暖湿,适宜梅的生长,唐代以后,气候变冷,栽培渐少。明清时期本区地方志都有梅的记载,现仅在公园花圃等处有栽培。
李(P.salicinsLindl.)自古有之,品种类型较多,但数量较少,以帅李、玉红李、扫帚红李为佳。
杏梅(P.simoniiCarr.)又称杏李,俗称秋根子,至少有600年的栽培历史。零星分布,苍山、沂水、郯城等地稍多。常与杏、李混栽。果面上的果粉与茸毛并存,用杏或李作砧木繁殖。
欧洲李(P.domesticaL.)又称西洋李,80年代以后引进了蜜思李、黑宝石李、红美丽李等品种,表现良好。
此外,本地80年代以后还引进了樱桃李(P.cerasiferaEhrh.)及其变种紫叶李 (P.cerasifera uar Bailey),庭院树种,果也可食。
中国樱桃(P.pseudocerasusLindl.)又称小樱桃,古老栽培种,鲁中南山区广泛栽培。以大红樱桃等为地方良种。
欧洲甜樱桃(P.auiumL.)又称大樱桃,19世纪末期引入沂水、费县,后逐渐传遍沂蒙山区,品种以大紫、那翁等为多,80年代以后又引进的滨库、佐藤锦、意大利早红、早大果等品种。
欧洲酸樱桃(P.cerasusLedeb.)与欧洲甜樱桃同期引入,果实酸味重。仅平邑县南
部山区一带有成片栽培,品种有紫冠、毛把酸等。“山樱桃(P.MruZata Lindl.)蒙山有少量野生,可作甜樱桃砧木。
毛樱桃(P.MtosaHiunb.)古老树种,蒙山有少量分布。作桃、李砧木时,有一定的矮化效应。
山区原有的野生种尚有欧李(P.humilis Bge.)、郁李(P.japonice Thumb.)和麦李(P.grandulosa Thunb.),果小可食,仁人药。
(七)芸香科(Rutaceae)
1.枳属(Ponrintf Raf.)
枸橘又名枳壳,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山海经》、《淮南子》均有“橘逾淮而为枳”的记载。是柑橘的优良抗寒砧木,也是果园的良好绿篱植物。日照、鄕城、费县等地分布较多。
2.金柑属(FoWundfa Swing.)
金橘(Rmorgorira Swing.)别称金枣,有少量盆栽。
3.柑橘属(CftrasL.)
甜橙(C.sinensisOsbeck)家庭盆栽,如冬季保温,光照适宜,果实可以成熟。
柑橘(C.reticulata Blance)其中温州蜜橘有少量盆栽。
4.花椒属(Zanihoxylum L.)
花椒(Z.siniulaysHance)古老树种,山区普遍栽培。干果可作香料,种子榨油。
崖椒(Z.schinifoliumSieb.etZucc.)又名香椒子、枸椒,山区野生或栽培。
(八)无患子科(Sapindaceae)
文冠果属 (Xanthoceras Bge.)
文冠果(X.sorbifoliaBge.)古老树种,山区有少量分布,平邑县万寿宫林场有300年生大树,种子可榨油。
(九)鼠李科(Rhamnaceae)
1.枣属
枣(Z.jujubaMill.)原生树种,有中新世化石。鲁中山区躺枣产区为山东三大枣区之一,长红枣为其代表品种。还有变种龙爪枣、葫芦枣、无刺枣。
酸枣(Z.spinosus,Hu)原生树种,过去作为枣的变种,近年来有人认为是枣的原生种,通常为灌木,莒南、费县等地也有乔木酸枣。遍及山区,可作为枣的砧木。果实较小,形状多样,味酸甜,有药用价值(民间称醒睡子)。
2.枳椇属(Hovenia Thunb.)
枳棋(H.dulcis Thunb.),俗称拐枣,古老树种,山丘间野生。果梗肉质,弯曲,经霜可食,种子入药。
(十)葡萄科(Vitaceae)
1.葡萄属
古老树种,中新世化石中有2种古葡萄化石。
山葡萄俗称野葡萄,沂蒙山区较多分布,一般均在海拔500m以上,较抗寒。蒙山野葡萄沟生长着近百年生的山葡萄数千株。毛葡萄也称五角叶葡萄,俗称岩垒、燕蕌,大部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沂山、蒙山、抱犊崮等山区均有分布,在费县、苍山等县有人工或半人工栽培。
蘡薁(V.thunbergii Sieb.et Zucc.)山区、丘陵间均有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蒙山发现其变种,多裂叶蘡薁,数量甚少。
葛藟(V.yZexuosQ Thunb.)也称千岁藟,山区丘陵间野生。
欧洲葡萄为主要栽培种,其中一部分为古老品种,如龙眼、牛奶等,属东亚类群。20世纪中后期引入了欧洲酿造品种及欧美杂交品种。
美洲葡萄又名狐葡萄,与欧洲酿造品种同期引入,因果实有特殊气味,栽培较少。
秋葡萄(V.romanetiiRoman.)沂山有秋葡萄古化石。目前仅个别山区有其野生群落,数量甚少。
2.蛇葡萄属(Amperfopsis Michx.)
在沂山山旺中新世化石中有本属的2个种,即械叶蛇葡萄、山旺蛇葡萄。目前临沂有以下3种。
葎叶蛇葡萄俗称水葫芦,分布于山区丘陵,野生。果可食用或加工。'
蛇葡萄(AsinicaMiq.)野生种,山区有少量分布,浆果近球形,蓝色,可食。”
白蔹(A.japonica Ihunb.)野生,山区有分布。果可加工或食用。
(十一)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
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70年代末期开始引种试栽,费县、兰山、蒙阴、平邑、鄕城等地有少量栽培,品种以庐山香、魁蜜为主。
美味猕猴桃(A.delicioce C.F.Liang)与中华猕猴桃同期引入,品种有海沃德、秦美、徐香等。
(十二)安石榴科(Punicaceae)
石榴属(ZWcaL.)
石榴(P.granamL.)古老树种,2000多年前引入,苍山、平邑等地集中栽培,有大青皮甜、大红皮甜、大马牙甜等地方良种。
(十三)柿科(Ebenaceae)
柿属(Diospyros L.)
柿(D.kakiL.)原生树种,沂山有中新世野柿子化石标本,是沂蒙山区主要果树之一。栽培广泛,其中苍山满堂红柿等加工的柿饼称“沂州柿饼”,为国内名优产品。4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富有、次郎甜柿品种,栽于沂南。80年代后又引入西村早生、新世纪等多个日本甜柿品种。君迁子(DZotusL.)又名软枣、黑枣。沂蒙山区有广泛分布,半栽培种,主要作砧木。,果经霜变黑,可食。沂水县有无核品种,其栽培也很久远。在上述果树资源中,有不少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半野生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尤其是用于加工天然果汁和清凉饮料的资源,潜力很大,可作为进一步发展果树生产的后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