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沂果树的生态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果茶志》 图书
唯一号: 150920020220000147
颗粒名称: 二、临沂果树的生态条件
分类号: Q14
页数: 4
页码: 43-46
摘要: 临沂气候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水汽多由夏季风从海洋带来,而季风进退早晚以及强弱的不同,致使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时常出现春旱、夏涝又秋旱的年景。低温对果树也 有一定影响,由于本地春季回暖早,一旦遇到平流寒潮,早花树种如樱桃、李以及梨、苹果 的某些品种在局部地区会发生霜冻,危害授粉或坐果。风雹灾害每年均有发生,当雹粒大 于黄豆粒时,对果树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不过每年发生范围较小,对整个果树生产影 响不大。
关键词: 临沂果树 生态条件

内容

二、临沂果树的生态条件
  (一)地形与河流
  1.地形地貌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区南部,南襟广袤的江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等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沐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沐河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山脉大体分为三支:一是沂山山脉,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m,沂水泰薄顶、莒南马警山及莒县浮来山等属该山脉;二是蒙山山脉,主峰平邑龟蒙顶海拔1156m,为全市最高峰 (山东省第二高峰,仅次于泰山),平邑、蒙阴、费县交界处的挂心撅子、费县塔山、沂水狼炕子山、沂南大青山、兰山茶山等属该山脉,沂山、蒙山属于鲁中南低山丘陵的主要脊骨;三是尼山山脉,境内跨平邑、费县、苍山县境,构成“尼山穹窿”,平邑天宝山、费县钟罗山、苍山抱犊崮等属于该山脉。境内还有不少由流水侵蚀形成的“桌状山”,当地称为“崮”,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之称。
  临沂境内地形比较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俱全。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费县等县,占总面积的18%,地势较高,一般海拔400m以上,山地植被茂密,是林果业、畜牧业的主要基地。结晶岩山体(通称砂石山)与沉积岩山体(通称青石山)并存,是本区山地的突出特征。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区外围,沂水、沂南、莒南、兰山、苍山、临沐、鄕城、平邑等县均有分布,占总面积的44%,以沐河以东分布较广,一般海拔200m~400m,土壤砂性大,适耕性好,适宜发展林果业。平原有沂沐河冲积平原、山间河谷平原、涝洼平原,占总面积的38%,便于农作物利用,发展果树特别是银杏、板栗、葡萄、桃等有一定潜力。2.河流水系
  临沂属淮河流域,有沂河、沐河、滨海和中运河4个水系。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沐河,10km以上的河流300多条。沂河发源于沂源县鲁山南麓,干流经沂源、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郑城等县区至江苏后流入骆马湖,全长570km(常称千里沂河),境内流长287.5km,流域面积10790km2,为临沂第一大河,也是山东第二大河(仅次于黄河),蒙河、祐河、汶河、沫河、柳青河、白马河等为其主要支流。沐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干流经沂水、莒县、莒南、河东、临沐、鄕城等县区,至江苏注入黄海,境内流长252.6km,流域面积5320km2,为临沂第二大河,浔河、汤河、夏庄河等为其主要支流。沂沐两河平行南流,纵贯全市南北。属中运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东泇河、西泇河等,都经苍山县境内至江苏省境流入中运河。滨海水系河流有绣针河、相邸河、洙溪河等,皆流入黄海。境内河流属于山洪河道,支流众多,源多流急,流量受季节影响,丰枯悬殊。
  境内还建有岸堤、跋山、沙沟、陡山、许家崖、唐村、会宝岭等大型水库7座,中小型水库874座,总蓄水能力可达34亿m3。
  (二)土壤条件
  1.土壤类型 ,
  根据临沂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査(1979~1987)资料,境内土壤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棕壤
  又名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于沐东丘陵和蒙山、四海山等山体及其周围,成土母质以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等酸性岩类风化物为主,呈微酸性,是临沂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由于注意水土保持和精耕细作,使棕壤土向着土肥相融和稳水、稳肥、稳温的方向转化,在本市农林果茶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棕壤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0.35%~0.99%,碱解氮29.0~47.0ppm,速效磷1.8~6.0ppm速效钾38.0~78.0ppm。
  (2)褐土
  又名褐色森林土,主要分布于沂沐河以西石灰岩山体及其周围,成土母质为石灰岩、砂页岩等,一般中性至微碱性,速效钾含量较高,保肥能力较差,是全市面积第二的土壤类型,也是临沂农业的主要基地,适宜于梨、山楂、核桃、柿等多种果树的生长。褐土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0.89%~1.00%,碱解氮57.0~62.0ppm,速效磷2.2~2.3ppm,速效钾62.0~100.0ppm。
  (3)潮土
  也称冲积土、黄土,集中分布于沂、沐河中下游及其河流两岸、临鄕苍平原及滨海平原,是在河流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潮土质地适中,养分含量较高,呈中性至微碱性,生产性能较高,为高产土壤,是本市重要的农业基地,适栽葡萄、梨、银杏、板栗等果树。潮土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0.93%~1.25%,碱解氮平均70ppm,速效磷6.0~6.5ppm,速效钾97.0~98.0ppm。
  (4)砂姜黑土
  是一种具有“黑土层”和“砂姜土”的暗黑土壤。主要分布于沂沐河冲积平原、涝洼平原,成土母质为浅湖沼沉积物,透水性差,易于板结,但富含有机质,潜在养分高,适种水稻、大蒜、小麦等作物,一般不宜种植多种果树。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平均1.3%,碱解氮61.5ppm,速效磷1.88ppm,速效钾91.0ppm。
  (5)水稻土
  为不同类型的土壤经长期种植水稻发育而成的一种新型土壤。主要分布于本地南部。该类土壤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较好,水旱轮作,多属稻麦两熟制,干湿变化频繁,也较有规律,目前临沂水稻土仅处初级发育阶段。
  2.土壤养分
  (1)有机质
  全市土壤表层范围有机质含量幅度0.3%~2.0%,平均0.87%,属偏低水平。
  (2)氮素
  土壤全氮范围值为0.02%~0.12%,平均为0.057%;碱解氮含量为10~200ppm,平均48.5ppm。总体氮素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
  (3)磷素
  土壤含磷范围值为0.007%~0.064%,平均0.02%;速效磷0.5~23.0ppm,平均4.0ppm。多数土壤磷素含量不足。
  (4)钾素
   土壤速效钾含量20~160ppm,平均65.5ppm,总体属中等水平。
  (5)微量元素
  土壤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为:水溶性硼0.33ppm(临界值0.5ppm),有效铝0.lppm(临界值0.15ppm),易还原铳257Ppm(临界值lOOppm),有效铁21.5ppm(临界值5ppm),有效锌0.45ppm(临界值0.5ppm),有效铜1.18ppm (临界值0.2ppm)。
  (三)气候条件
  临沂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型气候,介于南方湿温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之间,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属最佳气候区之一,有利于落叶果树的生存繁衍。
  1.光热资源
  临沂市全年平均气温12.5°C~13.5°C,1月是气温最低的月份,平均气温-2°C~一1°C,极端最低气温一24.9°C,1月是气温最高的月份,平均气温25°C~26°C,极端最高温度40°C,年活动积温(≥10°C积温)为4200°C~4400°C。全市平均地面温度在14°C~16°C之间,比气温高2.0°C左右。临沂年均太阳辐射量为118.9千卡/cm2,年平均日照率为54%~59%,日照时数为2400~2600小时,以5~6月最长,为225~263小时(其中“夏至”可达14.5小时,“冬至”最短近10小时),3~10月果树生长期间,平均224.2小时(略高于山东省平均数21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30天。丰富的光热资源条件,能够充分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无花果等在本地可以露地越冬,60年代费县采取地窖等冬季保护措施,还可栽植柑橘、佛手等亚热带常绿果树。2000年鄕城、沂南县由广西等地引进荔枝、芒果、龙眼、香蕉、青枣、洋桃、番木瓜、沙田柚等南方果树,进行大棚保护地栽培,初步看生长结果尚可。2.降水资源
  临沂距海较近,又位于泰沂山地南侧,因而成为山东省内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为750mm~920mm。受地形和天气系统的影响,市内降水东南部多于西北部,而且在中部有东北一一西南向的多雨带,降水量900mm以上。市内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丰沛,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70%,7、8月最为集中,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全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4%~72%之间。
  总之,临沂市的气候条件对落叶果树的生存和生长具有较高的综合优势。4~5月间气温回升快,有利于开花和坐果;春夏之交日照充足,对花芽分化有利;夏秋稍旱而光照强则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与南邻诸市地相比,年日照时数多200小时左右,夏季湿度较低,果树光合作用强,病虫害较少,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品质;与北方诸市地相比则热量大,生长季节长,果树的生物产量髙,有利于早期丰产;冬季气候不严峻,前免受冻害威胁,故苹果、梨、甜樱桃、黄肉桃、洋梨、柿、葡萄、石榴等落叶果树在临沂均有广泛分布。
  临沂气候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水汽多由夏季风从海洋带来,而季风进退早晚以及强弱的不同,致使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时常出现春旱、夏涝又秋旱的年景。低温对果树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本地春季回暖早,一旦遇到平流寒潮,早花树种如樱桃、李以及梨、苹果的某些品种在局部地区会发生霜冻,危害授粉或坐果。风雹灾害每年均有发生,当雹粒大于黄豆粒时,对果树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不过每年发生范围较小,对整个果树生产影响不大。

知识出处

临沂果茶志

《临沂果茶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主要内容有大事记、总述、树种专章及附录。由临沂市果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临沂市经济林管理站、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以及各县区果茶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组成《临 沂果茶志》编写组,陈修会担任组长。编写组实行了篇章主笔人员责任制:申为宝“苹果”, 陈修会“大事记”、“总述”、“梨”、“山楂”,徐兴东“木瓜”,刘相东“桃”,高金富“杏”,赵锦彪 “李”,管恩桦“樱桃”、“枣”,张雷“葡萄”,孙会兵“柿”,赵志昆“石榴”,朱飞“草莓”,宋学智 “板栗”,闫洪楚“核桃”,牛天印“银杏”,郭存善“茶”,陈修会、马红梅、王辉霞“附录”。 本志作为市地级综合性果茶志书,目前国内尚缺先例可循。加之限于篇幅和时间、以 及编纂者的见闻,因此,本志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愿本志提供的临沂果茶的纲目,能够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本志资料征集、编纂期间,承蒙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全国农 技中心园艺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分馆、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 所、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果树工作站和临沂有关部门以及诸多领导专家的支持、 帮助,临沂许多老一代果茶科技工作者为本志的编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一并致以诚 挚的谢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