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燃料供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367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燃料供暖
分类号: TU984
页数: 1
页码: 333
摘要: 建国前,境内城镇职工居民做饭、取暖均烧木柴,农民则烧农作物秸杆及树叶等。70年代,城镇人口普遍用煤做饭、取暖。1983年,华东石油管道局、莘县部分机关、聊城手表厂等单位职工先后始用石油液化汽燃火做饭,其汽源来自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运输靠汽车拉分散的液化汽罐。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燃料供暖

内容

建国前,境内城镇职工居民做饭、取暖均烧木柴,农民则烧农作物秸杆及树叶等。建国后,城镇职工居民做饭、取暖逐渐由以烧木柴为主改为烧煤为主。70年代,城镇人口普遍用煤做饭、取暖。1983年,华东石油管道局、莘县部分机关、聊城手表厂等单位职工先后始用石油液化汽燃火做饭,其汽源来自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运输靠汽车拉分散的液化汽罐。1990年,全区共有液化汽供应站20余家,专用汽车18辆,年供液化汽1053吨,城镇居民使用者近3万户。至1996年,全区共有液化汽供应站22家,专用汽车26辆,年供液化汽1480吨,城镇居民使用者6万余户。
  50〜70年代,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冬季取暖以烧块煤为主。至80年代初,冬季取暖以蜂窝煤为主。1984年,地委、行署等机关冬季始用锅炉向各办公室、干部职工宿舍统一供暖。1985年后,“土暖气”开始进入城镇居民家庭。1990年,全区共有30%左右的干部职工宿舍由单位用锅炉供暖。1996年,全区城镇干部职工宿舍由单位用锅炉集体供暖者达40%,其余仍靠煤炉或“土暖气” 取暖。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