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与厂办科研机构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唯一号: 150531020210001057
机构名称: 民办与厂办科研机构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26/002
起始页: 0506.pdf
起始时间: 1978年

机构描述

民办科研机构1978年村级农科队发展到8800多个,占全部自然行政村的80%;生产队科研小组发展到3.4万个,占全部生产队的70%。1978年后,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原有的农科队(组)大多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科技示范户、民办科研所。1985年,全市仅有莱阳县乡镇科技咨询服务部和掖县华美电器研究所2个民办科研组织。1987年,全市农作物良种选育、食用菌生产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开发研究等民办科研所发展到16个,科技人员71人,科技示范户发展到4.63万个。1989年,经县以上科委批准,同级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科技机构113家,从业1560人,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开展课题研究50多项,开发新产品120多种,产值达5000多万元,社会效益4亿元。1990年全市新建民办科技机构54处,累计达167处,从业7549人,其中科技人员1535人,固定资产7169.2万元,研究和开发新产品195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231项,申报专利40项,实施专利技术38项。1990年,国家科委、国家工商总局将民办科技机构纳入科技开发企业进行登记管理。1990—1991年,境内民办科研机构共获各级科技奖励29项。其中,莱州市玉米研究所相继培育出“掖单”系列紧凑型玉米良种13个,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660万公顷,增产粮食120亿公斤。烟台粉末技术开发公司承担的“双螺杆挤出机”火炬计划项目,通过鉴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与香港签订合资协议。1992年,全市民营科技机构出现迅猛发展势头,新审批成立136处,累计达475处,共创产值2.9亿元,利税3000万元。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烟台市志(1978-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