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198
人物姓名: 周荣鑫
人物异名: 原名:周文华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734.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7年
卒年: 1976年
籍贯: 蓬莱县城里西关村

传略

周荣鑫(1917~1976),原名周文华,蓬莱县城里西关村人。 周荣鑫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小学、初中,后入蓬莱乡村简师班学习。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7年1月去延安,参加“抗大”二期学习班学习;5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入中央党校学习,留校任教务处干事、班主任等职。1943年后,历任中共行唐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组教科长、中共张家口平绥铁路局书记、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教务主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秘书长、中共华北局副秘书长等职。建国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国务院副秘书长、秘书长和中共中国科学院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 1975年,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猖獗之时,周荣鑫受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委托就任国家教育部部长。上任后,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进行坚决斗争。他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进行工作总结,分清是非。他深入群众,召开各类座谈会,调查研究教育战线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必须“查干扰,找原因,挖根子”。他主持教育部,会同各级党委狠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展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起草《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着手全面整顿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了的全国教育事业。周荣鑫的做法,刺痛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975年11月他们发表题为《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章,给周荣鑫扣上“制造和散布政治谣言,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攻击和分裂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等罪名,对周荣鑫进行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陷害;在教育部成立所谓“临时领导小组”,剥夺周荣鑫一切职权,对周荣鑫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周荣鑫据理力争,进行坚决斗争。1976年4月13日,周荣鑫被迫害致死,终年59岁。 1977年中共中央为周荣鑫平反昭雪,8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追悼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王震、谷牧等参加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主持追悼会,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致悼词。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