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195
人物姓名: 孙自平
人物异名: 原名:孙凤春;又名:孙紫萍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731.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0年
卒年: 1968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蓬莱县湾子口村

传略

孙自平(1910~1968),原名孙凤春,又名孙紫萍,蓬莱县湾子口村人。蓬莱人民抗旧武装起义发起人之一。 孙自平17岁入烟台正华商业学校读书,后转益文中学,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曾参加过“万县惨案”后的反英运动。后因病辍学回乡。 1932年在家乡小学任教,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5年秋经慕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与于仲淑等人成立蓬莱县小学教师抗战服务团,担任组织委员。 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县队部组织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于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938年2月3日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不久改称第三军第二路(简称“三军二路”),孙自平先后任宣传队长、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大队政委。1938年7月,“三军二路”整编后任一营政委,后任五十五团政治处主任。不久肺病复发,离开部队休养。 1939年4月,中共北海地委派孙自平创办理琪小学.,收纳抗日军、工、烈属子弟入学。他带病认真筹办,学校建成后任校长。1940年孙自平当选为蓬莱县参议会参议长。1 942年2月当选为北海专区参议会副参议长。1942年5月,牙山抗日根据地创办北海中学,他被任命为校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孙自平调任蓬莱县县长,带病深入新解放区,发动群众开展反奸反霸斗争,建立健全区、村政权,既广泛发动和真心依靠基本群众,又注意团结各阶层开明人士,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946年7月,他病情加重,中共北海地委令其去大连治疗,他才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 1950年,孙自平受命担任山东水产养殖场场长,提出海带筏式人工养殖法,亲自指导试验,获得成功,为开创我国海带筏式人工养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1月,孙自平兼任青岛市科协副秘书长;12月调任山东省水产局副局长。1957年2月,调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和党委书记。他尊重科学,尊重爱护科技人才,曾冒着危险保护了一批专家学者。接到编写《海带养殖学》一书的任务后,让专家、学者集中食宿,规定“任何人不准打扰”,3个月便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海带养殖专著。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亲自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请老专家带徒弟,开办进修班,派员到大学进修,培养出一批作风正派、工作勤恳、不计私利、忘我工作的科技干部。 “文化大革命”中,孙自平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1968年7月22日含冤去世,终年58岁。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