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185
人物姓名: 赵鸿功
人物异名: 又名:赵镇东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0724.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8年
卒年: 1931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蓬莱县巨山沟村

传略

赵鸿功(1908~1931),又名赵镇东,蓬莱县巨山沟村人。蓬莱县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赵鸿功出生于农民家庭,1926年考入烟台先志中学(后改称东海中学),课余时间阅读《新青年》、《向导》、《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受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192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受中共烟台特支委派回到家乡巨山沟村,以教学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发展上王家村李宗元,吕家沟村邢汝海、吕永田,巨山沟村徐士恩、赵洪渭等5位贫苦农民为中共党员,建立起蓬莱县第一个党小组,赵鸿功任组长。赵鸿功组织党员走街串户,开展宣传活动,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农民协会会员,筹建农民协会。为扩大党的影响,赵鸿功带领全体党员和农会会员,乘农村集日或庙会之机,张贴“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种,没收地主的房子分给穷人住”、“拥护真正为穷人谋利益的共产党”、“工农兵革命万岁”等标语,还多次将标语贴到蓬莱城里。 1929年秋,建立中共蓬莱支部,赵鸿功任支部书记。他经常组织党员、农会会员在巨山沟村北团顶山上秘密集会,学习党的知识,介绍南方各省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土地革命的情况,发动贫苦农民抗捐抗税、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反对地主阶级剥削。为把革命火种撒向县城,赵鸿功托人介绍,于1930年春,到县城丛氏小学(后改称良弼小学)任教,并以这所学校为基地,开展党的工作。 1930年秋,赵鸿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往烟台。翌年3月4日,押往济南国民党监狱。狱中,赵鸿功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为掩护其他同志,承认仅自己是共产党员,其他人仅参加农会,无其他活动,并再三声明:“责任由我一人承担,勿涉他人!”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军法会审委员会以“加入红匪,图谋不轨”为罪名,判赵鸿功死刑。1931年4月5日,将其与邓恩铭等22名中共党员杀害于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押赴刑场途中,他们不断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赵鸿功临刑前,仍向监刑官陈词:“责任在我,与他人无关!”赵鸿功就义时,年仅23岁。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