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道士素质的衰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8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道士素质的衰变
分类号: B956.3
页数: 1
页码: 435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昆嵛山全真教道士素质的衰变演变的情况。
关键词: 全真教 素质 衰变

内容

全真教初创,道士们的文化程度大多很高,连所交往的朋友也都是有学问的人。邱长春的弟子李志常,随师西行,将其沿途所见,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此书至今仍是研究中亚一带古地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重阳集》与七真的诗文集,均存于《道藏》,虽然有些被焚毁,但至今传下来的诗、词、文亦巍巍壮观。到了明末清初,又有一批失意文化人投奔全真教。此前与此后,全真教徒大都为生活所迫,或文盲或识字不多,借道门为苟全性命而已。接受调查的昆嵛山末代四位道人,均因自幼家贫,家长为孩子活命,出家当道士,靠老师傅抚养,教识字,诵经书,有的学乐器,有的学医术,虽然大体明白全真教的基本要义,但对教理有著述者极少。这与昆嵛山区一般佛家子弟的情况基本相同。
    更有甚者,极少数道徒,不守清规,称霸作恶,被官府剿灭,败坏全真门风。乾隆四年(1739),昆嵛山烟霞洞李道士招聚匪徒党羽,在庙中开设赌局,诱乡民赌博,巧设机谋,以成暴富。他在山中强占田地、山峦万余亩,雇用打手巡逻,伺机行劫。山之周围,私划界限,乡民误入其中拾柴搂草,被捉住打断手足。前任州官明知而不敢过问。宁海知州李湖到任,趁其不备,将李道士与其同党拿住,经审讯发往边疆予守边人为奴。
    从客观上说,全真教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致其盛衰的,是时势。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邱长春
相关人物
李志常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