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太平观末代道士姚起祥访问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66
颗粒名称:
太平观末代道士姚起祥访问记
分类号:
B956.3
页数:
2
页码:
415-41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太平观末代道士姚起祥访问记的情况。
关键词:
太平观
姚起祥
访问记
内容
太平观位于小昆嵛,文城西南25千米,东有眠虎岭,南有爬山、焦赞山、太平顶,北有蜗螺山。旧说为“五龙聚汇”之地。此处1941年以前属牟平县地,1941年12月划入文西县,1956年后属文登县(市)。
相传明代后期,这块土地属大芦头村(今属小观镇)的“庄子”,该村会首在此建太平观。清同治六年(1867),道士王从政主持重修太平观。他在北京白云观受戒,一年期满,带回皇帝赐联“道惟吾友,德即我邻”及两支金字匾:“三茅第及”、“九转丹成”,被任命为牟平县署道会司主事。这是太平观鼎盛时期。有耕田400多亩,山峦近千亩,招4户庵户、6户佃户,每年收租粮60升左右,另有白果、板栗各5~’6升,现款200余元。雇勤杂工4人,厨师1人,饲养骡子2头、驴1头、牛2头。菜园2亩,专人看管。
太平观道士属全真嵛山派,祖师王玉阳留下行辈20字本和教忠礼,智时阿吾基,远近从何起,阳子结金辉。中殿为三老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统称“天宝三尊”。西配间是“上八仙”。后殿中为玉皇,东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西有先天圣母。前殿山门有“青龙白虎”,南山太平顶上建有龙母庙。
该观道士,第十代郐基连(今文登市小观镇郐家村人)以前是“伙居道”,有妻小;十一代马远琪(今乳山市冯家镇马家泊人)起,认为道士应以清真为主,脱离红尘,不再娶妻。马远琪的徒孙王从政(今小观镇北湾人)主事,道观兴盛,与北京白云观、青岛天后宫、崂山上清宫、烟台毓璜顶、昆嵛山麻姑殿、神清观、九龙池、显异观、东华宫、圣水宫等处宫观,来往密切。道徒学的是《道德经》,讲求“道德清真”、“修真养性”。每月初一、十五晚上,道徒们在大殿三清老祖塑像前焚香、击鼓、打钟,念晚坛功课两小时。每年腊月十五日到正月十五日,每天鸡鸣头遍始念早坛功课经,晚上念晚坛功课经,风雨无阻,纪律很严。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四乡百姓随意来观内,或游玩,或敬神许愿、或还愿,俗称“串庙”。
20世纪20年代,太平观主持在观内设“太平观私立同化小学”,高级2年、初级4年,各1个班,教师2人,周围村庄30多个学生就读。1940年8月22日,为防止日军进驻,太平观被拆毁,5抱粗的大银杏树被伐。第十五代道士孙起明参加八路军,师弟姚起祥在眠虎岭村落户还俗。太平观前后300余年。日址已无痕迹,原庙石块砖瓦均填于宝泉水库大坝内。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初钊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姚起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