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丘长春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5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丘长春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分类号:
B956.3
页数:
2
页码:
409-410
摘要:
本节记述旧地重游,广建宫观、广收弟子,培养骨干、作大醮法事、雪山万里应诏,全真教门大开的概况。
关键词:
丘长春
三州五会
贡献
内容
金明昌元年(1190)正月,金章宗以“惑众乱民,禁罢全真及五行毗卢”。丘长春在陕西终南祖庭的传教活动一时陷入困境。明昌二年(1191)四月,长春东归山东,同年十月,达栖霞滨都里。以故居为基,营造宫观,费时近一年,道观造成,称“滨都观”。承安二年(1197),金章宗赐丘长春观额“太虚”,滨都观遂改名“太虚观”。长春便以观为中心,在胶东乃至山东展开大规模传教活动。自金明昌二年(1191)至兴定二年(1218),丘长春在太虚观居留27年(与长生居故乡年限相同),这是他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后来名震华夷、声播西域,与他在太虚观中27年的修道与弘教分不开。仅泰和三年(1203)年刘长生升霞,长春嗣任全真掌教。这一时期,马丹阳兴建的东华观,丘长春请额的神清观,刘长生的莱州灵虚观,王玉阳的宁海州玉虚观和丘长春的登州栖霞“太虚观”,五观并立,“三州五会”大兴,且扩展到全省。
旧地重游,广建宫观金泰和六年(1206),丘长春回到阔别20多年的烟霞山,主持扩建“全道庵”,并请额为“神清观”,即兴赋诗16首,诗前小序中,追叙大定六年(1166)以来入道经历,将神清观、烟霞洞附近14处名胜命名。诗序与诗,共同为东祖庭留下不朽的名篇,对当时全真教信众以极大鼓舞。同年,至宁海城瞻丹阳之故居,将所建于范明叔园之旧庵,“令门人丘志坚贸其观,额目曰‘玄都’。真人应缘接物,将适栖霞,以观事付高弟洞真大师于志安、清通大师丘志坚、玄通大师卢志淳,清玄大师牟志进,挈道侣二十余人,集材选匠,范土鸠工,缔构积年,营缮浸备。”(见本志第八编《重建玄都观记》)后长春奉旨改观为宫。长春又买田扩建东华宫。
广收弟子,培养骨干丘长春以太虚观为基地,广开教门,收取大批弟子,如李志常、李志源、王志明、张志素、孙志坚、潘德冲、夏志诚、綦志远、孟志远、宋道安、郑志修、鞠志圆、孟志稳、张志远、何志清、杨志靖;另有长生大弟子尹志平、宋德方、于志可等来依,以这些高弟为基础,为西去大雪山挑选十八弟子提供了可能。可谓人才济济,教门大兴。
这期间,丘长春还两次到崂山传教布道。一在金泰和五年(1205)游崂山,赋诗20首,改崂山为“鳌山”。二在金大安元年(1209)在胶西作醮后抵崂山,又作诗20首,分别刻石于《上清宫》与《太清宫》。两次去崂山,使这里的全真教大兴。
作大醮法事金明昌二年(1191),东归栖霞,当月即在芝阳洞作醮。五年(1194)九月主醮于福山,并作《福山县黄箓醮感应并序》。这期间,作《赴蓬莱狄氏醮,踏晓登山》诗一首,有《赴潍州北海醮,温迪罕千户请》诗一首,有《昌阳黄箓醮》一首,有《登州修真观建黄箓醮》七古一首,以上均见《磻溪集》。
雪山万里应诏,全真教门大开由于金统治者对全真教的政策反复无常,使全真教的传播大受制约。丘长春返归东海,总结经营教训,布道传教首先要争取好的政治环境。他特别注意结纳各级政要,争取其信道和支持教务。《磻溪集》中有《酬同知定海军节度使张侯雪中见访》二首,《定海军节度使致政刘师鲁挈其子见访于栖霞太虚观》一首,《师鲁先生有宴息之所,榜曰“中室”,又从而索诗》一首,《次韵答奉圣州节度使移刺仲泽佳什》一首,《送莱州节度使邹应中移镇兖州》一首等,不可胜记。
金泰和七年(1207)元妃施《道藏》经二,一送栖霞太虚观,一送圣水玉虚观。
这期间,丘长春敏感地关注时局变化。金贞祜二年(1214)秋,山东杨安儿起义,驸马都尉仆散将兵讨之,时登州、宁海民众未服,都尉请长春抚谕。长春一到,说明不要作无谓的牺牲,众皆投戈拜命。金贞祜四年(1216),朝廷命东平监军王庭玉带诏书召长春进京,长春婉辞;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秋八月,时齐鲁归宋,宋遣使召长春,仍不起。十二月,元太祖成吉思汗遣特使刘仲禄到东莱宣召西去之旨,长春竟答应北行。长春以七十三岁高龄,过沙漠,爬雪山,不远万里,抵达阿富汗雪山之阳,见成吉思汗。“帝王礼拜,三官奉侍,僚望问道,至礼也。吾告之以‘清静无为、上帝好生’,一代仁厚之风,皆从此二句起,上亲书袍领,命藏诸内府,世授子孙,敕吾为大宗师,……西域诸方,称吾为震旦活佛,声教所及,要荒无间,自古全真之盛,未有及此……”(见《丘祖全书》)。不久,丘长春得旨住燕京天长观(长春宫)住持天下道教大小事务,朝廷免除所属道众赋税徭役,全真教遍传大江南北,正如“重建玄都宫记”所载:“岁次己卯(1219),长春真人应诏之后,迁善者风靡,学道者云蒸,全真之教,愈隆而愈胜矣!”碑文真实地再现丘长春掌教被元太祖诏见后,使“三州五会”乃至全省全国全真教大兴的境况。由此可知,丘长春不仅是大宗教家,也是大政治家。
至此,祖师王重阳创立的“三州五会”,经五大弟子王玉阳、马丹阳、刘长生、郝太古、丘长春相继努力发展,终于使全真教从昆嵛山区初创,传及胶东三州,遍及山东和全国。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丘长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