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刘长生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刘长生对三州五会的贡献
分类号: B956.3
页数: 2
页码: 407-408
摘要: 本节记述著书立说,广施教化、为信众作醮、奉诏赴阙的概况。
关键词: 刘长生 三州五会 贡献

内容

马、谭、刘、丘四子将重阳归葬刘蒋,庐墓三年
  
  后,长真携长生东入洛阳,长生居市中土地庙三年,
  
  迁云溪之滨。丙申岁(1176),复还山东武官拜母。于
  
  太基山之北麓建灵虚祖堂。居不久,乡人诬告长生杀
  
  人,乃不辞而就缚,坐牢近十旬。狱中坦然,读书练
  
  字。后杀人者自首,长生出狱,“翰墨绝妙,有龙蛇
  
  飞举之形”。大定二十二年(1182)复居武官建庵,注
  
  《道德》《黄庭》等经,于是玄风大振,四方受教者
  
  日众。时丹阳自关中来,长生盛服见之。二十三年
  
  (1183)十二月二十二日丹阳羽化,长生与玉阳主葬事
  
  ,守坟百日,使门人张顺真等持书到洛阳请长真主教
  
  事。二十九年(1189),长生继长真主教。承安二年
  
  (1197)冬,应朝廷召赴京都,按皇帝旨意住天长观。
  
  皇帝问他道教奥妙,所对皆合上意。臣庶见者,没有
  
  不尊敬他的。特赐琳宇,名曰“修真观”。明年三月
  
  乞还故山,礼部给观额五,谓:灵庵、太微、龙翔、
  
  集仙、妙真。遂大兴灵虚观以光祖庭。泰和元年
  
  (1201)长生游广陵(今扬州),著《天道罪福论》。
  
  泰和二年(1202)主滨州醮。
    同知东京留守事刘昭毅、定海军节度使刘师鲁致
  
  政之后,与长生往来甚相得。三年(1203)正月,二公
  
  请求与长生讲师弟礼,长生谢道:公等皆当代名臣,
  
  深荷顾遇,吾将逝矣,不足为公等友。遂云颂云:“
  
  正到峥嵘处,何如拂袖归,我今须继踵,回首返希夷
  
  。”正月二十八日,大师淄王请主醮,禀所赴之期。
  
  长生云:越八日。二月六日羽化于灵虚观,乃八日也
  
  (见闵智亭《道教全真派五祖七真金元高道传·刘长
  
  生》)。
    在故乡莱州的时间较长,影响较深。纵观刘长生
  
  的入道生涯,从22岁入教,随师西去,29岁东归故里
  
  ,至56岁羽化,在教34年,有27年(近80%)在故乡莱
  
  州传教。中间唯泰和元年(1201)游广陵(扬州)。这
  
  是七真中除王玉阳留守胶东外,在故乡传道时间相对
  
  较长的。这自然对“三州五会”特别是对莱州全真教
  
  的发展和推动是较大的。
    著书立说,广施教化长生深得重阳青睐,被视为
  
  “儿子”,教理传授自然较多,又善于苦学苦练,教
  
  理与书法大进,著述颇丰。这些大都是在莱州完成的
  
  。主要有:《仙乐》《太虚》《盘阳》《同尘》《安
  
  闲》《修真》,注《道德》《阴符》《黄庭》等经,
  
  “奥涉理窟,条达圣真,是以为万世之规绳”(见《
  
  金莲正宗记》)。在2005年出版的全真道文化丛书《
  
  刘处玄集》中,可见到他的《仙乐集》卷一至卷五,
  
  其中《天道罪福论》约2500字,用四言句写成,好懂
  
  好记,如末句谓“上元赐福,中元赦罪,下元解厄,
  
  三元救世”;《白莲花词》,六字句为主,前十段重
  
  复“古今许庞家去,也应都免轮回苦”句,是针对信
  
  众关注的“免轮回苦”而作,后十段重复“道全德之
  
  也贵,大家总起玉华会”,似儿歌,诠释如何修持道
  
  德的,末几段,重复“子孙醮缘重遇,敬信全仗高真
  
  度”,强调必须“高真度敬信”,也是针对信众思想
  
  实际的。卷二的《五言绝句颂》161首、《三字歌》
  
  《十二劝》《十劝》等,均有易懂易记易行的特点。
  
  如《十劝》:
    一劝不得自知是,衍过慢人,纵意不改;
    二劝不得自失错,嗔人道著,常起念怨人;
    三劝不得自名已是,直言常说他人非;
    四劝不得夸自高,灭一切入道之人;
    五劝不得不依经教说道理;
    六劝不得有始无终,心意常要似初相见之时.
    七劝不得常说他世人之短,只要常言世人之美处
  
  ;
    八劝不得做事不平等,不得见有施利者爱,见无
  
  施利者嫌;
    九劝不得定慧者,修行之人,不得不守静,未达
  
  理未开悟,不得不看书;
    十劝不得执著有无,不得不悟住、行、坐、卧,
  
  心常清静。
    卷三《四言颂》及《九言绝句》近80首。用诗句
  
  表述各种提问的答复,表述教理,表述心境。
    如《辛酉岁下元,滨州放篆,立余为度师,余不
  
  从,酬赠》之四:处玄到州,不要恁到。各各念道,
  
  始终常好。会上每月,不得求告。三请不来,不要有
  
  懊。却生嗔怒,死参阎老。无罪欢乐,胜贪苦恼。天
  
  元将尽,难逢正教。肯信余言,真游蓬岛。
    这是长生到滨州后对众多信众的要求难以满足的
  
  解释和开道,不要懊恼生气。“天元将尽,难逢正教
  
  ”,是说金人的统治不长了,天下大乱,人心惶惶,
  
  难以遇到正宗的宗教。大家能相信我的话,定能成仙
  
  得道。此诗的内容丰富,据此可知,滨州各会每月一
  
  次大聚会,信众热情,持续不减。
    为信众作醮有资料可查的,长生在莱州的27年里
  
  ,作大醮多次:
    大定二十四年(1184)正月,“姜守静请师主醮于
  
  昌阳(今莱阳)”;
    同年四月十五日,作登州醮,适古城壕水复冰,
  
  出现“树褂”现象,即“琼葩玉树不啻千数”。
    其他醮作更多。其中《仙乐集》卷三四言颂中记
  
  作明真醮前的一段诗文明真之醮,所料紧要。荐拔先
  
  灵,各愿管了。休问使钱,共用多少。收支无私,置
  
  历二道。临醮众人,戒欲为妙。且远腥膻,纵意寿天
  
  。吏神暗察,罪福非小。近醮朝真,不得唤叫。高功
  
  道法,显扬大教。所篆符简,众职明晓。追荐文字,
  
  未有别料。百日之功,莫生虚矫。季冬望后,要显光
  
  耀。休分昼夜,俗事除剿。
    此为作明真醮的预告和须知。“各愿管了”以上
  
  ,是说作明真醮的重要;下面16字,可知作醮是要花
  
  钱的,“收支无私,置历二道”。历:分明,清晰。
  
  设置清晰(的牌示)二道。“临醮”以下24字,说明
  
  参与醮事众人必须戒欲,戒腥膻。“近醮”以下16个
  
  字,说作醮朝真时必须肃穆,不能呼叫,这是显扬大
  
  教之时。“所篆符简”,指发给每位参加醮事信众的
  
  “符简”。以下说作醮要行“百日之功”,昼夜守候
  
  ,冬末十五日后,要显灵异。今人可从此文详知作醮
  
  的过程、要求。这不仅是为信众“荐拔生灵,各愿曾
  
  了”,而且本身就是宣扬全真教“高功大法”的过程
  
  ,是教事的重要形式。
    奉诏赴阙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冬,长生奉诏赴
  
  阙,“帝问以至道,曰:至道之要,寡嗜欲则身安,
  
  薄赋敛则国泰。帝曰:先生广成子之言乎!敕近侍馆
  
  谷于天长观。”次年三月得旨还山,“敕赐观额五道
  
  ,曰:灵虚、太微、龙翔、集仙、妙真,令立观度人
  
  。”教主受此殊荣,对“三州五会”会众鼓舞很大,
  
  对巩固发展全真教“三州五会”,无疑起了很大推动
  
  作用。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刘长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