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发展全真骨干七真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4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发展全真骨干七真人
分类号:
B956.3
页数:
2
页码:
393-39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金大定七年(1167)夏,焚庵之次日,重阳携铁罐乞食东行。 发展全真骨干七真人的故事。
关键词:
发展
全真
七真人
内容
金大定七年(1167)夏,焚庵之次日,重阳携铁罐乞食东行。先抵莱州,于壁间留诗,只收刘通微一名弟子,于闰七月到登州,“登人皆不之识”。抵宁海“重阳祖师初至宁海,憩于州之朝元观”(见《王重阳集》齐鲁书社2001年版359页)。据民国《牟平县志》:“朝元观,今名三清观,在城里县署西。”在这里重阳首先物色感发的是郝升(大通)。《历世真仙体道鉴续编》卷三载:“世宗大定七年,祖师至宁海,见其(郝大通)资禀高古,所习不凡,遂以背坐之机感发之。翌日晚,于朝元观付以二词,郝言下领悟,如走万里迷途,一呼知返。”但因郝大通老母在堂,不能立即随师出家。在朝元观这段时间,重阳才可能对宁海州和马宜甫等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对以后教化马宜甫奠定基础。七月十八日,马宜甫与辽阳高巨才、战法师等聚会于范怿之侄范明叔之南园怡老亭,重阳闻讯,不期而至,一语投缘,马邀重阳到自家做客,于自家南园建庵为其居,重阳题庵额为“全真”。“全真”之名,盖始于此。自此,王重阳在宁海声名大振。九月,栖霞丘哥自昆嵛山来拜师受学,重阳训其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同年冬,谭玉抱病来为弟子。重阳训其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重阳欲领宜甫出家西游,宜甫文采斐然,富甲一州,却无意于仕途,感于人生无常,有出尘之想。若能诱导宜甫出家,肯定能在登莱宁海引起不小轰动,吸引众人拜师入道。宜甫家资巨万,妻爱子孝,久而割舍不下,其妻孙氏尤难之。于是重阳以“分梨十化”感悟宜甫夫妇。冬十月重阳入环堵,约宜甫锁环百日,日馈一食。大定八年(1168)正月十一日启环。在环中时,每次“分梨”“分芋”和诗诵,宜甫皆知之和之。至此,宜甫始摒弃俗累,改衣冠而执弟子礼,弃家入道,遂训名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继有王姓者,居文登牛仙山,闻重阳至,来拜谒而师之,后住铁槎山云光洞,重阳训其名处一,号伞阳子,又号玉阳子。大定八年二月末,重阳带领丘、谭、马、王四弟子到昆嵛山烟霞洞。在烟霞洞郝升来此拜师出家,重阳训其名磷,号恬然子。金大定九年(1169)夏五月五日,丹阳之妻孙氏抛弃三子,入宁海金莲堂拜重阳为师出家,赐法名日不二,道号清静散人。十月,在掖县,刘公来依,遂训其名日处玄,号长生子。至此,“七真”之数成。重阳视丹阳为弟,视谭长真为侄,视丘长春、刘长生为“两个儿”。
七真人中重阳最器重丹阳,教化与考验过程最长,费尽百般心思。后来的事实证明,重阳来东海,以昆嵛山为中心,传教活动(1167年七月至1169年十月)仅两年多一点,选中七真人为骨干,使全真教迅速由胶东传遍祖国北方,是抓住“天时”,选中“地利”,发挥“人和”的结果。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