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为乡韦烹调全家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鲁菜之都—烟台美食》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1124
颗粒名称: 王懿荣为乡韦烹调全家福
分类号: TS971
页数: 1
页码: 021
摘要: 王懿荣,福山古现人。字正孺,号廉生,晚号养潜居士,我国著名金石学家,清光绪六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光绪十五年至二十六年,曾三任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生在鲁菜之乡,自然与烹饪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仅是中国甲骨文之父和铁骨铮铮、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位会吃善烹的美食大家。至今胶东仍流传许多他与美食的趣闻轶事,其中鲁菜名菜“全家福”就是一例。
关键词: 王懿荣 烹饪 烟台市

内容

王懿荣(1845-1900),福山古现人。字正孺,号廉生,晚号养潜居士,我国著名金石学家,清光绪六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光绪十五年至二十六年,曾三任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生在鲁菜之乡,自然与烹饪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仅是中国甲骨文之父和铁骨铮铮、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还是一位会吃善烹的美食大家。至今胶东仍流传许多他与美食的趣闻轶事,其中鲁菜名菜“全家福”就是一例。
  据传。“全家福”一菜是王懿荣首创的,在烟台一带广为流行‘寓全家幸福之意。它采用烩法制作,原料可根据季节变化灵活运用。有素烩全家福、荤烩全家福、山珍全家福、海味全家福,也有集山珍海味于一体的全家福。它清腴醇厚,鲜美不腻味道珍绝,深受美食家的推崇。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懿荣的父亲王祖源病逝于北京锡拉胡同11号,王懿荣扶父柩归福山两甲坡安葬。其时,王懿荣之母谢老夫人在南京两江总督张之洞处(张系王懿荣妹夫,其妹早逝).因思家心切,心情悲伤,便写信给王懿荣,言自已年事已高,希望能在家乡建一处宅子安度晚年。王懿荣乃忠臣孝子。赞同母亲之意‘便和弟弟一道,变卖了古现(老宅)的部分房产。又得张之洞资助,便在福山城里建成了新宅,奉养老母。乔迁之日,王懿荣本不想打扰乡亲众邻,只安排家厨准备桌普通酒席,一家人吃顿饭即可。没想到当天上午,闻讯前来祝贺王家乔迁之禧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带来了虾仁、贝丁和乌鱼等做菜原料,想借机感谢王懿荣造福桑梓的恩德。王懿荣即与弟弟商量,既然乡亲们前来贺禧,咱们须设宴招待,不可草率从事,我还要亲手做最好的菜,以谢乡亲抬爱。他一面让弟弟张罗乡亲坐下,一面微笑着走进厨房,挽起衣袖,扎上围裙,指挥家厨蒸了一些黄、白蛋糕,将乡亲们送来的虾仁、贝丁、乌鱼等烩到一起,又将原来备好的海参、鲍鱼、大虾、猪肚等片成大片掺到锅中,最后调味起锅。用汤钵盛着,作为凉菜之后筵席的第一道热菜端上桌来。众人只见那菜汤清色亮、黑白黄红绿各色搭配和谐,内容十分丰富,尚未缓过神来,只听王懿荣说“借乔迁之事,能同乡亲们一聚,敝人非常高兴,送一道菜给大家,就叫它‘全家福’吧。手艺不精,请原谅。”大家举著品尝后齐声叫绝。事毕,王懿荣善烹之事不胫而走。从此,胶东民间遇有乔迁、婚庆、寿辰等酒席,必以“全家福”为头菜,“全家福”便成了鲁菜中胶东风味的大菜。

知识出处

鲁菜之都—烟台美食

《鲁菜之都—烟台美食》

《鲁菜之都——烟台美食》一书,目的在于总结过去,弘扬鲁菜文化,激励烹饪行业正视现实,面向未来,再创烟台美食辉煌。让鲁菜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人更多享受到烟台美食之口福。愿烟台美食能与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一道,在新世纪绽放出更加璀璨绚丽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