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150520020210010479 |
颗粒名称: | 三、胶东抗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分类号: | K265 |
页数: | 4 |
页码: | 278-281 |
摘要: | 本文讲述了胶东抗大从成立到离开胶东,在极其严酷的办学历程中,历尽艰辛,教书育人,造就了大批优秀干部,为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学校成立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一边是课堂,一边是战场;战场也是课堂”的指示,以团为建制,对外称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抗大一分校一大队编为第一、第二两个营,原胶东军政干校编为第三营。因战事紧急,学校迁移,聂凤智夫妇只好将孩子委托尹德芝抚养。在近10年的战争岁月中,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培养了大量优秀干部,称其胶东革命火种、干部摇篮,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
关键词: | 抗日战争 胶东 抗大历史 |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