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泽山区办学阶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474
颗粒名称: 1、大泽山区办学阶段
分类号: G512.74
页数: 2
页码: 274-2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胶东抗大成立不久即奉命移驻平(度)掖(县)交界的大泽山区,在编制上进行了调整,共编为两个学员武装营,一个警卫连,一个侦察排和一个通讯班,并随即投入学习和战斗。胶东抗大进驻大泽山东麓时风涧村后,首先与国民党土杂队伍张金铭部交锋。在敌众我寡、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抗大迅速转移至掖县燕窝村,取得了反偷袭的胜利。抗大领导经与胶东五支队首长联系决定:由抗大正面接敌,五支队十三、十四两团隐蔽待命,伺机出击。战斗打响后,敌人疯狂冲击。1940年8月10日,胶东部队协同组织了消灭顽军十八旅的战役,五支队十三团攻打祝沟,特务二营由抗大配合攻打徐里,南海区五大队攻打后寨,一举将十八旅摧垮,平度北部山区获得解放。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大泽山区 办学阶段

内容

1940年夏,胶东抗大成立不久即奉命移驻平(度)掖(县)交界的大泽山区,在编制上进行了调整,共编为两个学员武装营,一个警卫连,一个侦察排和一个通讯班,并随即投入学习和战斗。
  胶东抗大进驻大泽山东麓时风涧村后,首先与国民党土杂队伍张金铭部交锋。敌人集中几倍于我的兵力进行夜袭,妄图将抗大一举消灭或赶出大泽山区。在敌众我寡、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抗大迅速转移至掖县燕窝村,取得了反偷袭的胜利。反偷袭后不久,抗大返回大泽山以东的满家、杨家一带,结合开展游击战争进行教学,对当地的地形、隘路、险地、沟川、村落等进行考察研究。周围的国民党土杂队伍,又以赵保原为首,组织蔡晋康和徐叔明部,共约五六百人,向抗大扑来。校领导遂命令一、二武装营迅速开进胥家西南山密林中隐蔽待命,由警卫连于胥家村西迎敌接战,有计划地且战且退,战至半下午,引敌进入我预伏阵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此仗大获全胜。1940年初秋,胶东投降派头子赵保原自任总司令,纠集蔡晋康、张金铭等8个团的兵力,号称“抗八联军”,由日本关东军一手培植豢养、曾任伪满“康德皇帝”警卫团要职的邓学良团打头阵,再次向大泽山区进攻。抗大领导经与胶东五支队首长联系决定:由抗大正面接敌,五支队十三、十四两团隐蔽待命,伺机出击。战斗打响后,敌人疯狂冲击。警卫连奋力抵抗,战至下午一点多撤往西山。敌人以为已得胜,便蜂拥闯进东大田一带村庄。这时,隐蔽迁回至敌之背后的主力部队和埋伏于西山上的两个武装营,同时发起冲锋,对敌形成夹击。敌人措手不及,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死伤被俘大半,我军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1940年8月10日,胶东部队协同组织了消灭顽军十八旅的战役,五支队十三团攻打祝沟,特务二营由抗大配合攻打徐里,南海区五大队攻打后寨,一举将十八旅摧垮,平度北部山区获得解放。盘踞平度西部的顽军高玉璞、阎珂卿、董希瞻等部,妄图夺占大泽山抗日根据地。抗大在贾若瑜校长和廖海光政委领导下,以根据地为依托,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结合外线作战的方针,狠狠打击敌人,胜利完成了保卫大泽山根据地的任务,有力地配合了胶东部队的东线作战。抗大进驻大泽山区的学习和战斗经历,使学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对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理解,军事素质大有提高,同时又进一步巩固开拓了大泽山根据地。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林山
责任者
杨先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