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胶东军区部分部队编为后来的东野第42军一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0345
颗粒名称: (二)胶东军区部分部队编为后来的东野第42军一部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154-155
摘要: 本文讲述了挺进东北的胶东军区两个主力师及军分区部队共10个团队兵力除编入后来的东野第41军之外,其余部队均编入了后来的东野其他部队。二是北海独立第1团第3营,1945年11月由第3支队参谋长茹夫一率领去通化,先后编为通化支队、杨靖宇支队、1946年8月编入辽东军区独立第2师、1948年3月编入东野第5纵队第14师,同年11月改称第42军第125师第373团。三是西海独立2团3营,1945年11月与鲁南军区赴东北干部团一部和冀热辽第16军分区第58团合编为通化支队第1团。1946年8月编为辽宁军区直属第4团,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第4团,1948年3月改编为东野第42军第125师第373团,1985年改编为第42集团军第126师第373团,1996年10月改编为武警第126师第373团。
关键词: 胶东军 东野 军团

内容

挺进东北的胶东军区两个主力师及军分区部队共10个团队兵力除编入后来的东野第41军之外,其余部队均编入了后来的东野其他部队。一是西海独立第2团团部及第1营(前身系蓬莱独立营)在安东扩编为东满临时指挥部直属支队第1团,1946年1月改编为安东军区第1团,5月改编为辽南军区兼独立师第1团,1948年3月改编为东野第5纵队第3师第37团,11月改编为东野第42军第124师第370团。二是北海独立第1团第3营(前身系招远独立营),1945年11月由第3支队参谋长茹夫一率领去通化,先后编为通化支队、杨靖宇支队、1946年8月编入辽东军区独立第2师、1948年3月编入东野第5纵队第14师,同年11月改称第42军第125师第373团。三是西海独立2团3营(欠一个排)(前身系招远独立营),1945年11月与鲁南军区赴东北干部团一部和冀热辽第16军分区第58团合编为通化支队第1团。1946年8月编为辽宁军区直属第4团,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第4团,1948年3月改编为东野第42军第125师第373团,1985年改编为第42集团军第126师第373团,1996年10月改编为武警第126师第373团。四是西海独立第2团第3营一个排发展为安东军区第4分区基干团(1946年6月,山东军区警卫团一个班发展为宽甸县大队、西海独立第2团一个排发展为桓仁县大队和朝鲜义勇军独立大队),后编为东野第42军第125师第377团。五是1946年秋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组建敌后武工队,1947年2月扩编为凤赛支队,先后编为安东保安司令部、辽东军区独立第3师、东野第5纵第15师、第42军第126师一部。①

附注

①张克勤、刘学艺:《从胶东走出来的人民子弟兵》,《齐鲁烽火》2014年第2期,第47页。

知识出处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胶东革命历史研究》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众多国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从中国革命大背景下对胶东革命地位和贡献的精辟论述。收录的文章有:《试论胶东地区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试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战旗不倒的原因及其意义》、《统一战线在胶东的运用和实践》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田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