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664
颗粒名称: 王庄故事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4
页码: 1002-1005
摘要: 在村里集镇南部有一个村庄名叫王庄村。据传,清朝初期,一户王姓人家来到这里,见此处四周群山环绕,中心地域广阔,山清水绿,风景秀丽,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决定在此住下,后来发展成村,便以姓氏定名为王格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与北沟的王格庄重名而改为王庄。该村现有596户、1500多人、2400多亩耕地。在王庄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崮山下住着一个员外,姓张。大女儿找了一个武状元,二女儿找了个武举人,三女儿年方二八,还没有婆家。方圆几十里的小伙子,前去求亲的不少,但张员外都没有应允。他一心想给最疼爱的小女儿,找一个箭法高明的女婿。他羡慕三女儿的美貌,一心想娶为妻室,便扮成一个猎人,到崮山打猎。
关键词: 村里集镇 王庄村 村庄

内容

在村里集镇南部有一个村庄名叫王庄村。据传,清朝初期,一户王姓人家来到这里,见此处四周群山环绕,中心地域广阔,山清水绿,风景秀丽,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决定在此住下,后来发展成村,便以姓氏定名为王格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与北沟的王格庄重名而改为王庄。该村现有596户、1500多人、2400多亩耕地。
  在王庄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崮山下住着一个员外,姓张。他有三个女儿,个个美若天仙。大女儿找了一个武状元,二女儿找了个武举人,三女儿年方二八,还没有婆家。方圆几十里的小伙子,前去求亲的不少,但张员外都没有应允。他一心想给最疼爱的小女儿,找一个箭法高明的女婿。
  王庄村有一个秀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就是对射箭一窍不通。他羡慕三女儿的美貌,一心想娶为妻室,便扮成一个猎人,到崮山打猎。射不着野兽,他就花钱买其他猎手打的野兽。
  第一天,秀才满载而归。经过员外门前时,见员外坐在门口,便扔给员外两只兔子。员外见他打了这么多的野兽,便夸奖道:“年轻人,箭法不错啊。”秀才笑了笑说:“您老过奖了,是它们撞到了我的箭上。” 第二天,秀才“打”了一只狐狸,一只獾。经过员外门前时,把獾扔给了员外。
  第三天,秀才“打”了一只狼,一只山羊。经过员外门前时,把山羊扔给了员外。
  第四天,员外把秀才请到家里,订下了这门亲事,不久,便成了亲。
  一天,张员外带着三个女儿和三个女婿到崮山打猎。正巧,从远处天空飞来一群大雁。员外便对三个女婿说:“贤婿,你们每人射一箭,看看谁的箭法高明。”三个女婿听了,举弓搭箭,只听“嗖”“嗖”两声,大女婿射下了一只,射在头上;二女婿也射下一只,射在肚子上;三女婿不会射箭,手举着弓,一个劲地发抖,就是不敢射。眼看大雁就要飞走了,三女儿着了急,用肩膀撞了他一下,他打弦的手一松,箭射了出去,一箭射了两只,都射在腚沟眼上。大家都夸三女婿是神射手。三女婿顺着杆往上爬:“我射箭,从来不射别的地方,专射腚沟眼。”从此,三女婿箭法好,“箭箭不离腚沟眼”的美名在登州地区传开了。
  艾山出了一只猛虎,因经常在松树上蹭痒,在泥沙中打滚,皮特别厚,刀枪不人,过往行人被它吃了不少。父母官派猎手前去,不但没把老虎打死,相反却叫老虎吃掉了好几个。县令很是焦急,听说三女婿是专射腚沟眼的神箭手,便派三女婿带领几个猎手到艾山打虎。
  到了艾山,三女婿装起了大个,对其他猎手说:“你们在外围看着,别让老虎跑出来伤人,我进山去打。”其实他比谁都害怕,不让其他猎手跟着,是怕猎手们笑他胆小。进了山里,他躲在这,怕被老虎看见;藏在那,又觉得不妥。最后,找着了一个山洞,便藏进洞里,谁知这个洞正是老虎窝,一会儿工夫,老虎回来了。老虎进洞跟其他动物不一样,它是先进腚后进头,用腚往里挪。这下子可把三女婿吓坏了,老虎往里挪,三女婿就往后退,退到没地方可退了,老虎还在往里挪。三女婿急中生智,左手揪住老虎尾巴,右手握着一把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一下插进了老虎的腚沟眼里,连手也插了进去。老虎痛得吼了一声,窜了出去,三女婿吓得晕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三女婿醒了过来,见自己没被老虎吃掉,心中暗自庆幸,也不知老虎哪去了。他站起身来,手发颤,腿发软,慢慢挪到洞口,看到老虎躺在洞口不远的地方,一动不动,吓得赶紧跑进洞里。停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心想:莫非老虎死了?又慢慢挪了出来。这回找了个树枝,悄悄来到老虎身后,朝老虎身上打了一树枝,撒腿就跑进洞里。又停了一会儿还没动静,他知道老虎已经死了,这下胆气壮了,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山来。
  再说,其他猎人在外边等了半天,不见三女婿出来,寻思八成是被老虎吃了,正想回去报告县令,只见三女婿得意洋洋地走出山来,对大伙说:“老虎被我射死了,你们进去抬吧。”大伙不信,三女婿便领他们来到洞口,果然,老虎死了。大伙既高兴又敬佩,纷纷询问是怎么把老虎射死的。三女婿吹嘘道:“我一进山,便发现了老虎,我在后面射了一箭,射在腚沟眼上,老虎带着我的箭便跑。我边追边射,箭箭不离腚沟眼,一直射到这里,才把老虎射死。”大伙一看,可不是,老虎的腚沟眼都被射烂了。
  不管怎么说,三女婿为民除了一害,百姓感激他,县官也奖励他。“箭箭不离腚沟眼”的美名传得更远了,连朝廷也知道了。三女婿本来是个文秀才,可是歪打正着,误打误撞,名声在外了,这迫使他不得不对箭有所研究。
  连日来,京城里出现了一帮飞贼,国库接连失盗。朝廷派了几拨人马,均未制服这帮飞贼。听说三女婿是神箭手,朝廷便传旨,让三女婿进京护库。三女婿心里虽然胆虚,可也没有别的办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刀山火海也没有退路了。到了京城,三女婿顺着国库转了一圈,便在国库围墙的根底下全埋上了箭。在大门里边挖了个陷阱,里边也埋了箭。到了晚上,敞开了大门。大贼来了一看,大门开着,谁也不敢进。你让我先进,我让你先进。这时,在后边的一个大贼,把前边的小贼往前一掀,小贼掉进了陷阱,“哇哇”一声,便没了声息,其他大贼一听,撒腿就跑,也不管那个小贼是死是活。
  第二天,几个大贼在一块商量:听说这个神箭手专射腚沟眼,咱得防着他这一手。于是,他们到集上每人买了个犁镜,绑在腚上。到了晚上,大贼们又去偷。这一回不敢从大门走了,跳院墙进去。一个大贼往下一跳,一下踩到了箭上,叫道:“妈呀,痛死我了。”其他大贼一听,以为那个大贼被射中了,吓得撒腿就跑。真是慌不择路,一下跑进了一块棉花地。这时,正是棉花结桃的时候,大贼们一跑,棉花桃打得犁镜“梆噔、梆噔”响,他们以为是箭射的,这个喊道:“哎呀!射到了我腚上。”那个喊道:“妈啊!射到了我腚上。”跑得越快,打得越急。吓得大贼们屁滚尿流,好容易跑出了棉花地,一个个都累瘫了。妈啊,今天多亏腚上绑了个犁镜,要不,哪里还有命在? 从此以后,大贼们再也不敢去偷国库了,而且只要一提起“箭箭不离腚沟眼”,他们的腚沟眼就发麻。看来,人不但要有真武艺,也需要有头脑,有智慧。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国忠
责任者
高建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