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金河与小姑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612
颗粒名称: 时金河与小姑庙
分类号: K925.23
页数: 3
页码: 917-919
摘要: 磁山,海拔520余米,它群峰耸立,怪石嶙峋,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山北脚下,一条宽约百米的大沙河由西向东蜿蜒40余里流人大海。磁山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地下矿藏丰富。其中尤以黄金储量丰富而闻名遐迩。一个居住着1300多人口的山村——时金河就坐落在磁山脚下大河的北岸。“时金河”这名字一听就让人感到新鲜,让人觉得神奇,的确如此,自古至今,时金河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神奇而迷人的故事。时金河村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以淘沙金为业,百姓生活富裕,过上了其乐融融的日子。今天的小姑庙虽已是断墙碎瓦,但它却永远见证着磁山脚下的人民同心协力英勇抗击外敌的悲壮史实。这是磁山的骄傲,更是时金河村民的荣耀。
关键词: 磁山 时金河 小姑庙

内容

磁山,海拔520余米,它群峰耸立,怪石嶙峋,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山北脚下,一条宽约百米的大沙河由西向东蜿蜒40余里流人大海。磁山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地下矿藏丰富。其中尤以黄金储量丰富而闻名遐迩。一个居住着1300多人口的山村——时金河就坐落在磁山脚下大河的北岸。“时金河”这名字一听就让人感到新鲜,让人觉得神奇,的确如此,自古至今,时金河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神奇而迷人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胶东半岛曾遭受了一次罕见的大地震。当时天崩地陷,大雨倾盆,海浪滔天,胶东大地一片汪洋,一个生机勃勃的半岛,顿时消失在茫茫沧海之中。
  不知过了多少年,沧海又变成桑田,半岛又渐露生机。一些从小云南迁来的移民踏上了半岛大地。其间有一对颇懂淘金技术的时姓兄妹来到了磁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沙河里又沉积着大量的沙金,就喜出望外地依河北岸定居下来,以淘金为生,称这条河为“金河”。后来兄妹二人在南海观音的点化下结为夫妻,繁衍生息,村落逐渐兴盛起来。
  “金河”岸边居住着时姓,他们又依河淘金为生,所以“时金河”这一村名在当地就叫开了。时姓子孙们为了铭记祖宗业绩,不忘祖宗恩德,方便祭祀先祖,教育后人,便开始进行建祠续谱,把立村的时姓兄妹尊称为“高公”、“高婆”,立于宗谱之首。时金河村名的诞生,预示着时金河村人一定会得到幸福。
  站在时金河村向南仰望,距村500米处可见一高约百米的断崖,崖面平如刀切,陡不可攀,绕道登顶,可见一庙遗址,坐北向南,根据遗留的基石可辨,这是一座3间庙宇,占地约48平方米。庙的北面是千尺断崖,庙的东南西三面随山势筑有石围墙。东边的岩石上有石井两眼,深约数米,直径约1米,这就是有名的小姑庙遗址。
  时金河村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以淘沙金为业,百姓生活富裕,过上了其乐融融的日子。封建社会,一方面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利用宗教迷信来愚弄人民;另一方面,官不佑民,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百姓只能从求神拜佛中摆脱无奈、恐惧,寻求精神安慰。那时候到处是庙宇,家家供神灵,在大潮流的影响下,时金河村也不例外,村里的“会头”,(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主任)也号召村民广捐善款,筹建神庙,终于费巨资在村东建起了一座三间大庙,起名“东庙”,庙里供奉的主神是“小姑奶奶”,其他众神分列两边。大庙建得十分气派,雕梁画栋,特别是那两根花岗石六棱梁柱,粗得需两人才能合抱。大庙里供奉的小姑奶奶据说是七仙女的化身,法力无边。庙宇落成后香火日盛,百姓渐渐都归心七仙女庙,崇拜至极。
  一天,一个村妇要下田为丈夫送午饭,苦于襁褓中的孩子无人看护,情急之下,她把孩子放在小姑庙的香案前,便匆忙离去。返回时见孩子没有丝毫哭闹迹象。这件事在乡间不胫而走,很多村妇仿效,果然灵验。不知何年,村里出了一个懒婆娘,整日里把孩子托付于小姑奶奶,领孩子时却对孩子的屎尿污物不收拾,久而久之小姑奶奶的香案前污秽不堪,香客渐少。
  一个深夜,村里的会头做了一个梦,梦见小姑奶奶对他说:“因懒村妇的行为把庙宇玷污,使得她无法再在东庙安身,所以她已趁夜色骑上神马带上马童游遍磁山,选中磁山北端的千尺崖住下。一路上在‘两挡石’留下了马蹄印和自己的木屐各两枚,马鞍放在千尺崖南面的山峰上,马童化作一石在旁边看护。为了日后让村民取仙水消灾祛病,她在新址东边的岩石上掘出石井两眼……”会头醒来后觉得梦境蹊跷,一早便带领乡绅按梦境验看,所见情境果然与梦境相同。会头及乡绅顿时大惊失色,五体投地向小姑奶奶请罪,并承诺要在千尺断崖上为小姑奶奶修造新庙。一年过去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汗水终于有了结果,在千尺崖上又建造了一座与东庙一模一样的新庙,取名“小姑庙”。庙内小姑奶奶的神像端居中间,两边是掌扇的侍女,哼哈二将仍然守门。开庙仪式非常排场,引来了众多戏班轮番献艺,请来高僧诵经,历时七日,小姑庙前的香客络绎不绝。这样一来,小姑庙的仙名威震十里八乡,前来许愿还愿、求神保佑、取仙水消灾治病的香客终日不停,四季不断。当然懒村妇及她的族人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在河边轮流值日,负责背负往来的香客过河。香客的到来也给时金河带来了生机,种田、淘金、摆摊、经商,日子逐渐红火起来。
  后来倭寇侵入了胶东半岛,战火烧到了磁山脚下。一张姓壮汉在磁山顶上扯起了抗敌大旗,广招兵马,依磁山山势筑起了石围墙,成立了“招军顶”、“大弋顶”、“小弋顶”三个军营。小姑庙便成了指挥驻地,从此小姑庙前战火不断。经过奋勇抵抗,外敌终于被击退了,可小姑庙却在战火中垮塌了。时金河村的经济也受到了摧残,遭到了破坏。人们再也无力重建小姑庙,小姑奶奶的神像再次回到了村东的东庙,时金河村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和生机。直到“文革”时期,小姑奶奶的神像才同众神像一起被破除迷信的浪潮卷出了东庙,融入了无垠的田野。
  今天的小姑庙虽已是断墙碎瓦,但它却永远见证着磁山脚下的人民同心协力英勇抗击外敌的悲壮史实。小姑庙不在了,但千尺断崖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小姑庙千秋史话。这是磁山的骄傲,更是时金河村民的荣耀。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时连友
责任者
张洪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