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沟的三官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106
颗粒名称: 史家沟的三官庙
分类号: K878.6
页数: 1
页码: 208
摘要: 蓬莱城西南方向10里处,即206国道的南侧有一条山沟,沿沟两侧坐落着一个小山村,叫做“史家沟村”。旧时,史家沟村曾有一座“三官庙”。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院外还有庙地若干亩,新中国成立前常年有数名道士护庙看院。树上古滕缠绕,绿阴遮天蔽日,进入院内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感。20世纪70年代曾有人欲出资修复,但因有人告发而停建,已修复的部分神像又重新被毁。庙宇房屋建筑早已破败不堪,现遗址尚存。该庙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改建为“史家沟小学”,院内的白果树伐倒做成了课桌凳,现部分仍存。史家沟小学一直延续到90年代,后来合并到司家庄小学,即现在的“杨琳实验小学”。
关键词: 三官庙 史家沟 蓬莱

内容

蓬莱城西南方向10里处,即206国道的南侧有一条山沟,沿沟两侧坐落着一个小山村,叫做“史家沟村”。旧时,史家沟村曾有一座“三官庙”。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院外还有庙地若干亩,新中国成立前常年有数名道士护庙看院。大庙院内有白果(银杏)树两棵,每棵树的树干三四个人拉手都围不过来。树上古滕缠绕,绿阴遮天蔽日,进入院内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感。当时有一口铁铸大钟悬挂在院内,敲起来声震十数里,在城里都能听得见。那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烧香请愿,香火异常旺盛。20世纪70年代曾有人欲出资修复,但因有人告发而停建,已修复的部分神像又重新被毁。庙宇房屋建筑早已破败不堪,现遗址尚存。该庙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改建为“史家沟小学”,院内的白果树伐倒做成了课桌凳,现部分仍存。史家沟小学一直延续到90年代,后来合并到司家庄小学,即现在的“杨琳实验小学”。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曲涛
责任者
张功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