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裕村名的来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9078
颗粒名称: 长裕村名的来历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166-167
摘要: 长裕社区2002年7月28日成立,长裕社区建立党委,长裕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社区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保障办公室和文化教育办公室以及5个工作委员会,至1984年恢复为长裕村“2002年改为长裕社区居委会”提到长裕社区。据杨锐同志的同事、战友和亲人的回忆介绍,杨锐同志在任五区(现北沟镇)区委书记时,注重培养革命骨干力量。建立发展地下党组织,组建村民自卫团,组织开展抗日除奸打击恶霸等革命斗争,他十分重视革命理论的宣传教育,到村里都要找学校老师宣传革命思想。
关键词: 长裕村 来历 登州

内容

长裕社区2002年7月28日成立,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现有6000余居民住户,15000多人。长裕社区建立党委,下设四个党支部。长裕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社区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保障办公室和文化教育办公室以及5个工作委员会,53个居民小组,社区居民代表196人。
  1947年以前,蓬莱城没有长裕村这个名称。只是在这片区域内有几个街巷和聚奎村、魁星村,按当时的区划,这一带为蓬莱城东南坊。1947年,为纪念抗日英雄温长裕烈士,才将这几个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取名“长裕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后几经易名,“文化大革命”中曾改名为“红卫大队”。至1984年恢复为长裕村;2002年改为长裕社区居委会。提到长裕社区,人们自然就想到革命烈士温长裕。
  温长裕,战争时期用名杨锐,1922年9月4日出生于蓬莱县衙东南纱帽街附近的一个小巷里,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人党,1945年1月14日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
  据杨锐同志的同事、战友和亲人的回忆介绍,杨锐同志在任五区(现北沟镇)区委书记时,注重培养革命骨干力量,建立发展地下党组织,组建村民自卫团,组织开展抗日除奸打击恶霸等革命斗争。他十分重视革命理论的宣传教育,只要下基层,到村里都要找学校老师宣传革命思想,并经常把老师召集起来作形势报告。同时还十分重视在小学教师中培养发展党员。除紧张的革命工作外,他还注重利用手中之笔,唤起民众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先后发表作品有《孤儿》、《小黑翠》、《东北寄语》、《血快要被喝干了》、《血和泪》等。他以顽强的精神投身革命,以赤诚之心对待同志,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
  1945年,杨锐同志在郝铭传向五区的扫荡中壮烈牺牲。
  蓬莱城解放后,党和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功绩,教育后代继承先烈的遗志,不仅将温长裕诞生地的几个街巷与相邻的聚奎村、魁星村合并命名为“长裕村”,同时将该村小学也命名为“长裕小学”。杨锐同志是长裕社区永远的骄傲!

知识出处

蓬莱地名故事

《蓬莱地名故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用翔实的史料写出蓬莱和各镇街的旧制新姿,也用有力的证据书写出大多数村名的来历和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连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