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志——实物难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710
颗粒名称: 民国志——实物难寻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1
页码: 568
摘要: 1935年前后,胶东各县差不多都奉命编修过一次县志。我们统称其为民国县志。但栖霞的《民国县志》或民国《栖霞县志》在哪?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肯定:民国《栖霞县志》是实际修成了的,并且付印了的。因为根据史料记述和马景贤先生口碑,知栖霞民国县志始设局于1934年,完成于1935年,前后历时一年左右。马景贤先生则在县志局担任缮写,西关街人,尚健在。而包括北京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各图书馆,亦均无此藏书。这使新志修纂者面临上起光绪五年,下迄民国24年间半个世纪的空白难以填补,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史料,辛亥时期人物,以及当时的执政党一一国民党的内部史料,损失最惨。
关键词: 栖霞 县志 民国志

内容

1935年前后,胶东各县差不多都奉命编修过一次(民国仅此一次)县志。我们统称其为民国县志。但栖霞的《民国县志》或民国《栖霞县志》在哪?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民国《栖霞县志》是实际修成了的,并且付印了的。因为根据史料记述和马景贤先生口碑,知栖霞民国县志始设局于1934年,完成于1935年,前后历时一年左右。主编刘东侯,潍县人,是经谢洪涛(二人都是辛亥革命元老)介绍来的同盟会中人物。副主编牟佃邦,字菽庵,前泥都人,采访刘汝宾,百里店人。马景贤先生则在县志局担任缮写,西关街人,尚健在。而最能说明情况的是《芝罘日报》(存烟台市档案馆)1935年5月25日的一则报道,称:“栖霞第三科科长林书堂偕商会主席林鹏九昨日联袂赴烟,接洽县志印刷事宜”;“预定印一千部。至编印各费稍有不敷,业经富绅牟惠卿弟兄捐资五百元,俾得成书。”读至此,谁还能怀疑民国《栖霞县志》之付梓! 成为问题的是:在新志修纂前,修纂中,文史工作者如李元章,新县志副主编曾却,都为寻找民国县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调查中,或云见过成书者,或云肯定已出者,甚至说装订成函,多厚薄者,就是无实物在!而包括北京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各图书馆,亦均无此藏书。这使新志修纂者面临上起光绪五年,下迄民国24年间半个世纪的空白难以填补,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史料,辛亥时期人物,以及当时的执政党一一国民党的内部史料,损失最惨。
  还需提及的是:牟佃邦先生修讫县志后,他接着又修纂了《名宦牟氏家谱》,他把已经载人县志的部分牟氏人物传略转录进了《家谱》并注明“邑志”字样,是又一民国县志实已出版之证明,然《名宦牟氏家谱》成书在,手稿在,而经查访,佃邦先生老住宅中竞无县志稿之只言片语,亦太奇矣!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栖霞市志1985—1999》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志真实地再现了栖霞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记载了栖霞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