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志——末世余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6709
颗粒名称: 光绪志——末世余音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2
页码: 567-568
摘要: 公元1879年续修的《栖霞县志》,应当是在封建制度下的最后一部县志了,从这个角度说,光绪《栖霞县志》合情合理地成为了清王朝的末世余音。所幸地方官吏中的登州知府贾瑚和栖霞县令黄丽中有意为自己树碑立传,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光绪《栖霞县志》应运而生,那位贾知府免不了为下属之邑志作序以颂。希望粉饰繁华而不得要领。光绪《栖霞县志》从整体上因循前志,即分别在前志之各纲目文后续上应该续上的内容,一如牟国珑之补志然。至于黄丽中县令本人捐未捐廉俸,不得而知。即使不捐,后来的栖霞人总还会说黄先生毕竟作了一件大好事。否则,半个清王朝统治下的栖霞,无史可考矣!
关键词: 栖霞 县志 光绪志

内容

公元1879年(清光绪五年)续修的《栖霞县志》,应当是在封建制度下的最后一部县志了,从这个角度说,光绪《栖霞县志》合情合理地成为了清王朝的末世余音。
  虽然,距前志之修已远隔125年,其间各方面的变化,都给志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自乾隆而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位皇帝莫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加上慈禧之对内专横与对外屈辱,早已盛世不再,修之无可无不可。所幸地方官吏中的登州知府贾瑚和栖霞县令黄丽中有意为自己树碑立传,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光绪《栖霞县志》应运而生,那位贾知府免不了为下属之邑志作序以颂。希望粉饰繁华而不得要领。
  光绪《栖霞县志》从整体上因循前志,即分别在前志之各纲目文后续上应该续上的内容,一如牟国珑之补志然。
  称创造者: 一、黄丽中先生除特聘训导于如川为纂修外,还搞了一个140人的,包括参订、缮写、校对、绘图、督刻、校刊、理局、采访等各种职守的庞大班底,甚至于还把他的一位堂兄黄炳垣从如皋老家请来参订,并署名传世。
  二、对栖霞所谓的八景大肆渲染,既一一作图,又一一由他本人赋诗以配。另外,在县舆,城垣、学宫、县署,书院各图后加上自己的按语。
  倒是奉命纂修的于如川先生道出了个中秘密。原来,县令请于如川先生时,于先生说过“栖霞县本贫瘠”“民力竭矣。”的话,黄县令应日:“吾于四十六社中各择绅耆三、二人,使筹经费,兼理采访,量社大小摊派若干,自捐廉俸以为民先。如是而经费易矣!”原来如此。
  至于黄丽中县令本人捐未捐廉俸,不得而知。即使不捐,后来的栖霞人总还会说黄先生毕竟作了一件大好事。否则,半个清王朝统治下的栖霞,无史可考矣!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栖霞市志1985—1999》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志真实地再现了栖霞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记载了栖霞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