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钢管生产发展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钢管厂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6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钢管生产发展简介
分类号: F426.41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一九五八年在“大跃进”中,为了解决无缝钢管紧缺和提高本单位自行车质量,大胆提出了生产无缝钢管的设想,经上级批准,采用中央黑色金属设计院提供的φ76毫米无缝钢管机组图纸,于一九五八年五月开始兴建无缝钢管车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一九五九年二月建成试产,当年试生产无缝钢管49吨,填补了山东省无缝钢管的空白。一九五九年十月经冶金部批准列入国家计划,由国家统一安排生产任务,一九六○年投入生产。一九七九年无缝钢管产量55,105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这八年,平均年产量52,057吨,比前十年平均年产提高1.07倍。无缝钢管投产二十六年来,共创利税20,025.93万元,等于国家投资的9.28倍,是全厂固定资产的11.7倍。
关键词: 钢管 加工厂 工厂史

内容

一九五八年在“大跃进”中,为了解决无缝钢管紧缺和提高本单位自行车质量,大胆提出了生产无缝钢管的设想,经上级批准,采用中央黑色金属设计院提供的φ76毫米无缝钢管机组图纸,于一九五八年五月开始兴建无缝钢管车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一九五九年二月建成试产,当年试生产无缝钢管49吨,填补了山东省无缝钢管的空白。一九五九年十月经冶金部批准列入国家计划,由国家统一安排生产任务,一九六○年投入生产。
  烟台钢管厂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发展无缝钢管生产中,始终坚持勤俭办厂的方针,走改造挖潜的道路。建厂初期,从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七年只能生产冷拔一般管一个品种,平均年产 4,359吨,一九六七年将φ76毫米热轧机组改造为φ100毫米机组,增加了热轧钢管品种,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七年十年间,平均年产无缝钢管25,102吨,比前七年平均年产提高4.76倍,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七年,对φ100毫米热轧无缝钢管机组又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管坯加热也由斜底炉改为环形炉,热轧机组平衡配套,使钢管产量又进一步提高。一九七九年无缝钢管产量55,105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这八年,平均年产量52,057吨,比前十年平均年产提高1.07倍。无缝钢管生产计划,一直由国家统一安排,参与国家订货,以销定产。
  自一九六○年投产到一九八五年,共生产无缝钢管700,286吨,质量稳定,深受用户欢迎。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西藏外,行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并外销越南、阿尔巴尼亚、马里、索马里、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坦桑尼亚等国家。一九八○年以来,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热轧锅炉管、冷拔低中压锅炉管,先后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一九八五年冷拔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评为冶金部优质产品。
  无缝钢管投产二十六年来,共创利税20,025.93万元,等于国家投资的9.28倍,是全厂固定资产的11.7倍。自一九七三年以来,多次获部、省、地、市奖励。一九七七年省委、省革委授予“先进企业”称号,一九七九年省委、省革委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一九八○年一月,冶金工业部授予冷拔车间“红旗单位”称号,一九八五年一月,冶金工业部授予“提高成材率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烟台钢管厂志

《烟台钢管厂志》

本志记述了烟台钢管厂从1949年到1985年发展的历史以及生产、建设、管理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