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妇幼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蓬莱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67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妇幼保健
分类号: R172
页数: 1
页码: 617
摘要: 新法接生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多用旧法接生,产妇、婴儿死亡率极高。建国前夕,据38个村抽样调查,286名产妇生育1971胎,死亡婴儿701人,其中因破伤风死亡275人。建国后,提倡新法接生,先后培训新法接生员4271人。1953年新法接生1125人,婴儿死亡23人,死亡率下降到2%。1958年提倡产妇住院分娩,产妇、婴儿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1988~1991年,全县共出生婴儿23170人,新法接生率100%,婴儿死亡377人,死亡率1.6%。1 991年全县87803名12周岁以下儿童入保85259人,入保率达到97.1%;完成生物制品接种143702人次,接种率达到95.5%。1962年县内查出子宫垂脱患者1525人,全部予以治疗。
关键词: 妇幼保健 医疗保健事业 蓬莱

内容

新法接生清末和民国时期,县内多用旧法接生,产妇、婴儿死亡率极高。建国前夕,据38个村抽样调查,286名产妇生育1971胎,死亡婴儿701人,其中因破伤风死亡275人。建国后,提倡新法接生,先后培训新法接生员4271人。1953年新法接生1125人,婴儿死亡23人,死亡率下降到2%。1958年提倡产妇住院分娩,产妇、婴儿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1988~1991年,全县共出生婴儿23170人,新法接生率100%,婴儿死亡377人,死亡率1.6%。
  幼儿保健 1951年县卫生院增设妇幼保健组。1953年开始为农村培训保育辅导员,各幼儿园均建立预防、医疗和保健制度。1957年成立妇幼保健站,先后为农村社队培训保育员529名。1976年开始,对7岁以下儿童实行计划免疫。1986年全县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度,儿童入保率81.7%。1987年开始进行6种生物制品接种,接种率95%。1988年开始儿童系列保健保偿及小儿生长发育监测:为O~7周岁儿童查体(1周岁内查体4次,1~2周岁查体2次,2~7周岁查体1次);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卡,对体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大力宣传科学喂养,提高幼儿自身免疫能力;加强对小儿贫血、佝偻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1 991年全县87803名12周岁以下儿童入保85259人,入保率达到97.1%;完成生物制品接种143702人次,接种率达到95.5%。
  妇女保健1951年开始,县内普遍实行妇女“四期”(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政策,组织生产劳动时掌握“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的原则。1953年开始普查妇女病。1962年县内查出子宫垂脱患者1525人,全部予以治疗。1972年成立蓬莱县妇女病普查领导小组,每年都组织医务人员对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1988年推行母婴系列保健保偿制度,普遍进行婚前查体、早孕检查、孕期定期检查并建册登记,对高危妊娠实行专案管理,一律住院分娩。1991年全县参加妇女病普查的妇女17371人;参加母婴系列保健保偿的妇女10460人,入保率70.4%;对343例高危妊娠进行专案管理,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5/万。

知识出处

蓬莱县志

《蓬莱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蓬莱县志》是一部新编地方志书,书中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蓬莱1840—1991年的发展历史。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综述县情大略和境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按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顺序设专志,末设人物和附录。全志共30编,120万字,并配有图片百余幅。政治部类重点记述了蓬莱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突出了建国后在党派群团和政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业绩。经济和文化部类则着重记述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流通、城乡建设、文教科卫等各项事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人物编除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代枭雄吴佩孚、当代作家杨朔等著名蓬莱人立传外,还编纂了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模范人物名录。志书对驰名中外的蓬莱阁、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风俗、方言等均设专编记述,并收录了海市蜃楼照片、八仙过海传说等珍贵资料,充分显示了“蓬莱仙境”、“旅游胜地”的地方特色,是中外宾朋了解蓬莱、游览仙境的指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