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设平安济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509
颗粒名称: 四、建设平安济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摘要: 建设平安济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建设“平安济宁”。46中共济宁年鉴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建立完善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及时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盗窃、抢夺、抢劫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以落实责任制为重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对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杜绝重大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群众生活 社会环境

内容

建设平安济宁,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建设“平安济宁”。组织开展“平安市县”、“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社区”等基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维护稳定工作的整体水平,达到全市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环境良好、企业平安经营的创建目标。46中共济宁年鉴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建立完善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及时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盗窃、抢夺、抢劫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彻底扭转治安状况,维护边界地区的长治久安。以落实责任制为重点,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对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杜绝重大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信访工作机制、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从12月初到明年2月底,在全市各级执法机关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着力解决执法机关和执法队伍中存在的执法不公、违法行政、管理松弛、作风粗暴、服务不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树立起执法机关执法为民、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2004中共济宁年鉴》

本书主要讲述济宁市2004年的政治岗要、市委工作状况、工青妇工作、党组工作、武装工作、法院工作、执政论坛等等一些实际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