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507
颗粒名称: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分类号: D035
页数: 1
摘要: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一轮城市建设“绿亮清”工程,加快水电气暖、治污、道路、公交等公共设施建设,搞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加快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抓好农村改水改厕、乡村中学危房改造和中心镇卫生院建设,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有新的改善。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抓好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切实做好灾区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逐步探索和建立帮扶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使社会扶贫济困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关键词: 群众生活 生活环境

内容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一轮城市建设“绿亮清”工程,加快水电气暖、治污、道路、公交等公共设施建设,搞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加快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抓好农村改水改厕、乡村中学危房改造和中心镇卫生院建设,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有新的改善。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抓好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完善“五位一体、四制运作”的社会救助大格局,抓好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着力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破产关闭企业职工、城乡贫困人口、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切实做好灾区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逐步探索和建立帮扶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使社会扶贫济困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2004中共济宁年鉴》

本书主要讲述济宁市2004年的政治岗要、市委工作状况、工青妇工作、党组工作、武装工作、法院工作、执政论坛等等一些实际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