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比学赶超为重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447
颗粒名称: 一、以比学赶超为重点
分类号: F313
页数: 1
摘要: 以比学赶超为重点,兴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历届市委、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应对挑战,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先进找差距,跳出济宁看济宁, 我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弱、 人均占有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外向度差、发展环境不宽松等明显差距。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内容

以比学赶超为重点,兴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热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历届市委、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应对挑战,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先进找差距,跳出济宁看济宁, 我市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弱、 人均占有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外向度差、发展环境不宽松等明显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发展水平上,根子在思想观念上。发展意识不浓、机遇意识不强、敢创锐气不足、工作标准不高、狭隘利益观念突岀等问题,依然禁锢着干部群众的思想,束缚着干部群众的手脚。加快发展,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把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必须把解放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勇于冲破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敢于革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弊端,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规定做法,着力解决一切影响发展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更好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是最根本的标准,思想不解放是最大的障碍,经济不发达是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五句话,大力弘扬“不怕困难怕落后,团结实干创一流”的济宁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 鼓励创业者,教育失误者,追究诬告者,惩治腐败者,在全市进一步形成“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更快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解放思想贵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新形势下的思想大解放,必须着眼于解决我市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的“满、怕、小、低、浮”等问题,针对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突破的实际问题, 突出“比学赶超”这个重点。在全市上下全面形成比先进找差距、学先进定目标、赶先进见行动、超先进创实效的热潮,切实调动起各行各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放手让各种促进发展的活力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面向省内外先进水平,找准自己的比学赶超目标, 确定发展定位,制定切实有效的赶超措施与计划。通过解放思想,比学赶超,适应发展新趋势,把济宁放到大产业链中去谋划、大市场体系中去思考、大经济圈中去定位,把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资源的整合、发展空间的拓展、经济板块的再造上,力争率先突破,以求在区域经济布局变动和市场占有再分割中争得优势,赢得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力争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要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13.5%以上,人均14000元;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2000亿元,人均24000元,基本建成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00亿元,人均55000元,努力成为经济持续繁荣、科技教育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2004中共济宁年鉴》

本书主要讲述济宁市2004年的政治岗要、市委工作状况、工青妇工作、党组工作、武装工作、法院工作、执政论坛等等一些实际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