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430
颗粒名称: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分类号: C913
页数: 2
摘要: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市县两级32中共济宁年鉴换届为契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和读书会制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坚定性,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任领导干部和中青年优秀干部的培训。
关键词: 干部建设 思想观念

内容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市县两级32中共济宁年鉴换届为契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和读书会制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坚定性,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抓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四百人才”工程。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意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重视培养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任领导干部和中青年优秀干部的培训。
  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巩固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管理、教育培训和村民自治、物质保障机制。抓好企业、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的党建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做好在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重要讲话精神,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集中更多的精力议大事、抓大事、促落实。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坚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为群众多办实事。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经常性教育,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坚持完善廉政谈话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评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开好市县两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精心做好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确保两级换届会议圆满成功,确保省、市委人事安排意图圆满实现,研究规划好济宁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

知识出处

2004中共济宁年鉴

《2004中共济宁年鉴》

本书主要讲述济宁市2004年的政治岗要、市委工作状况、工青妇工作、党组工作、武装工作、法院工作、执政论坛等等一些实际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