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334
颗粒名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分类号: D6
页数: 2
摘要: 梁山县拳铺镇党委书记贾存琰拳铺镇位于梁山县南部,全镇辖52个行政村,有5万人。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力实施县委提出的“五全”战略,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镇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广泛招商引资,强化各项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营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全镇经济保持速度加快、亮点增加、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由经济欠发达乡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越。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 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 9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5%、 106.9%和67%。实践使镇党委深刻地体会到,县委、县政府实施“五全”战略,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是一条富民强县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 政治改革 改革创新

内容

梁山县拳铺镇党委书记贾存琰拳铺镇位于梁山县南部,全镇辖52个行政村,有5万人。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力实施县委提出的“五全”战略,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镇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广泛招商引资,强化各项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营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全镇经济保持速度加快、亮点增加、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由经济欠发达乡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越。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 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 9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5%、 106.9%和67%。全镇财政收入由1999年在全市乡镇财政收入排名第118位跃至2002年的第13 位,跨越了 105个位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经济强镇”和“全市十佳科普示范乡镇”,实现了改革与创新 547由经济欠发达乡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越。
  一、兴建园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良载体梁山拳铺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 8平方公里。 镇党委坚持“高标准规划、大规模投入、分阶段实施、逐步配套完善”的建设原则,举全镇之力投入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园区规划已经过市、县两级专家论证。全镇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园区建设,新修了总长8700米的五条园区干道,并对路面进行了硬化,铺设了柏油,形成了“五横三纵”的基本框架,完成了 16公里高压输电线路,24公里有线电视光缆的架设,新建桥涵170余座,新打供水机井32眼,积极争取开通了园区至县城的公交车,实现了园区建设的 “四通一平”。2002年,全镇又完成了 5000米园区道路两侧下水道铺设工程,以及3000米道路绿化工程,并拍卖了 5条道路冠名权,安装路名牌100余块,园区形象进一步提升,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镇党委坚持边建边管的原则,在搞好园区建设的同时,重视搞好园区管理,成立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实行“扎口式”管理,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拳铺工业园区已经具备了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2002年5月被山东省命名为“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区”,2002年11月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
  二、广泛招商,迅速形成集聚效应在搞好园区建设的同时,制定岀台了包括上项目优先用地、企业税收返还、重奖人才和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镇党委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每新上一个项目,都组建一个由镇领导牵头的工作班子,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来到园区投资兴业,兴建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大个头项目,迅速形成了聚集效应。截至目前,园区共新上民营企业62个,其中投资在 1000万元以上的5个,固定资产总投资超过3.8亿元,形成了以挂车生产为主导,油漆化工、复合肥料、轻纺机械、啤酒饮料、商贸流通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到2002年底,工业园区内民营企业共完成产值8. 9亿元,实现利税7428万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5& 9%和50. 4%。
  三、抓大扶优,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挂车生产是全镇的一大主导产业。镇党委坚持以做大做强挂车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挂车生产基地为目标,不断壮大骨干企业,着力培植使之成为立镇产业。
  (一) 通过政策引导和让利扶持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扩大挂车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通亚汽车公司、东岳挂车公司先后投资2000 万元,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并于国家大型企业、科研院校联合,研制开发了自卸车、水泥散装车等新产品。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先后纳入国家《目录》和《公告》管理。在骨干企业的带动下,2002年全镇挂车总产量达到1. 5万辆,拳铺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挂车生产基地。
  (二) 以实现挂车生产的产业化为目标,拉长产业链,突出发展挂车产业相关项目先后引进了车轮、轴承、车桥、板簧、挂车配件等配套企业8 家,兴建了以牵引车、汽车挂车、载重车销售为重点的英克莱汽贸公司,进一步拉长了挂车产业链。
  (三) 以国家整顿经济秩序为契机,规范了挂车生产秩序镇政府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挂车技术创新促进会,制定了有关章程,有效地制止了企业不正当竞争,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目前,全镇挂车生产实现了由无秩序到规范、由弱小到强大的质的飞跃。
  实践使镇党委深刻地体会到,县委、县政府实施“五全”战略,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是一条富民强县的正确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党委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各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措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团结苦干、乘势而上、再求突破,走好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的路子,向现代化工业强镇发展。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