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321
颗粒名称: 二、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
其他题名: 二、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 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的效果
分类号: D6
页数: 2
摘要: 大张楼镇是2002年12月成立的新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通过推行《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实现了由乱到治,由落后到先进的变化,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也得到全面进步,各项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五)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全镇各级、各部门层层有任务、有责任、有压力,人人有职、有权、有责,解决了人浮于事、权责不清、赏罚不明的问题,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整体战斗力。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政治改革 改革创新

内容

大张楼镇是2002年12月成立的新镇,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通过推行《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实现了由乱到治,由落后到先进的变化,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也得到全面进步,各项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
  (一) 完善村级工作管理机制,调动镇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 位次管理办法》,改变了原来“书记、主任干、其他同志看、村级干部围着转”的被动局面,完善了村级工作管理机制,调动了镇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性, 将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一竿子插到底,保证了政令畅通,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和机关工作人浮于事的问题。
  (二) 促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工作水平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村级工作的整体水平。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能够将党委政府意图及时转化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意志,协调了村两委关系和工作’解决了原来“两张皮”和工作“不合拍”的问题,集中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提高了村级整体工作水平,增强了两级干部的团结,形成了一心一意求发展、 齐心合力抓工作的合力。
  (三) 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由于《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 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规定的村级八项工作中,村务公开为专项考核目标,村类计划生育、宅基划分、村级财务管理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的透明度高了,干部普遍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干群之间的矛盾减少了。2002年,全镇未出现一起群众上访案件,干群纠纷明显减少,呈现出政通人和、人心思上的良好局面。
  (四) 着力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为农村干部建设增添活力《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 的实施,健全了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镇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被安排任职,独当一面,使他们有了增长才干、施展才华的条件和机会,能够在严格的考核奖惩和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磨练自己、充实自己、积累经验、迅速成长。
  (五)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包组、包村,一般干部进村任职,村级工作实施分类指导、位次管理办法》,全镇各级、各部门层层有任务、有责任、有压力,人人有职、有权、有责,解决了人浮于事、权责不清、赏罚不明的问题,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整体战斗力。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