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4292
颗粒名称: 二、推进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其他题名: 二、完善制度,推进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分类号: D6
页数: 1
摘要: 为管好用好卸任干部,使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县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的意见》,建立起一套凝心聚力、奖优罚劣的监管机制,使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达到学习教育正常化、考核评议规范化、奖惩兑现制度化的目标,较好地改变了卸任干部离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状况。具体讲,重点建立完善了以下四项制度。评议一般在年终进行, 评议结果分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被评议为“较差”等次的农村卸任干部,区别不同情况,予以黄牌警告,并报请乡镇党委批准后,扣发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
关键词: 政治改革 改革创新

内容

为管好用好卸任干部,使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县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的意见》,建立起一套凝心聚力、奖优罚劣的监管机制,使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基本达到学习教育正常化、考核评议规范化、奖惩兑现制度化的目标,较好地改变了卸任干部离而不管、管而无力的状况。具体讲,重点建立完善了以下四项制度。
  (一)学习教育制度针对农村卸任干部的思想实际,县、乡组织部门把农村卸任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来抓。首先,组织卸任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一思想,教育他们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思想,做到退职不退色,卸任不卸责,继续为组织分忧,为群众谋利。其次,加强对农村卸任干部的科技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村卸任干部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 使其带头致富和示范、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二) 落实待遇制度在经济待遇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卸任干部由所在村党支部上报,乡镇党委审批办理退休手续,结合年终的评议结果动态确定并发放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在政治待遇方面,乡镇党委和村支部“七• 一”前和年终分别召开农村卸任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乡镇、村两级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情况,并就下步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计划打算,向农村卸任干部征询意见和建议。 在生活待遇方面,对特困党员救助基金及其他各种救济金的发放,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农村卸任干部,有条件的村为卸任干部征订部分报刊杂志等学习资料。
  (三) 使用制度根据农村卸任干部的意愿、 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他们参加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民理财小组,参与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民事纠纷、维护治安秩序等项工作,并引导他们在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老年协会中担任职务,使其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移风易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 考核奖惩制度考核评议农村卸任干部,在乡镇党委领导下,由村两委具体组织实施, 与在职村干部同步进行。评议一般在年终进行, 评议结果分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在民主评议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农村卸任干部,当年奖励其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金总额的1 — 5%,同时列为年终评选表彰的预备人选。被评议为“较差”等次的农村卸任干部,区别不同情况,予以黄牌警告,并报请乡镇党委批准后,扣发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中共济宁年鉴2003》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